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命垂危的亲人,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救还是不救?
原创 面对生命垂危的亲人,老人护理13825404095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救还是不救?
2024-02-26 15:25
发布于:山西省
老妈妈经历了从抢救室转到ICU,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再从普通病房转到家里的过程。在被无数次病危通告中,经过60天的精心照顾,寿命得以延长,却遭到一些人的非议,为什么呢?
老妈妈92岁,入院时房颤、、呼吸困难,折腾的非常厉害,抢救室医生进行了紧张的抢救,进ICU。进ICU将面临插管、上呼吸机等创伤性抢救。鉴于老妈妈年龄大了,经不起这样的治疗,两兄弟不同意进ICU。后经医生持续抢救和用药,老人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下来。
而抢救室平稳下来的老妈妈却被各科室拒收,因为年龄太大、病情太重。在抢救室内不再发生危急的情况下,也不再用药。那怎么办?只能进ICU或者回家!
在病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回家就等于等死,做子女的能这样做吗?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进ICU。与ICU医生再次确认,不插管、不上呼吸机,即不做创伤性抢救。
进入ICU后,老妈妈只在里边住了三夜,第四天的凌晨,家属被医生叫去要为老人准备后事。我们也感到老妈妈病的太重,又不进行创伤性抢救,在ICU里也没有意义,更何况家属也不方便照顾和探视,于是把她转入普通病房进行照顾。经过一段时间后,老妈妈病情平稳,后回家继续照顾十多天后没有征兆地突然离世。
回想整个治疗过程,自己也感到非常纠结,而对于网上大多数人的不解和质疑更是令人身心疲惫!
接上图“大约一个月后黑龙江的姐妹再过来照顾老妈妈。初三晚上我们和老妈妈告别,感觉她不是特别愿意我们回去,我当时也很激动,流下了泪水。初四早上我和老伴驾车回舟山,我大约三个多小时的车程。黑龙江的姐妹坐上了开往哈尔滨的火车,她们要初五的晚上才能到家。
而就在今天中午,我接到了弟弟的电话,妈妈已经在今天下午两点走了!我和老伴驾车赶回苏州,到了家里看到的只是老妈妈的灵堂。回哈尔滨的姐妹只走到了沈阳,下车后又没能买到再次来苏州的车票!
老妈妈,为什么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你好好的,而当我们只离开不到一天你就离我们而去了?是你不再忍受这病痛的煎熬了吗?还是你不愿意让我们看到你的痛苦?如果我们不走,你还会陪我们在一起吗?
坐在你的灵堂前,恍然如梦,昨天的你还在床上,而现在床是空的!为什么我们离开的时间是你走的前一天?这是你故意的吗?还是天意?
难以释怀的几个问题:
把你从ICU转到普通病房是对还是错?在普通病房和家里一共照顾你大约60天,还是没有能让你的生命继续,更没看到你的笑脸,如果你在ICU里是不是还能活很多年?
老婆单位同事的爸爸是位退休,插了管、上了呼吸机在重症监护室已经躺了好几年了,虽然没什么知觉,但人一直还活着的。他的女儿偶尔还可以去看看他,也给他带去一些生活用品。
护工说你如果一直在ICU里,人早就走了,那我们把你接出来,这60多天的时间里你不是遭罪了很多吗?
我们也感觉到那天你真的不行了,如果那天真的走了,后来这60多天的罪不是就没有了吗?延长你的寿命,是不是让你遭更多的罪?我们到底如何选择呢?今天你已经不在了,谁会给我们答案呢?
我们老了怎么办?你有这么多子女,而且有的都已经退休在家了,我们有时间和精力护理你。而我们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老了怎么办呢?他面对的也许是四个老人,还可能有两个孩子,让他们照顾我们?恐怕不现实吧?
那我们的选择也许就是现在很多人说的养老院吧?让护工来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真的很靠谱吗?
妈妈,现在已经是凌晨0点多了,属于大年初六了,也是你走的第二天了,愿你一路走好,我们爱你!”(为了能让网友看到整个过程,我把全部内容再补充出来。)
文章发布后,网友的评论五花八门,有的评论让人心里一暖,也有的评论很扎心!本来就很纠结,看了大家的评论更是纠结。从鬼门关里抢了回来!延长了老人的寿命是不是真的有意义?
