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这些百岁老人,背后的故事……

宁波这些百岁老人,石材翻新13825404095背后的故事……

政务:文明宁波 2023-10-24 19:13

点击标题下「文明宁波」可快速关注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根据去年年底的数据,宁波一共有619名百岁老人。他们精神矍铄,待人温和友善,有自己多年来总结的养生经验。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百岁老人们的故事,感受他们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

102岁的张秀清

每天健身、心态乐观,家庭关系融洽

在海曙区后塘河社区的阳光嘉园小区里,张秀清老人是社区的“老宝贝”。每天,只要老人在小区里出现,总会有人跟她热情地打招呼,张秀清也会笑着和大家问好、聊天,“现在长寿的人多了,但像我这个年纪的,还在路上一个人走的,他们看见也很稀奇。”

今年102岁高寿的张秀清,平日里喜欢锻炼身体打打麻将,也喜欢到处闲逛,聊起自己的长寿秘诀,她说“开心最重要!”

秘诀一:规律的生活作息

早上5时刚过,张秀清便会起床,先是给家里的热水瓶一一灌满热水,然后就开始练习她自创的伸展动作,伸伸腰抬抬手,还能俯弯下腰双手触地。

吃过早饭,天气好的日子,她便会下楼去轧马路,或者到公园里继续活动身子。兴致来了,她还会坐上公交,去中山公园或附近的菜市场逛逛。

中午,吃完饭后,张秀清从来不午睡,而是约上小区里其他几位比她小二三十岁的老人一道打麻将。

和好朋友打完麻将,张秀清就回家吃晚饭,海鲜是必不可少的,喜欢吃螃蟹和鱼虾,也喜欢大口吃肉,但就是不喜欢吃蔬菜,尤其是拒绝吃叶菜。除了钟爱水蜜桃之外,其他水果,她也不是很喜欢:“我还是喜欢吃荤的,素的不好吃!”

晚饭过后,她会看一会儿电视,有时候看新闻,有时候是电视剧,但到了晚上八点,她便雷打不动地去睡觉了。

张秀清老人喜欢伸展运动。刘波 摄

秘诀二:融洽的家庭环境

张秀清老人一共育有五个孩子,三儿两女,最大的儿子今年也有80多岁了,最小的曾曾孙子今年刚上幼儿园。整整一个大家族,如今一共有39个人,五世同堂。

张秀清年轻时,曾经在纺织厂工作过一段时间。40岁左右,张秀清就赋闲在家,偶尔做做零活。最值得一提的是,家里十几个孙辈都是她一手带大的,很是辛苦,但却成就满满。

张秀清的丈夫在世时,身体一直也很不错,但十多年前,因为一次意外离世。之后,小女儿陈国美就和张秀清住在了一起。

陈国美今年也有67岁了,平时,她会比妈妈晚起一小时,“我起来的时候,我妈肯定已经把热水都烧好了。”陈国美说,他们五兄妹都很融洽,关系都很不错。平日里,她照顾老妈,但一到节假日,大家都会来报到。

张秀清老人很喜欢笑。

秘诀三:乐观的处事心态

张秀清笑起来很有感染力。她有一件比较鲜艳的夏装,每次家里客人来参观她的房间时,她都会拿出来展示一下:“你们看,都是我女儿买的!”看着和女儿的合影,她也乐呵呵地指着女儿说:“你笑得比我好看,你毕竟还年轻。”有时候,女儿身体不舒服,张秀清则会自告奋勇当大厨,掌勺给女儿做好吃的。

在小女儿的记忆里,妈妈没有生过大病没有住过院:“我妈现在就是听力不好,‘三高’之类的基础毛病都没有。”

今年年初,张秀清感染了新冠,一开始陈国美也很担心,怕妈妈挺不过去,“我就哄她,跟她说你要不要继续活下去啊,要的话,那就赶紧吃东西,每餐都要吃,补充营养!”在女儿的精心照护下,也靠着自己的意志,张秀清很快就恢复了。

103岁的林美菊

心态好,不计较

日前,海曙区白云街道联北社区专程给103岁的林美菊送去了重阳节礼物。“昨天社区的重阳节活动太精彩了,我从头到尾都看了呢。”见到这么多人来看她,林美菊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谁都看不出,就在今年2月份她摔倒骨折,到现在才痊愈。“心态好,不计较,这是我的长寿秘诀,应该也是骨折好得快的原因。”林美菊说。

