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务案例丨一份来自牧区的社区照顾“攻略”

老年服务案例丨一份来自牧区的社区照顾“攻略”

2024-03-27 12:21

发布于:山西省

社区照顾是指整合社会资源,为有需要的人士构建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网络,进而提升其社区生活质量。社工通过观察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的社区服务实践,发现在牧区实施社区照顾有其特殊性,不宜照搬城市社区经验。以60岁以上的牧区老人为例,由于缺乏退休保障,他们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在经济上面临的压力要远高于城市社区老人。同时,因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区人烟稀少,也缺乏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资源,牧区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的社会支持有限,部分上了年纪的牧区老人甚至足不出户,缺乏与外界沟通。单调的生活方式使牧区老人备感孤寂和失落,自我价值感不断下降,很容易出现无助等负面情绪。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牧区老人存在社会已将他们遗忘的错觉。

▲牧民日常生活场景

针对牧区老人的这些现状,社工决定运用社区照顾模式,重点就牧区老人的情绪改善、社会支持体系建构等方面进行介入,与部分机构合作启动实施“情暖牧区老人”关爱项目。

分析预估

社工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的牧区老人(年龄在60—80岁)进行调查与访谈,发现他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个人层面。牧区老人即使已经年迈,只要还能“干得动”,依然会参加农牧区生产。但伴随着生产生活能力的下降,他们容易遭遇经济困难和生活困难,产生无力感、缺乏保障,常常陷入自我否定。

家庭层面。随着现代家庭居住结构的变化,父母常与子女分开居住,所以牧区老人的晚年基本是独居或空巢,日常生活缺乏照料。

社会层面。牧区老人缺乏有效的社会交往,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与融入隔阂。其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渴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牧区记忆,但缺乏倾听者。

服务过程

(一)明确需求,确定服务方案

为准确了解牧区老人的服务需求,社工联合村级养老服务站进行入户走访,通过问卷调研、访谈、观察等方式,对政府提供的可能需要社工服务的牧区老人名单进行甄别与评估。在常规的需求评估基础上,社工还借助了多种测量工具,比如使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对牧区老人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使用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表对其居住环境进行评估。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交叉综合评估等方式,社工对政府转介的服务对象进行了分类,确定了分类管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在掌握牧区老人的需求后,社工还采取集体讨论、督导咨询等方式,制订差异化的服务方案,明确每位牧区老人的服务重点。

(二)精神慰藉,改善情绪状态

在提高入户探访、电话问候服务频次,组建志愿服务队补充牧区老人日常生活照料等传统型服务的基础上,社工充分展现了专业化的服务能力。比如,针对个别牧区老人存在的明显负向情绪与认知偏差等问题,社工运用心理干预的方式,采取深度访谈策略,对其进行情绪疏导;针对部分牧区老人渴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牧区经历,但周围人对其缺乏关注,他们因此常常陷入自我否定的情况,社工专门开展了“生命故事本”服务,为有需要的牧区老人进行点对点的口述记录、编撰生命故事本,让牧区老人在倾诉中回忆曾经的牧区岁月;针对部分牧区老人存在悲观、无用等负面心理情绪,社工开设了生态辅导小组,发现牧区老人自我改变的潜能。比如,让牧区老人亲自动手制作“牧草拼图”送给自己的家人,感受“结果”带来的喜悦,进而更好地为生命赋予意义。

(三)搭建社群,增强心理支持

部分牧区老人社会交往圈子较为封闭、缺少“谈得来的朋友”,对此,社工组建了牧区老人微信群,使其有机会找到有相似经历的“老伙伴”。社工也会在微信群发布最新政策新闻、分享健康知识。针对部分牧区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问题,社工组建了智能手机学习小组,指导牧区老人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应用程序,以及微信、照片视频拍摄、短视频浏览的方法与技巧,并加强防电信诈骗知识的宣传,让牧区老人在学习新技能的同时丰富社会交往。

有的牧区老人渴望重回草场,社工便开展沉浸式集体体验活动、“回到那些年”牧区老人缅怀小组,帮助牧区老人重整生活经验,增强应对困难的勇气,提升牧区老人的幸福感与身份认同。在这一过程中,有些牧区老人喜欢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社工便将其充分组织起来,组建“草原服务队”,引导牧区老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

