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炭疽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机制研究
为了获得对茶树炭疽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从茶树根际土壤中采用梯度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细菌63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对茶树炭疽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菌株HZ-01,其对茶树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 71.5%。结合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 序列比对分析,将菌株HZ-01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胞外水解酶活性分析显示,HZ-01菌株具有产生β-1,3-葡聚糖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HZ-01的发酵产物对茶树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菌株HZ-01在防控茶树炭疽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中图分类号:
引用本文
李红莉, 卢健, 赵芸, 黄海涛, 崔宏春, 朱建杰, 任国华. 茶树炭疽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机制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4, 65(8): 1902-1907.
LI Hongli, LU Jian, ZHAO Yun, HUANG Haitao, CUI Hongchun, ZHU Jianjie, REN Guohua. Screening,identification and antagonistic mechanism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tea anthracnose[J].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4, 65(8): 1902-1907.
使用本文
导出引用管理器
链接本文:
图/表 6
图1 HZ-01对茶树炭疽菌的抑制作用 A表示对照;B表示HZ-01与茶树炭疽菌对峙培养。
Fig.1 Inhibitory effect of strain HZ-01 on 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图1 HZ-01对茶树炭疽菌的抑制作用 A表示对照;B表示HZ-01与茶树炭疽菌对峙培养。
Fig.1 Inhibitory effect of strain HZ-01 on 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图2 菌株HZ-01的形态观察 A表示HZ-01 菌株在 LB 平板上的菌落形态;B表示菌体革兰氏染色。
Fig.2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strain HZ-01
图2 菌株HZ-01的形态观察 A表示HZ-01 菌株在 LB 平板上的菌落形态;B表示菌体革兰氏染色。
Fig.2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strain HZ-01
表1 菌株 HZ-01的生理生化特征
Table 1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ain HZ-01
测定项目 结果 测定项目 结果
V-P试验 - D-甘露醇 -
柠檬酸盐 - 明胶液化 +
丙酸盐 - 淀粉水解 +
D-木糖 - 硝酸盐还原 +
L-阿拉伯糖 - pH5.7生长 +
柠檬酸盐 - 耐盐7% +
蔗糖 + 3%过氧化氢 +
表1 菌株 HZ-01的生理生化特征
Table 1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ain HZ-01
测定项目 结果 测定项目 结果V-P试验 - D-甘露醇 -
柠檬酸盐 - 明胶液化 +
丙酸盐 - 淀粉水解 +
D-木糖 - 硝酸盐还原 +
L-阿拉伯糖 - pH5.7生长 +
柠檬酸盐 - 耐盐7% +
蔗糖 + 3%过氧化氢 +
图3 基于16S rDNA序列的菌株HZ-01系统发育树
Fig.3 Phylogenetic tree of strain HZ-01 based on the 16S rDNA sequences
图3 基于16S rDNA序列的菌株HZ-01系统发育树
Fig.3 Phylogenetic tree of strain HZ-01 based on the 16S rDNA sequences
图4 菌株HZ-01代谢产物测定 A表示产纤维素酶能力检测;B表示产β-1,3-葡聚糖酶能力检测;C表示产蛋白酶能力检测。
Fig.4 Metabolites detection of strain HZ-01
图4 菌株HZ-01代谢产物测定 A表示产纤维素酶能力检测;B表示产β-1,3-葡聚糖酶能力检测;C表示产蛋白酶能力检测。
Fig.4 Metabolites detection of strain HZ-01
图5 显微观察 HZ-01对茶树炭疽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A表示HZ-01发酵产物对茶炭疽菌的影响;B表示对照。
Fig.5 Effect of strain HZ-01 on the growth of spore germination of 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under microscope
图5 显微观察 HZ-01对茶树炭疽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A表示HZ-01发酵产物对茶炭疽菌的影响;B表示对照。
Fig.5 Effect of strain HZ-01 on the growth of spore germination of 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under microscope
参考文献 15
[1]
陈宗懋. 茶与健康研究的前景与挑战[J]. 中国茶叶, 2019, 41(9): 11-14.
[2]
唐美君, 郭华伟, 姚惠明, 等. 龙井茶区茶炭疽病的发生规律[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763-1765.
[3]
李红莉, 周铁锋, 毛宇骁, 等. 西湖龙井产区茶树炭疽菌分离鉴定及其植物源抑菌剂筛选[J]. 茶叶科学, 2023, 43(2): 194-204.
