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便秘是什么病
产后便秘主要是由于产褥期胃肠动力减弱、产妇排便次数减少或者大便干燥,产后康复13825404095导致排便难度大。引起便秘的原因较为复杂,也是产妇生产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主要以适当的身体运动辅以改善饮食为主,如果症状较重,可用通便药物。
就诊科室:
妇产科、消化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postpartum constipation
疾病别称:
产后排便困难、产后大便秘涩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痔疮、肛裂、贫血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好发人群:
饮食结构不合理、缺少活动、既往有便秘史的产妇
常用药物:
小麦纤维素颗粒、乳果糖
常用检查:
粪便检查、直肠指诊
病因
造成产妇产后便秘的原因主要有分娩、痔疮、营养知识缺乏、生活习惯改变、自我控制排便、既往有便秘史、焦虑等原因。
主要病因
分娩因素
多产、产伤、手术产等损伤致盆底肌无力,影响肠道平滑肌收缩,产生迟缓性便秘。
痔疮因素孕妇妊娠晚期因增大的子宫压迫和腹压增高,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和压力增高导致痔静脉曲张,发生痔疮。
自我控制排便排便方式的改变、会阴伤口疼痛、不敢用力等。
既往有便秘史入院前就有经常抑制便意或便秘史,未意识到及时排便的重要性。
焦虑产妇担心产后用力排便会使会阴伤口裂开、缝线脱落等,常发生焦虑不安、情绪紧张导致便秘。
诱发因素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不合理,沿袭传统的产后饮食习惯,过少食用膳食纤维和水分,粪便量减少,缺乏对肠壁刺激的推动作用形成便秘。
缺乏运动产后因卧床时间过多缺少活动,肠蠕动减弱容易引起便秘。
流行病学
便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产妇中发病率较高,产后一个月之内是发生便秘的高峰期约为40%。
好发人群
饮食结构不合理者
过少食用膳食纤维和水分,粪便量减少,缺乏对肠壁刺激的推动作用形成便秘。
缺少活动者长期卧床、运动量少的患者,肠蠕动减弱可导致便秘。
既往有便秘史者入院前就有经常抑制便意或便秘史,易发生产后便秘。
症状
产后便秘患者常出现疲乏、无力、腹痛、腹胀、情绪烦躁、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如未能及时进行处理,会引起痔疮、肛裂,甚至脱肛等严重情况,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
典型症状
大便次数减少
大便次数低于每周3次即为便秘,严重者1~2周都未能排便。
大便干燥大便干结、坚硬,如羊粪样。
排便困难排便时间超过30分钟,或外用通便药物才能排出。
其他症状
腹痛、腹胀
若几天没有大便,甚至1~2周都未能排便,可导致产妇腹痛、腹胀。
情绪不安、紧张、焦虑便秘的痛苦及对相关危害的担心往往会加重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
并发症
痔疮
排便时久坐可加剧痔静脉瘀血,容易形成痔。
肛裂便秘患者大便干硬,一旦排出易引起肛裂。
贫血便秘发展成痔或肛裂,反复出血者可致贫血。
就医
患者出现排便时间延长,三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甚至出现排便艰难、小腹胀、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排便时间延长,三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痔疮、肛裂、脱肛,甚至贫血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妇产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胀、腹泻、焦虑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排便疼痛、脱肛、贫血等)
既往有无便秘史?
是否采取过什么措施来改善便秘?
