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综述(护理研究)
【摘要】 目的 了解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接送孩子13825404095以便及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质量。方法 参考近十几年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实践总结进行归纳。结果 产后抑郁症越来越成为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 产后抑郁症极大的影响了母婴健康,对家庭社会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对产妇进行及时全面的护理,以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护理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产后抑郁症以来,为了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生命质量,不少学者对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现综诉如下:
1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常发生于产后2周内,产后4-6周逐渐加重,有25%-50%的患者可持续至产后6个月甚至更长.通常有失眠,烦躁,焦虑,情绪低落,不明原因的哭泣、易怒,对生活丧失信心,自我评价下降,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等心理社会功能下降的表现,还可伴有头昏、头痛、恶心、胃部烧灼感等症状,严重者甚至自杀或杀害婴儿。
, 百拇医药
2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
2.1 心理因素 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但由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90%产妇对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主要是分娩时的疼痛,是否能顺利分娩,分娩过程中母儿是否安全,婴儿是否健康,有无畸形,婴儿性别是否理想,能否被家人接受等担忧。另外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的角色不适应,有关照料婴儿的一切事要从头学起,对产妇造成压力,导致情绪紊乱,产生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形成心理障碍。
2.2 身体因素 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不平衡,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的发生。再者因生产后,产妇身体臃肿,体形发生改变,若心理调适不当,也会产生忧郁情绪。另外,产后由于孩子的出生,产妇的睡眠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干扰。如果在产后人为的干扰或剥夺正常产妇的睡眠,那么他们会出现失眠、认知障碍、倦怠、易怒等与抑郁症相似的症状。
2.3 社会因素 接触死胎死产婴儿的孕妇易产生精神伤害,曾经历了不良产史的产妇往往是忧心忡忡,精神高度紧张,其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比一般产妇为重,更易导致产后情绪低落,是引起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
, 百拇医药
2.4 家庭因素 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来自丈夫和长辈的帮助,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从伴侣、父母及同事得到较少的行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分娩后遇到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易患产后抑郁症。 2.5 文化程度因素 有研究报道,文化程度高的产妇更容易患产后抑郁症。这可能与知识面广、考虑的多有关,担心孩子的抚养、成长及身心教育有关。同时,知识分子的工作压力大,担心产后休假、带孩子会耽误工作,延迟晋升落后于同事,以致情绪低落、焦虑,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者,易发生产后抑郁症。
3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3.1 积极开展孕期保健 研究表明,产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认识及分娩知识的了解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有关。在妊娠早期,护理人员可以向孕妇提供现阶段母儿的生理、生长发育的变化和相应保健措施;在妊娠晚期,可以向产妇提供与分娩有关的知识,帮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同时教给产妇一些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术,以减轻其对分娩过程的紧张、恐惧心理;在分娩期,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积极处理异常情况,分散产妇的注意力,设法减轻分娩的疼痛,消除不良的躯体和精神刺激。
,
3.2 加强产时教育及心理支持 产妇进入产程后,她们非常希望医护人员的重视和家人的陪伴,助产人员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需要,用亲切友善的语言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同产妇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的支持,让其调整心态,树立乐观自信心理,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
3.3 注重产后心里疏导 产妇由于分娩的疲劳,产后会因伤口的疼痛,剖宫产术后切口痛、睡眠差、乳汁不足、照顾婴儿无经验、便秘等均可使产妇情绪低落,所以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产妇,为产妇提供心理和生活护理,尽一切努力为产妇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指导如何进行母乳喂养,母婴互动情感交流,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化。另外增加产妇产后早期锻炼的意识,不仅有利于产后身体各器官的恢复,而且可增强产妇的自尊心与自信感。
3.4 倡导家庭及社会的支持 对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使产妇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并提高处理生活难题的信心,从而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争取家人的理解与配合,改善夫妻、婆媳关系,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
,
4 小结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因此,对产妇产后抑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全员动员关注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黎丽,高霞.产妇产后抑郁情况临床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38(2):224.
[2]陆雯,陈焱,汤月芬etal.产科抑郁症的诊断与处理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6):356.
[3]祝贺,宋琳,马海鸥etal.产后抑郁及相关因素。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47.
[4]何明娇,徐玉苑,李耕etal.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6):87.
[5]狄讲美,赵更力,周敏etal.产褥期抑郁情绪的前瞻性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53~255.
[6]黄仙萍,对产后抑郁症相关问题的探讨.护理研究,2004,18(1):109~110.
[7]陈良英,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1):1~3., 百拇医药(王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