早年曾生活艰辛

别看老人现在这么开心,但其实她是苦日子里泡过的人。20多岁的时候,丈夫参军抵抗日寇战死沙场,抚恤金也被人给骗走了。她只能独自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艰难维持生计:“这是我一生中最苦的日子,到处打零工赚钱养家。”

直到现在,林美菊说起那段岁月声音就会低沉。在家里,她经常看电视,但一旦播放抗日战争的电视剧或者有关战争的新闻,她就会马上关掉电视:“看到战争新闻,我就会想到我丈夫。我希望世界和平,大家都能愉快地共处。”

新中国成立后,林美菊的日子才好了起来。“我那时住在高塘,居委会就叫我去做事。”她心灵手巧,啥都会做,在居委会经常指导居民们做手工活,特别是金丝草帽。林美菊老家在集士港,那里至今还有编草帽的非遗传承。

凡事不要太计较

退休后,林美菊一人独居,90多岁时仍然自己买菜、烧饭。前几年,她每天一早出门买菜,买回来后就在楼下的一个亭子里跟街坊邻居一起聊聊天。有些邻居遇到了烦心事,她还会上去劝解,让他们看开一点,不要太计较。老人的劝解往往很有效果:“我就跟他们说,我能活到这个年纪,全靠这个秘诀。大家都说,这个秘诀好。”

不过,从去年以来,林美菊就没有自己去买过菜了。她先是得了新冠肺炎,住了一个月的医院;今年2月她又在家里摔倒了。因为独居,社区虽有安排结对义工定期探访,但也不能时刻陪伴。老人叫了很久也没有邻居听见,只能慢慢地用力爬到了卧室床边,这个过程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最后,她拿到床头的手机,给儿子打去电话。

儿子连忙赶过来把她送到了医院,诊断结果是骨折了,在医院住了一个月。“这以后,儿子说什么也不让我自己买菜了,也担心我一个人住在家里发生危险没人知道,所以给我请了一个保姆。”

希望有一架风琴

现在,老人每天在家里看看电视,和保姆聊聊天,天气好精神好的时候,还会在保姆的陪伴下到亭子里去跟邻居聊天。甚至,她还会拿出口琴吹一下乐曲。“我不敢在你们面前吹,因为一吹假牙就会飞出去。”林美菊笑着说,她其实更希望能有一架风琴。

“年轻的时候,有一户人家把一架风琴暂时寄存在我家。我那时候就自学了风琴,很多歌谱还记在我脑海里,比如《木兰从军》。”老人还即兴背了几句《木兰辞》。

105岁的张桂轩

吃好睡好,喜欢宅家爱看书

要说如今谁是鄞州区姜山镇最年长的老人,那非张桂轩婆婆莫属了。105岁的她性格内向文静,喜欢宅家。

张桂轩的父亲是一名教师,耳濡目染下,张桂轩最喜欢看书。一整天下来,张桂轩除了睡觉时间,就躺在床上看书、看报纸。一般人久坐之后应该觉得腰酸背痛,可她却觉得阅读之后,人变得神清气爽。哪怕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没过几天也被她看完了。

张桂轩跟儿子张克俭、媳妇俞静菊一起生活了55年,一家人没有一次红过脸、吵过架,是当地的孝老爱亲模范家庭。

在张克俭和俞静菊的日夜守护下,张桂轩得到了精心照顾。听张克俭介绍,张桂轩的胃口特别好,早上的鸡蛋、中午的红烧肉必不可少,嘴馋的时候还吃些蛋糕、蛋卷、月饼等小零食。

除了吃得好,张桂轩睡得也好。每天保持晚上7点睡,早上6点起,中午还要睡3个钟头的午觉。这是她年轻时候养成的好习惯。

“我的婆婆很幸运,从来没有干过辛苦的粗活,为健康身体打下了良好基础,如今什么疾病都没有。她的性格开朗豁达,也不爱操心,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还常常提醒我们别太劳累。”俞静菊补充道。

张克俭和俞静菊还常常教导小辈们,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孝是中华传统美德,有时间一定要常回家看看老人,好家风要代代相传。

102岁的王友娣

爱喝牛奶,能爬楼梯干家务

在鄞州区明楼街道明南社区,有这样一位102岁百岁老人,思路清晰,生活基本自理,扫地擦桌子样样行,喜欢喝牛奶和研究股票,天气晴朗的时候,还会扶着扶手下楼走走,找熟人聊聊天。这位老人名叫王友娣,是小区里都知道的“百岁明星”。