[4]
姜超, 樊川, 陈静宇, 等. 拮抗微生物在水稻稻瘟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科学, 2023, 14(10): 12-14.
[5]
盛桂林, 沈旦军, 石磊, 等. 小盾壳霉对稻、麦纹枯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探究[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1, 42(10): 38-45, 49.
[6]
岳研. 高效生防芽孢杆菌的挖掘及抑制烟草花叶病毒机制研究[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22.
[7]
BERGEY D H, HOLT J G. 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M]. 9th ed.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94.
[8]
东秀珠, 蔡妙英.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43-65.
[9]
邓晓旭, 谢夏, 潘娅梅, 等. 茶树腐皮镰刀菌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促生防病特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3, 43(1):67-77.
[10]
申云鑫, 李铭刚, 施竹凤, 等. 贝莱斯芽孢杆菌SH-1471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其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3, 39(4): 904-914.
[11]
欧阳晓伦, 陈昭, 窦鑫, 等. 贝莱斯芽孢杆菌YX-3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效果[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 34(6): 64-70.
[12]
CHOUB V, MAUNG C E H, WON S J, et al. Antifungal activity of cyclic tetrapeptide from Bacillus velezensis CE 100 against plant pathogen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J]. Pathogens, 2021, 10(2): 209.
[13]
白红燕, 赵丽红, 蒲丹丹, 等. 贝莱斯芽孢杆菌EBV02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作用及机理[J]. 棉花学报, 2022, 34(5): 443-457.
[14]
GOW N A R, LATGE J P, MUNRO C A. The fungal cell wall: structure, biosynthesis, and function[J]. Microbiology Spectrum, 2017, 5(3):1-25.
[15]
何碧珀, 郝学政, 刘红彦, 等. 解淀粉芽孢杆菌B10-26对芝麻的促生防病效果及其定殖能力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12): 78-83.
相关文章 15
[1]
蒋利明, 陈怡洁, 袁秀芳, 李军星. 猪源ETEC/STEC杂合大肠埃希菌菌株的分离、毒力基因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4, 65(8): 1939-1943.
[2]
褚思洁, 安楠, 毛文龙, 陈明祥, 蔡红阳, 邓建宇. 生物农药防治蚜虫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科学, 2024, 65(7): 1671-1675.
[3]
姚晓红, 孙宏, 沈琦, 周航海, 赵志伟, 吴逸飞, 王新, 汤江武.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西兰花废弃茎叶品质的改善[J]. 浙江农业科学, 2024, 65(2): 459-464.
[4]
易松望, 李晓维, 黄俊, 张娟, 吕要斌. 红火蚁昆虫病原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9): 2233-2242.
[5]
李昊珍, 刘瑞玲, 牛犇, 吴伟杰, 陈杭君, 房祥军, 郜海燕. 双孢蘑菇采后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6): 1534-1538.
[6]
方余慧, 曹鹏, 邹慧熙, 阎秀峰, 李楠. 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3): 688-693.
[7]
赵战马, 徐晞晟, 池委洪, 吕佳, 蒲占湑. 设施栽培条件下异色瓢虫对辣椒桃蚜防控效果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11): 2734-2737.
[8]
高晓静, 张丽霞, 王琦, 史伟, 王乐. 微生态制剂对内蒙古番茄根结线虫病作用效果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10): 2464-2467.
[9]
余山红, 谢关林, 严成其. 水稻根围白叶枯病与细菌性条斑病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9): 2086-2089.
[10]
程菊芬, 张立, 周卫东, 卢明文, 潘洪联.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新西兰兔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7): 1553-1555.
[11]
竺利红, 李孝辉, 施跃峰. 蛙源寡养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4): 815-818.
[12]
吕佳, 朱莉, 刘顺民, 蒲占湑, 杜丹超, 鹿连明, 张利平, 黄振东, 陈国庆. 浙江捕食性瓢虫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12): 2759-2762.
[13]
安依凡, 曹洋, 毛文林, 何佶弦, 杨洋, 李斌. 烟草根际细菌YF-6的分离筛选与生测[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11): 2688-2691.
[14]
路梅, 刘建峰, 郑熊飞, 刘永立, 胡海涛. 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的分离及其拮抗菌的筛选[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10): 2354-2358.
[15]
蔡嘉慧, 罗秀俊, 王明爽, 孟一君, 王慧中. 浙贝母灰霉病菌生防菌的筛选和抑菌活性测定[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9): 1806-1808.
编辑推荐
Metrics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