需要做的检查
粪便检查
应观察便秘者排出粪便的形态及有无黏液或血液黏附。
直肠指检应仔细观察有无外痔、肛裂及肛瘘等病变,触诊时需注意有无内痔、肛门括约肌有无痉挛、直肠壁是否光滑、有无溃疡或新生物等。
X线检查钡剂灌肠检查对结肠、直肠肿瘤、结肠狭窄或痉挛、巨结肠等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对结肠的运动功能也可有较全面的了解。腹部平片如发现多个阶梯状液平,则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对引起便秘的各种结肠病变,如结肠、直肠癌,肠腔内息肉等器质性肠腔狭窄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可获得确诊。
诊断标准
产后便秘不难诊断,根据以下表现基本能够确诊:
排便时间延长,三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
重者排便艰难、干结如栗,可伴小腹胀、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
鉴别诊断
急性便秘
其特点为发病急、病程短、进展快。常见于急性肠梗阻,手术后特别是腹部手术后,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晚期、低钾血症等,常有明显的原发病临床表现。根据相关症状以及手术史、病史可鉴别。
动力性便秘包括弛缓性便秘和痉挛性便秘。因结肠、直肠收缩无力,肠道平滑肌呈弛缓状态而引起的便秘,称为弛缓性便秘,如麻痹性肠梗阻、服用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或山莨菪碱等。因结肠、直肠平滑肌呈痉挛状态而引起的便秘,称为痉挛性便秘,如应用吗啡类药物。根据相关症状以及病史可鉴别。
治疗
产后便秘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主要为膳食、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各类通便药,中药也可应用于产后便秘。
治疗周期
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治疗时间不定,一般短期治疗即可。
一般治疗
膳食
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推荐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5g,每日至少饮水1.5~2.0L。
适度运动尤其对久病卧床、运动少的患者更有益。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两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药物治疗
容积性泻药
容积性泻药如小麦纤维素颗粒,服药时需补充足够液体,起效较慢,仅适用于轻度便秘患者。治疗剂量的容积性泻药常伴发腹胀、纳差等不适,服用前需注意可能引起支气管哮喘以及威胁生命的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
渗透性泻药乳果糖应用于产后女性,可显著改善肠蠕动功能、大便性状,缩短住院时间;应用于产后会阴撕裂伤患者,显著改善首次排便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乳果糖不被吸收入血、不影响营养吸收、不影响哺乳、不会引起血糖波动,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乳果糖同样适用。
润滑类泻药开塞露、蓖麻油禁用于妊娠期女性;矿物油慎用于孕产妇。孕妇有痔疮并发便秘时可以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禁用含麝香的中药栓剂及乳膏。多库酯钠作用温和、起效慢,可短期应用于孕产妇。
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预后
产后便秘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排便习惯可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便秘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能否治愈
产后便秘经过运动、改善饮食后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产后便秘对患者寿命几乎没有影响。
后遗症
产后便秘常导致痔疮、脱水、肛裂,甚至出现子宫脱垂等一系列后遗症。
复诊
门诊随诊若出现腹痛、腹胀、排便不畅等便秘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检查、直肠指检等。
饮食
产后便秘的患者应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多食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粗制面粉、新鲜水果、蔬菜等。养成多饮水的习惯,根据需要每日早晨空腹服用淡盐水200-300mL以软化大便,不可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
饮食调理
产妇应多吃鸡肉、瘦肉等高蛋白的食物,合理搭配一些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粗粮等,以提供较多的食物残渣,这样既有利于营养丰富,又利于大便的通畅。
产妇要多吃植物油,如芝麻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能直接润肠,且在肠道中分解的脂肪酸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
护理
产后便秘患者护理时,应注意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均衡的饮食、督促患者运动和排便,并应注意帮助患者排解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
日常护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起居有规律,积极在产后4小时以后室内及床上锻炼,24小时以后即可开始保健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
灌肠一时性便秘或急性便秘每日用开塞露或温生理盐水低压缓慢灌肠,避免肥皂水灌肠以防发生肠炎。若发生粪便嵌塞,灌肠后仍未排便者,可用戴手套的手指润滑后伸入直肠将粪便挤碎后抠出。
健康教育生活有规律多饮水,每日至少摄入2000mL液体,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等。在室内及床上进行能耐受的体育锻炼。如收腹运动和提肛肌运动,每天坚持顺肠蠕动方向按摩数次。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因产伤疼痛而有意识的抑制排便,培养良好的排便行为。饭后1小时如厕是胃结肠反射的最好机会,容易推动结肠蠕动发生排便反应。
病情监测
监测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有无出血等情况,检测产妇心理状况,定期检查血常规确定有无贫血。
心理护理
生产前后均需进行心理护理,帮助产妇了解生产前后的相关健康知识,缓解生产时产生的恐惧、焦虑、抑郁以及烦躁等不良情绪,使其建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
预防
均衡、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措施有助于产后便秘的预防。
早期筛查
既往有便秘病史,或者出现腹痛、腹胀、焦虑、排便不畅等症状的患者及时就诊,进行粪便检查、直肠指诊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预防措施
均衡合理饮食
增加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比如新鲜的蔬果、粗粮摄入,多饮水。改正偏食习惯,少用过于精细的食品,适当增加粗粮、豆类及其制品。酸奶等食物富含乳酸菌,有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调节肠道功能,有利于预防便秘。
适度运动产妇应尽早下床活动,可通过身体运动促进肠蠕动,帮助恢复肌肉紧张度。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养成每天早晨起床后或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排便的习惯。如果发现便意应立即排便,排便时应注意力集中,不听音乐或看报纸杂志,排便时勿用力过猛。
保持良好情绪平时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有助于缓解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