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影响产妇生活质量的研究.doc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石材翻新13825404095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PAGE1 / NUMPAGES1 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影响产妇生活质量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对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由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传统的家庭访视,研究组在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由课题组于产妇出院后7 d、产后28 d上门进行新模式的产后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15.3%,研究组为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17,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由妇幼保健工作人员于产后10~15 d进行传统形式的家庭访视,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访视卡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生理评估及检查,不进行心理评估。 1.2.2 研究组 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沟通能力强的产科及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组成产后延续护理访视小组,在产妇出院前进行产后访视知情告知,获得同意后,于产妇出院后7 d、产后28 d进行产后延续护理,除按传统访视方法进行母婴生理状况检查评估,为产妇和婴儿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治疗服务,营养状况外,还包括心理疏导、检查治疗、演示指导、临床评估和健康教育;同时注意关注产妇休养环境及社会支持。着重对产妇的家庭支持情况、情绪及精神状况进行评估,以此了解产妇是否存在抑郁症状或其他情绪异常情况等;尤其是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心理测评,克服了以往家庭访视上不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及访视模式不能满足产妇心理精神方面需求的不足。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评结果对患者进行抑郁分析,有针对性给予支持性心理关怀;同时恰当应用心理咨询手段,如解释、暗示、鼓励等,调整产妇精神、心理状态。护士要告知患者家属,要多给予患者关心及照顾,对相关健康教育知识进行讲解,有效沟通,帮助家属认识家庭支持的重要意义,从而有利于产妇走出传统误区,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及自我护理观念,使其达到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2]。 1.3 评价方法 1.3.1 测评方法 要求两组产妇在产后42 d均回到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后恢复情况检查,发放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自评,以了解产后并发症及抑郁症发生率,发放满意调查问卷了解产妇对延续护理的满意度。 1.3.2 心理测量工具和评定标准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测量[3]。由专人负责,统一指导语,统一填表,当场收回。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包括10项内容,根据症状的严重度,每项内容分4级评分(0、1、2、3分),于产后42 d进行,10个项目分值的总和为总分。总分在12~13分提示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性疾病。总分相加≥13分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对新模式家庭访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对家庭访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56,P0.05)。 2.2 两组产妇产褥期并发症的比较 访视的120例中,查出产妇主要生理健康问题分别为乳汁不足、便秘、乳腺炎、恶露异常。经过产后延续护理,研究组上述异常的发生率为6.5%,对照组为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6.69,P0.01),见表1。 2.3 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比较 经过产后延续护理,研究组抑郁症发生率为3.27%(2/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17,P0.05)。 3 讨论 3.1 产后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一个是非常特殊的阶段,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除了生理的变化外,尤其是心理产生的变化更大,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产妇的情绪和行为。同时在新生儿出生后, 产妇身份及家庭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很多产妇由于角色改变无力应对从而出现无助感甚至产生产后抑郁状态。产妇住院时虽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但住院时间短暂,对于产后延伸服务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4]。传统的产后家庭访视,只能为产妇提供生理检查及评估,缺乏为产妇提供内心的关注,不能及时发现产妇的情绪异常情况,不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产妇处理心理障碍,尤其是抑郁状态,不利于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产妇产后期需渡过充满压力的母性角色的适应期,尤其是产妇在分娩后要面临角色适应、自我照顾、新生儿喂养等诸多困难。她们在产后迫切需要获得育婴及自我照顾等相关知识及社会支持。研究显示,80%产妇需要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有助于母性角色的达成[5

2024-09-06 21:20 点击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