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众目睽睽下的儿童“杀手”!还有多少家长“视而不见”?
这个夏天,家电清洗13825404095注定不太平。
8月5日,山东青岛。一位妈妈带着一对8岁的双胞胎姐妹到黄岛区万达公馆对面的沙滩玩耍。
离妈妈几米远的地方,姐妹俩正在挖沙子。没想到,她看了两眼手机发了个朋友圈后,再抬头两个小孩就不见了。
寻找、呼喊、报警、找到遗体、证实溺亡……
两条宝贵的生命,眨眼就消逝,真的十分痛心。
但你说在孩子溺水时,没有人看到吗?不是的,当时海里还有好几个成年人。
那为什么没有发现孩子在挣扎、呼救?因为,真实的溺水跟你想象的不一样,很可能无法呼救,也不见挣扎!
其实,很多的意外,往往就出在大人们的想当然和自以为。
影视剧里演的溺水者,无一不是扑腾着双手扯着嗓子嗷嗷呼叫。
但事实上,真正即将溺水的情况是这样的
乍看之下,这些溺水者是不是很像站着,正在抬头看天、看岸边或是泳池边?
然而这种姿势,恰恰表明他们正在逼近死亡。
研究救生学的Francesco A. Pia博士曾这样描述溺水者的特点:
①除极少数情况外,溺水者在生理上无法呼救。
先呼吸才能说话,而人在溺水时,嘴巴一下没入水下,一下浮出水面。嘴巴在水面上时只能迅速换气,根本没气喊救命。
②溺水的人,无法挥手求救。
溺水时,手会本能地往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
③当人处于这种溺水状态时,大约只能在水面上挣扎20到60秒。
既无大声呼叫,又没有挥舞双手求救,这会让溺水,看起来完全不像是溺水。
孩子站在水里游动着死去,大人就在身边浑然不知,这并不是玩笑话。
芬兰就曾发生过一起溺水事件,5岁的小男孩差点在众目睽睽下溺亡
幸好,最后终于有人发现情况不妙,将他救起。
溺水者常常是这样,在心里喊了无数个“救命”,实际上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甚至手臂都不能挥舞。
所以,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动作怪异,别怕尴尬,大声问一句:你没事吧?你还好吗?
对方若没反应,及时去搭把手,说不定你的举手之劳就救回了一条宝贵的生命。
有些家长为了省事儿,会单独留孩子在车内——
爸爸去办点事,很快回来。
妈妈下车买个东西,你乖乖呆在这。
部分家长更是心大,直接把小孩忘在车上。
然而,悲剧很可能就这样发生了。
上个月底,美国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被母亲遗忘在车内。当母亲下班后打开车门,闻到味道时才发现孩子在后座上,但他已经被活活热死了。
你可能想不到,当天的气温只有不到26℃。
事实上,哪怕在这样的气温下,车辆在阳光下停留一个小时,车里温度都能飚至46℃!
而这,都是因为车内的温室效应。车辆停在室外,阳光从车玻璃投射进车里,但热量却无法散发,积攒的热量会导致车内温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天热的时候,温度上升更是十分地快。
试想想,一个成年人都难以忍受封闭的高温环境,更何况一个小孩子?
小孩不能像大人一样调节体温,对高温更敏感,当他们无法自己逃生时,很容易就会脱水、中暑、休克,甚至死亡。
其实,类似的事件并不少,也屡次被报道。但每年“孩子被困车内闷死”“小孩车内死亡”的悲剧仍在发生。
家长们,不要等事情发生了才来后悔莫及。
不管是出于任何理由、任何时候,都请不要把小孩独自留在车里!假如真的担心自己粗枝大叶,可以把钱包、钥匙等重要的东西放在后座,下车前看多两眼,就会大大降低把小孩落车上的几率。
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开得不快,驾驶技术也过硬,小孩用双手抱着,很安全。
然而,这个动作对小孩来说可能十分致命。
江苏张家港市,一辆白色轿车在行驶中与一辆重型半挂车前部相撞。被妈妈抱在怀里的6个月大婴儿,被甩出车窗,不治身亡。
而一岁半的美国女孩莉莉,却因儿童安全座椅惊险地逃过一劫。汽车翻车,妈妈不幸去世,坐在后排的她,在儿童安全座椅里倒挂了14个小时,最终获救。
没有安全座椅,孩子就是随意晃的豆腐渣!
来看看家长们带小孩乘车的几个最常见错误:
①抱着小孩坐在后座
即使汽车的时速为30到50公里,一旦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时,一个体重只有10公斤的小孩,也会在瞬间产生300到400公斤的力量,这相当于一头成年公牛的体重!
这种情况下,大人根本抱不住。孩子的头部和胸部,很可能直接撞到坚硬的靠背上,甚至被前后夹击,直接碾压。
②抱着小孩坐在副驾驶
别以为有安全气囊就很安全,当遇到强烈撞击时,孩子就变成了家长的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优先接触孩子,会直接冲击其头部和胸椎,造成致命伤害。
安全气囊的爆发力,是根据成人的承受力而设计的,孩子根本承受不了。
所以,如果小孩未满12岁,请别让他坐“夺命前座”。
③坐后座,系成人安全带
安全带是给身高145厘米以上的人设计的。儿童身材矮小,安全带往往勒在他们的脖子上,而不是肩膀。
一旦发生撞击,安全带直接就变成了锁喉带——会勒紧脖子,甚至割颈!
因此,给孩子准备个安全座椅,十!分!必!要!
占位子,不够空间?宝宝哭着不肯坐?太贵了?这些通通是借口。你只要记住这点就行了——没有安全座椅,孩子可能会死。
有些家长感觉自家的狗很温顺,或者别家的狗拴着狗绳,就放任小孩去逗狗。
但俗话说,兔子被逼急了也是会咬人的,何况是狗?
再加上高温天气下,燥热闷湿,犬类动物容易烦躁、冲动,就算平时再温顺的宠物偶尔也会脾气大发,甚至出现攻击人的行为。
因为逗狗而被狗咬伤的新闻,屡见不鲜,由此而来的赔偿纠纷问题,十分常见。
提醒家长们,不要留孩子和动物独处,告诫孩子别随便逗狗,向它们扔棍子、石子等,更加不要逗陌生人的狗,哪怕拴着狗绳,哪怕看起来再温和!
一旦被狗抓咬了,再小的伤口也不能掉以轻心。只要皮肤已经出现了破损,也需要去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越快越好。(链接:狂犬病几乎100%致死!深圳这40家门诊可救命)
如果已经出血了,伤口较大、较深,则不仅要注射疫苗,还需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将狂犬病病毒扼杀在摇篮中。
我们丝毫不怀疑家长对孩子的爱。但就算再细心的家长,也很难做到百密一疏。可怕的是,这一个小小疏忽,就可能会置孩子于危险当中。
恳请你转发给身边有小孩的家长,你的每一次善意提醒,更有可能在挽救一个孩子、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