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委员热议:如何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转自:中工网
人民政协报讯(记者韩冬)“近年来,接送孩子13825404095四川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医疗技术能力持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但还存在医保基金引导力不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弱、信息化建设不足等突出问题。”
在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的分组讨论上,九三界别的省政协委员们围绕如何让百姓在“家门口”享有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积极建言。
“打好基金政策‘补丁’,创新解决医共体改革中的现实难题。”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秘书长丁武直言,要以医保年度基金支出预算为基础,综合考虑医共体功能定位、服务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紧密型医共体的年度总额预算指标,形成医保资金各地区内部激励机制和内部统一调剂机制,推进常见病、多发病“同城同病同价”。她还建议,将依托实体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的“互联网+医院”下沉到基层的项目,纳入定点报销范畴,并把适宜基层的中医药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引导群众优先选用基层医疗服务。
针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弱的问题,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陈雩桢呼吁,要打好家庭医生制度“补丁”,当好分级诊疗的“守门员”。他建议,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执行签约服务、慢病管理、医防融合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根据辖区人口规模设置家庭医生工作站和家庭医生岗位,制定家庭医生标准化服务体系和评价体系,强化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公共卫生网底功能、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功能和重点人群的康复护理服务功能。针对基层医务人员不足的问题,他认为,家庭医生工作站医务人员可以采取“县聘乡村用”方式,构建“家医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信息共享”分级诊疗的新模式,同时,科学制定家庭医生薪酬制度,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晋升通道,进一步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
如何让医保基金更好得到有效利用?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延华认为,要打好信息管理平台“补丁”,推动医共体改革“联体又连心”。她表示,要制定全省统一的医疗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落实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建立信息采集、存储、传输、交换和使用标准,实现全省县域医共体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让基层参保患者能以医保码作为身份识别凭证和结算标识,在移动终端放心享受处方流转、检验检测、家医服务等分级诊疗服务,并实现联网即时结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