2000年丈夫去世后,王友娣一直保持独居状态,梳头、穿衣、上厕所、干家务等都能独立完成,在家不用拐杖就能行动自如。她的三个女儿们轮班上门探望、煮饭。直到今年年初,家里请了一位阿姨,负责做饭和帮忙老人洗头、洗澡。

王友娣是一名健康老人,平时几乎不感冒,身上没有其它基础疾病,身体各项指标均正常。这与她的饮食关系密切。她早餐习惯吃燕麦片,中餐和晚餐三菜一汤,不挑食,比较喜欢吃鱼。虽然她从小在海曙区仓桥街长大,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宁波”,但却从不吃咸齑、臭冬瓜等腌制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最爱的食物是牛奶。从1963年开始,老人每天下午一盒牛奶的习惯保持至今。每次喝牛奶时,还要搭配小饼干,一口牛奶一口饼干,细嚼慢咽。

王友娣退休前是会计,对数字很敏感,所以她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经常看电视研究股票。股票对于她来说,并不是一种赚钱工具,而是能预防失智症的“良药”。

“我的母亲脾气温柔、善良大方,没有对我们大喊大叫过,从小就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王友娣的大女儿一边说,一边指了指那把已经有30多年历史的旧藤椅,一直不舍得丢。正是有了母亲的言传身教,女儿们都从这位百岁老人身上学到了不与他人争抢、多做有益他人之事、用良心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

107岁的翁祖德

喝咖啡追球赛,他的生活有点“潮”

“四世同堂,我现在的生活很知足了,过的每一天都是赚的!”10月18日,记者来到鄞州区福明街道福城社区,走进翁祖德家时,这位百岁老人正一边喝咖啡,一边看电视。

今年107岁的他,每天都要看报喝咖啡,还喜欢追球赛,完全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每年生日都会拍“全家福”

翁祖德老人1916年出生,年轻时在上海从事会计工作,1953年回到宁波。他年轻时就喜欢看足球赛,儿媳说,前几年,老人还熬夜看女排和中超联赛。

儿子翁心建。

这位百岁老人有五个孩子,前面四个是女儿,儿子翁心建排行老五。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乐融融。每年9月22日老人过生日时,就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远在上海的女儿都会赶来祝寿。

客厅里,摆着一张张全家福,都是老人生日宴的时候拍的。照片里,老人坐在C位,儿子和女儿们都来了,还有两个重孙女,如今一个3岁,一个12岁。

“每年我们都会拍张照。”翁心建说,今年9月22日他们刚给老爷子过了生日,一家人在酒店订了生日宴,浩浩荡荡来了18个人。“看着儿子女儿都健康,重孙女乖巧可爱,他就笑得很开心。”

爱吃宁波的“三臭”

这些年,翁祖德一直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女儿们会轮番来照顾。

老人一日三餐很规律,尤其喜欢宁波的“三臭”,比如臭冬瓜、臭苋菜管等,还喜欢吃一口软糯的肥肉。“老爸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们都不会特意管他。”翁心建说,老父亲虽然有糖尿病,但喜欢吃甜食,“早上刚吃了一块巧克力,每次喝咖啡加两块方糖,这是标配。”

客厅的窗前,是老人的“休闲区域”,他喜欢望向窗外,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柔柔的光照在老人身上,布满皱纹的脸上多了一些岁月的痕迹,却写满幸福祥和。

喜欢喝咖啡读报看电视

每天上午,他会拿着放大镜翻看当天的报纸,每天雷打不动要看天气预报。这段时间身体不适,子女就会帮他读报纸,讲一讲每天的重要新闻。看报时,老人喜欢吃一小块巧克力。

每天中午,他还要午睡1小时,醒来后喜欢泡一杯咖啡,然后坐在电视机前,看看新闻频道或体育频道,吃两块巧克力威化饼干,这是他的“下午茶”标配。

今年重阳节前,社区网格员给老人送去了定制版的“老寿星”,老人爱不释手,摆在了窗台的显眼位置。这是社区钩针达人花了一个月时间做的。“我要和老寿星比一比,谁更长寿!”老人说着笑了,像个“老顽童”。

原标题:《宁波这些百岁老人,背后的故事……》

2024-09-12 08:30 点击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