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溃败:照顾老年父母,不情愿的“爱之囚笼”
2019年,日常保洁13825404095一篇发表在英国《卫报》“家庭”版的文章一炮而红。故事开始于一通电话,父亲健康状况恶化,47岁的儿子被叫回家中照顾年近九十岁的父母,被迫开始学习一系列他并不擅长的护理技能,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理和父母的身体一同崩溃。文章标题取自他对父亲的吐槽,“父亲回归的次数比猫王还多”,因为父亲总觉得医院是个进去了就回不来的地方,而儿子提醒他过去一年就进出医院四次,比猫王回归乐坛还频繁。副标题是“一个不情愿照护者的自白”,暗指这是一份用幽默包装的残酷语录。
那篇文章以后,这位匿名作者开通了博客网站连载自己的照护日记,2022年将这些日记集合成书。尽管我们的普遍印象中,中西方世界的家庭观念有极大区别,这本主要讲述亲情束缚的小书却在中西方世界都得到好评,英文版亚马逊评分有4.6/5分,中文版的豆瓣评分则高达9/10分。大多数评论从中找到深深的共情,“我与我的父母也是如此”,人们佩服作者的心态,那是失败中的幽默,无奈后的责任,痛苦后的接受。
《东京家族》剧照
讲述老年父母与儿女相处的故事不少,这位照护者并非专业人士,甚至跟父母的感情不算亲密,他到底讲出了什么新鲜的故事?道出了哪些我们未曾发现的事实?或者揭示了老年生活不为人知的一面?
打开作者的博客网站(reluctantcarer.com),首页最显眼处放着一副中世纪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Jheronimus Bosch)的油画,名叫《天使引诱灵魂进入地狱》。一片红黑色的炽热景象中,白衣天使衣袂飘飘神情毅然,赤身裸体可怜的灵魂却尽力向后缩着身子,惊恐张望着那几乎要将他吞噬的赤色炼狱,那就是作者本人的写照:从各个方面看,他都不是家里最适合照顾老人的那个人,哥哥财力雄厚,姐姐是个有教授老年人经验的瑜伽教师,而他刚刚离婚,同时失去了工作,不擅长家务。在全方位的人生溃败中,他回到父母身边,被动承担起一个看不见尽头,并且似乎不该盼望着有尽头的艰巨任务。
我们熟悉的大多老年故事,将老年生活的不便和照护者负面情绪当做铺垫,重点放在生命尽头的亲子和解或者面对死亡的人生顿悟上面。比如国产电影《妈妈!》,讲65岁的女儿照顾85岁的母亲,主要聚焦阿尔兹海默症这种疾病给人带来的情感冲击,除了失忆带来的突发事件,她们的生活面貌整体还算体面干净,在疾病带来的混乱中,我们的视线主要被母女两代人的感情戏吸引。是枝裕和的《比海还深》同样讲失败的儿子回到家中与母亲同住,尽管日常生活背后总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但儿子和母亲的相处很少出现日常照料上的麻烦,两人的交流就像团地里那条漂亮的杜鹃小道,轻巧穿过衰老本身带来的物理性困难,走向更深刻的层面。
《比海更深》剧照
可以理解这些作品选择的视角,老年生活本身实在是冗长无聊,甚至不堪入目。但这种深刻或许让我们忽视了老年生活最简单也最无法避免的特质,它是漫长的,而且需要依赖他人维持的。本书作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不情愿”,除了照护本身的艰难,这位不大称职的儿子几乎抽不出精力深思其他的事情。他的叙述中狼狈和琐碎占据了大多数部分,也因此有种突出的浅显直白。它指出一个事实,在进行那些形而上的思考之前,照顾老年人首先意味着一大堆体力和情绪上的冲击和挑战,而它们几乎是无法被缓解的,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长跑,你却不应该期待它有终点。
时间的快和慢在这本书里对比鲜明,对壮年的儿子来说,家人的一举一动都拉长和模糊了他对时间的感知,父亲肿大的双脚让他移动无比迟缓,母亲听力退化让家里的对话不断在无意义中打转,做一顿早饭,烧一壶茶或者移动到厕所,老人的每个动作都是长征。而与此同时,疾病却以倍速夺去他们的健康。这一年内,父亲脚上的痛风石化成了巨大丑陋的开放性伤口,他从一个嚷嚷着要喝威士忌和吃甜食的老头变成了一个吞下安眠药试图自杀的临终者。
读完这本书回头翻找目录,才发现分为四个部分的日志不过涵括了2017年11月到2019年7月不到两年的时间。一个人进入老年,同时意味着躯体的逐渐停滞和向死亡的终点加速前进,时间好像在向两个方向同时狂奔。2023年的世界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达到86.9岁,中国达到78.6岁,也就是从60-65岁退休进入老年,一个人起码要捱过十几年的晚年生活,这段日子多半要依靠照料者陪伴。而照料者通常还未进入老年,他要为这份额外工作付出的实际代价和感情精力往往是被忽略的。