(四)链接资源,解决实际困难

社区工作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重塑人与环境的关系,而环境尤其是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亟须社工展现出其资源链接的能力。在本项目中,社工创新爱心资源投入形式,不仅以微心愿、微项目的方式引导企业单位帮助牧区老人解决实际困难,还鼓励小微商户、个体户以物资资助等形式,回应牧区老人的需求。比如,在一次牧区老人的集体外出活动中,社工链接了一家爱心餐饮店,为牧区老人免费提供中餐;在日常探访中,社工链接了一个糕饼个体户,将爱心食品送到牧区老人手中。类似的资源链接还有高校、其他社会机构、基金会等,社工通过不断创新供需对接的形式,使爱心主体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助力牧区老人养老。

成效评估

(一)情绪状态明显改善

项目满意度调查显示,社工开展的精准、多元化服务得到了牧区老人的充分肯定,满意度接近100%。另外,对老人的认知与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前后测对比显示,95%以上的牧区老人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明显增强,无力感有了显著缓解。其中,“生命故事本”的服务效果尤为突出。此外,园艺治疗小组也得到牧区老人的好评,有效改善了他们的情绪状态。

(二)心理韧性有所提升

问卷调查与心理韧性的测评结果显示,超过90%的牧区老人认为通过社工的介入,自己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肯定,提升了心理韧性。同时,社工开设的智能手机学习小组,让老人能较好地将学习到的新技能运用到消费、社会交往以及娱乐等场景,缓解了数字鸿沟带来的压力。但由于牧区老人的年龄普遍偏大,心理韧性的提升效果呈现相对缓慢。

(三)生活需求得到回应

项目实施期间,依靠社工的资源链接能力和灵活多样的资源参与形式,社工对生活困难和缺乏保障的牧区老人的需求进行了精准回应。小到电饭锅、窗帘更换,大到轮椅、助听器等,从细微处着眼、从微小事入手,把对牧区老人的关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活帮助。

(四)社会交往有所扩展

社工介入前,这些60岁以上的牧区老人,其生活或是继续从事农牧生产,或是务工,或是因年龄偏大只能居家帮忙带孩子,或是晒着太阳过日子,无暇无力参与社会交往,心理归属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社工通过定期邀请牧区老人参加小组活动,使其在心理上找到了同伴和队伍。社工在服务现场观察到,牧区老人们的言语沟通、肢体接触明显增加,在社交平台上的互动也更加频繁。

专业反思

(一)创新牧区社区照顾的服务内容

除了向牧区老人提供基础性的社区照顾服务外,社工注意到牧区老人独特的“身份”,因此为其量身订制服务内容。比如,针对有倾诉愿望的牧区老人,社工提供“生命故事本”服务,引导有故事的牧区老人想当年、话当年。通过交谈和回忆,社工帮助他们挖掘留存于生命中的闪光点,既有效改善了其心境状态,也为牧区历史保存了珍贵的史料和个体记忆。同时,社工还结合草原生活要素开展了生态辅导小组,最大限度地结合牧区老人的身份特点创新服务内容。

(二)充分链接牧区养老服务资源

项目资金一般较为有限,如何链接更多资源?如何获得政府之外的社会资源支持?社工没有将目光聚焦于大企业、大公司,而是坚持“人人都是资源提供者”的基本理念,紧扣牧区老人需求,引导小微商户以实物或活动形式向其提供服务。立足专业有限力量,盘活社会有效资源,项目深入拓展社会化助老渠道,营造“爱不分大小、爱不限形式”的敬老助老氛围,构建起较为稳定的“小联动、细协同、相辅成”牧区老人关爱体系。

(作者董洪杰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连雪君系内蒙古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更多精彩案例,点击这里订阅《中国社会工作》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2月下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往期推荐

老年服务案例 | 增能:让长者也跟上数字时代

社区服务案例丨文化保育传承让社区“活”起来

END

杂志/微信责编:李海雁

制作:谢霄

审校:夏学娟

审核:许娓

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点点在看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4-08-29 22:31 点击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