今年广东GDP目标增长5%左右 提出十二方面重点任务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王丹阳 崔文灿 郑明达 李焕坤 黎秋玲 周欣怡
1月15日上午,产妇护理13825404095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广州开幕,省长王伟中在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广东2024年工作,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同时,报告也提出了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十二方面重点任务。
2024年“成绩单”
关键词 GDP
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国超4成的贸易增量。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7.4万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
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经营主体净增98万户、突破1900万户,其中企业超830万户,总量均居全国第一。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年度任务。
预计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6%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
产业发展向新提质,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6.7%、31.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4成,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占全国18%。
工业投资超1.5万亿元、增长6.7%,技改投资增长11.5%、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动工建设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建成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新建5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布局第12批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荣获53个奖项、比上次增加47%。推进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关键词 “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争取161.4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142个、总投资1514亿元。
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率先出台“1+3+8”政策体系,持续扩大支持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带动1025万台家电以旧换新、45.4万辆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
关键词 高水平对外开放
创新办好广交会,共吸引约50万名境外采购商,成交金额194.8亿美元。
举办300场“粤贸全球”境外展,带动2.55万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新设外资企业2.6万户、增长超20%。
第三届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投资项目1933个、总金额2.26万亿元。
关键词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超额完成林分优化提升、森林抚育提升“两个200万亩”任务,新建森林城镇38个、森林乡村159个、碧道930公里,乡村绿化植树超1858万株。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5.8%、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全省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超1200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持续做实。强化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新发布“湾区标准”54项,在粤执业港澳专业人士超5500名,“港澳药械通”实现大湾区内地九市全覆盖,18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境通办”。
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通车运营,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
港珠澳大桥车流量增长90%,“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突破450万辆次。
横琴合作区全域实现封关运行、琴澳一体化迈出关键一步,澳资企业超6600户。
关键词 “百千万工程”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1:1,17个区、2个县(市)、124个镇获评全国百强区、百强县、千强镇,东莞长安成为全省第3个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镇。
开展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启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
新建和改造提升112万亩高标准农田,耕地总量连续4年净增加。
深水网箱养殖水体总量居全国第一,水产种苗产量居全国首位。
关键词 文化事业
建成开放公共文化新空间3300余家,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启用。
举办百场艺术精品展演,4部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全省接待游客超8亿人次,入境外国游客增长87%。
关键词 民生领域
全面完成省十件民生实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4%,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52万个,个人养老金开户数近1800万。
建成“长者饭堂”3652个。
新筹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8.6万套(间),发放租赁补贴惠及6.2万户。
关键词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毒品、走私偷渡等领域违法犯罪,刑事治安警情、刑事立案数量分别下降26.3%、32.6%。
2025年“任务图”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提质提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进出口总额稳量提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粮食产量1285万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十二方面重点工作
(一)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二)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三)全方位扩大内需,精准有效释放消费投资潜力
(四)巩固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五)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七)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八)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九)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体育强省
(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一)推进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十二)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十件民生实事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1月1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2025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内容涵盖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就业保障、教育供给、普惠托育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多个方面。其中要点如下:
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医养结合服务和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
为超2.5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服务及指导、心理支持和能力综合评估等上门服务。创新医养深度融合模式,新增护理型床位超过1000张。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超5万人次。
提升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和关爱服务水平
逐步缩小城乡社会救助差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202元、270元提高到209元、280元。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省定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2295元提高到2375元。
为重点群体提供稳定就业保障和温馨暖心服务
建设122个“就业驿站”。开发储备超5000个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吸引超2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稳定就业。为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人员开展免费体检超7万人次。
提升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水平和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标准
提高村幼儿园的保育教育水平。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从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学前教育、普通高中阶段生均拨款政策向特殊教育倾斜,惠及残疾学生超7.6万名。
为孕产妇、新生儿提供出生缺陷筛查服务和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为超61万名孕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完善公办托育设施建设,新增普惠性托位超1000个。鼓励社会机构、用人单位等参与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建设,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托位数不少于5.5个。
扎实推进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新增改造城镇供排水管网超2000公里,新增改造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提升改造城市排涝能力600立方米/秒。新增解决超100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基本完成全省自然村生活污水新建治理任务。
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和高速公路服务配套建设
升级改造农村公路超4000公里,其中实现县道四级公路提升三级公路超1200公里,增加超350个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农村公路危旧桥梁超240座,其中增加超120座桥梁通双车道。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超1.17万个。
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和完善居民医保激励机制
聘请200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疗专家到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推动三甲医院选派超500名专家到县级医院开展技术帮扶。鼓励居民连续参保,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800元。
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抽检水平和开展放心消费活动
食品抽检量超每千人6.5批次。食用农产品快检超800万批次。全省320家承包或委托经营的中小学食堂实现全流程检查评价及供餐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药品监督抽检超1.5万批次。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超1.5万家。
为青少年提供更加普惠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通过线上升级建设12355热线、小程序,线下联动200个阵地、200支队伍及400个“舒心驿站”站点,向青少年免费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超2.6万人次。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组织开展超5000场次专题教育、家长课堂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