《漫长的告别》剧照
作者的匿名身份赋予这本书一种普遍性的指向,我们都可能是这个儿子。他的父母没有得上多么致命的疾病,而是多种常见慢性病的综合体。八十六岁的父亲同时受痛风和风湿的困扰,还有呼吸道、消化道的各种衰退表现。八十八岁的母亲身体还算硬朗,但也深受精神紧张和睡眠障碍的困扰,常常表现出类似老年痴呆的症状,走起路来颤颤巍巍随时可能跌倒。这一切因为并不致命而变成慢性折磨,这才是大多数需要照顾老人的家庭中的常态。
“体面”像是这场战争里的圣杯,它遥不可及,但人人都想获得它。在这个过程中,老人维护体面,又不断失去体面,甚至间接带走了照护者的体面。
《熟年》剧照在作者家中,“厕所”是这些挑战集中爆发的场所。父亲每过一小时就要去厕所排空导尿管,有时候因为大小便失禁赶去卫生间处理,而儿子不得不戴着手套为他处理“案发现场”。厕所贴着厨房,父亲坚持要让两扇门都开着,因为他害怕自己会像猫王一样死在马桶上。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家的马桶在厨房”。在这个见证隐秘的空间里,一家人的体面土崩瓦解。
有的场景,在老年人的退化中具有标志性,它们几乎都跟尊严的流失相关。比如赤身裸体地出现在家人面前。在儿子回到家中一个月之后,母亲突然手拿几把牙刷从厕所里赤身裸体地钻出来,问儿子里面有没有他的牙刷。而几个月前,父亲也率先做了赤身裸体这件事。在这一刻,比起尴尬和惊讶,儿子更感到一种普世性的担忧:衰老的力量似乎会抹除个体之间的差异,那种差异正是我们用前三分之二的人生努力构建出来的自我。
《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剧照自我掌控感的流失,以及与这种流失进行的抗争,是很多老人显得不可理喻的主要原因。老人通常都有着超出自己行动力的固执,这是照顾者细碎痛苦的主要来源。年近九十岁的母亲,上楼睡觉的时候一只手拎着手提包,一只手拿着书、纸巾、老花镜和一杯牛奶,这一幕在儿子眼里就像看纪录片《徒手攀岩》里的惊险场面。另一边,饱受痛风困扰的父亲则挥舞着拳头,无赖似的要求喝一杯威士忌。看到父亲表现出他儿时曾经渴望的活力,儿子心中浮现出的是一种受到侮辱的感觉,因为父亲的活泼显得如此不合时宜,他“从不考虑自己的顽固给其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一个安安静静接受照顾和帮助的老人不过是幻想。照料老人的难处就在于他们既脆弱又坚定,随着时间推移,二者甚至是成正比增加的。当然,老人的固执不该被谴责,如果他们是行动自如的成年人,这些不过是最普通的需求,维系着每个人独有的生活秩序和“生而为人”的尊严感。但应该承认,照护者为此遭受了额外的工作量和精神压力,同时还要因为自己在此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疲惫不快,再多承担一层负罪感的折磨。
在照护老人的过程中,对和错的判断变得如此艰难,因为几乎每一件客观上“正确”的事情都与感性上的“正确”相悖。将老人送进医院或者养老院接受专业护理,会让他们感到被抛弃。请一个护工来,意味着让老人接受一个他们不喜欢的外人。让他们戒掉酒和甜食,几乎是剥夺了他们有限生活中的全部乐趣。哪怕只是让他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都是建立在他们极大的肉体痛苦上。老人仿佛天生有这样的特权——他都快死了,一切都得围着他转,他不用考虑代价和后果。
《漫长的告别》剧照
儿子在照护过程中那些自然流露的怨恨心理,可能是书中最打动人的部分。它们如此浑然天成,大逆不道又随处不在。整本书的幽默感就建立在这样开诚布公的残酷上面:“我会尽力,但我会忍不住希望这件事快点结束”,“我能想到的最安慰人心的话语就是:这种日子过不了多久了”。当他在酒吧接到家里的电话又听不清,匆匆往家赶的时候,会“以为甚至希望”家门口停着一台救护车,父亲或者母亲中的一个人已经去世了。当哥哥告诉他父亲过量服药试图自杀时,他几乎认定父亲去世了,迅速进入麻木和悲伤甚至缅怀父亲的状态。但很快哥哥又告诉他父亲没事了,于是他忽然失去了所有力气,意识到自己想要撤退,逃离,远离这些没完没了的荒唐事。
人们常常将照料老人与照料孩子对比,认为老人就像是退化回了孩子的状态。在作者听到这个老套的类比时,他恶毒地指出了二者最大的不同,“如果你每次说完晚安,离开孩子们的房间时,都暗暗希望他们能毫无痛苦地突然死掉,那才能说是一样的。”
《她的城》剧照
除了情绪上的直白描写,对老年人生活的细致观察,我们还可以看到支撑这个家庭运转下去的其他外在力量。比如医疗和护理体系。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到千万个需要专业照护的老年人家庭?我们能否依靠现代科学和社会制度,建立起一套同时减少老年人及其照料者负担的体系?
至少在同时存在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护工机构、相关慈善组织的英国,这个答案是不够肯定的。医院的诊治流程冗长复杂,以至于当他们能在半天内顺利完成一套检查,家里弥漫着打了一场胜利战役的祥和气息。作者家中来来往往的护工来自四面八方,或者供职于NHS,或者供职于护理机构,而能干的护工却受困于不合理的分工系统,总是不能稳定地出现。照护者越是努力去寻找护工的帮助,越像在急于甩锅。用作者的话描述,这一过程中遭受的心理折磨更不亚于放弃了父母的“抚养权”,为他们寻找领养家庭。
现代医学的发展,让我们的人生延伸出了过去从未上演过的新一幕戏剧。《银发世代》的作者,美国老年医学专家路易斯·阿伦森这样概括老年阶段在人生中的位置:如果可以把人生比作一部三幕戏剧,那作为第三幕的老年生活,现在起码要占据我们人生30~40年的漫长时光。但她指出,在医学界,尽管老年人是使用医疗服务频率最高的人群,人们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他们的个体化差异,将他们当做一般的成年人对待,“没有人想到为老年人服务,就算想到了也兴味索然”。
《东京家族》剧照
支持体系的忽略,转嫁到了千千万万个“不情愿的照护者”身上。“不情愿的照护者”展现出的厌烦和恶毒不是出于仇视,而是因为真挚的亲情,那是爱的囚笼。也是在这样的压抑和痛苦中,每次来之不易的和解都令人泫然欲泣。
这对父子有两次因为医院的事情哭泣:一次是当儿子第无数次鼓起勇气劝说父亲接受理疗医生上门帮助时,父亲居然乖乖同意了,那一刻儿子产生了哭泣的冲动,他意识到在这场冲突里,双方都没有恶意,都为自己的表现感到不好意思,同时也为自己只能说出那些话而感到抱歉。而另一次是一次父亲即将出院,儿子感到自己无法立刻面对压力,说服医生让父亲在医院多住了两天,父亲难过得哭了起来。“正确的事依然带来糟糕的感觉”,这是亲人之间的照护带来的特殊痛苦,你与他在情感上越亲近,对他的痛苦越敏感,直到亲近到无法安慰彼此。
这又不完全是一本照护者吐槽日志。书中一些动人的时刻,提醒我们老年人仍然是一个具体而完整的人,他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不该因为身体机能的丧失而削弱。在书中,这些动人的时刻和“未来”有关。母亲在圣诞节前一个月突然提出去园艺商店买圣诞卡片,儿子才意识到这是她“很久以来第一次聊起未来的事情”,他望着她自己站在收银台前,自豪地认为她是应该是店里所有老人里最年长的一位。另一次,当父亲想起夏天即将来临,居然为自己网购了一套纯白色的亚麻西装。这些时刻偶尔提醒他,“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个有着自己的习惯和日程安排的人类,而不是路上突然颠了我一下的小土包”。
阿伦森同样强调老年人个体的高度差异性。“人类多样性在老年时期达到巅峰,每个人从成年步入老年的时间都不相同,不同人衰老的速度和程度也大相径庭。就像老年科医生爱说的那句话:你看到的只是其中一位 80 岁老人。但相同点是,他们都是人,需要人们的关注和关心。前者或许会变成后者,后者曾经也是前者。他们是未来的“我们”,我们是过去的“他们”。”
《比海更深》剧照
阿伦森在《银发世代》里面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她上研究生的第一课,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们被要求写下自己关于“old(年老)”和“elder(年长)”两个词的印象。关于“年老”,学生们想到的大多是负面的词汇,包括生理上的皱纹、驼背、行动迟缓、秃头和白发、“虚弱”“脆弱”“无力”“孱弱”“疾病”,以及心理上的“悲伤”“贬义”“固执”“孤独”。而关于“年长”,大多数词汇是正面的,最常见的是“睿智”,还包括“尊重”“领导”“经验”“权力”“金钱”“知识”。
对比两份答案会轻易地发现,我们对老年人的定义中,负面印象显然多于正面,衰老带来的生理特征让我们忘了老年也有许多精神层面上的正面含义。这节课的老师米寇后来解释,他感觉“年老”这个词充斥了太多的负面意义,让它已经不再适合形容一个人了。“至少在看待生命最后的 1/3 时,人们不再有审视生命前 2/3 时的那种关切、好奇、创意或者严谨。”
这位匿名的照护者仍然在更新他的日志。最新的一篇里面,他在抱怨94岁的母亲坚持在过去的几个月一直坐在温室里,仿佛“担心自己会像金星上的雪人一样灭亡”。在刻薄的幽默过后,他又忧伤地感叹,这种自我保护式的幽默是他主要从母亲那里学到的技能,看到她现在不太能运用它了,他感觉悲伤。随后他想起已经去世的父亲,在漫长的照护中,或许是因为至少抵达了一半终点,他已经逐渐学会对那些迷惑和痛苦放手,“有时,放弃思考事物为何如此的疑问是一种自由……在生活中,尤其是在我们的家里——有时我们在阴影中表现得更好。”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