河北郁金香ho:个人感觉,生命的最后,家属让走的快些,是对病人的解脱,打着所谓的孝顺,拖着治疗,是受罪,是生不如死。
山东米米1716967@河北郁金香ho:“每个人理智的都会这么想,可摊到自己父母身上,都会做不到。我父亲现在也在医院,人事不知,各种抢救,除了不做有创伤性抢救,我们也尽可能的延长他的生命。他也已经在医院住了有半年了,在家早不行了。”
如果没有新增的突发的急性病变出现,医院确实有办法维持病人的生命,这一点确实比在家里照顾要强的多。医院里不仅仅有相对应的药物,更有懂得医术的医生和护士。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及时进行矫正。可是医院床铺紧张,能住进医院还得靠关系,被催出院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安徽大自然的爱人@米米1716967:“我母亲大限之际,我们姊妹没有这样做,顺其自然是对母亲生命的尊重!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孝道延长母亲的生命体征!”
浙江笑傲人生AA@大自然的爱人:“冷血!”
内蒙古用户8263436733154:“可能是离休。”湖北小芬9846:“图个名声而已!或者是离休人员有条件。”甘肃陀螺待花开@小芬9846:“给你点赞!”
笑傲人生AA@小芬9846:“你那是人性缺失!不懂就不要乱喷粪!我们也没做创伤性抢救,只是尽全力照顾老人减轻她的痛苦!而且老妈也没有工资,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安徽大自然的爱人:“让本该寿终正寝的老人百般治疗,那是在折子孙后代的寿命!最无能、最无耻的孝道莫过如此!”
这是主观的自以为是,我们并没有“百般治疗”,至于“折子孙后代的寿命”不知道是不是家族里有过这样的血的教训?
这次我也真正的进过了重症监护室,和想象的场景完全不同,美好的重症监护室的场景只停留在电影里?现实是一个不是很大的房间里,密密麻麻地住着二三十人,绝大多数都插着管,而且有的是在喉咙上切口插管。
好多人似乎都没有意识的,靠着呼吸机在维持生命,如果真的拔管了,可能病人马上就会离开了。重症监护室里静的瘆人,意识清晰的老妈妈会感到非常恐惧吧?
身边确实有同事的亲属一直在重症监护室住着的,插着管、上着呼吸机,本人基本上没有意识的。确实也是离休、有退休工资,而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个人感觉,生命的最后,家属让走的快些,是对病人的解脱。”我想不明白的是怎么让病人走得快些呢?当病人心跳达到近200次的时候,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当病人的血氧浓度急剧下降而呼吸困难的时候,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当病人口腔溃疡疼痛难忍的时候,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
“图个名声而已!”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图什么名声呢?用自己的亲人的痛苦换取一点点虚荣?这值得吗?
上海萱草之园:没有意义,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放手也是一种爱。
我@萱草之园:“真的很困惑,放手,不忍心;不放手,又很揪心。”
安徽纳豆57657705@我:“不放手,痛苦的是老人,生不如死的滋味如钝刀割肉。”
上海开朗小鱼oE@我:“难道早死早好有意义?是爱?当你老的时候可能早一分钟也不肯死!!!”
安徽纳豆57657705:“放手是一种爱!”
江苏大棵样草:“怎么放手?说来听听。”
天津行尚智@大棵样草:“拔管!”
放手之后,老人不再痛苦,照顾的家人也不再受累。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许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不能面对亲人备受煎熬时而无动于衷,更不能拔管,起码我是做不到。现实生活中我听到的“拔管”感觉只是说笑,真有“拔管”的吗?医护人员都不敢拔吧?亲人给病危的老人拔管?怎么放手啊?
我们现在几乎都可以说等我们老了如何如何地不进行治疗、如何如何地去死。可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会像现在这样坚决吗?
老妈妈也多次流露出她不想活着了,但在重症监护室非常危重的那天早上,老伴进去看老妈妈的时候,老妈妈对老伴说:“你们都不要我了吗?”所有重症监护室外的亲属听了老伴的哭诉都流下了泪水。
可以看出老妈妈在重症监护室里是非常恐惧的,而且她求生欲还是比较强的。在照顾她的这段时间里,她也经常顽强地忍着嘴巴、舌头溃疡的疼痛吃东西。老人家都这样顽强地同病魔抗争,叫我们怎么忍心放手?不给她吃东西?不给她喝东西?
陕西老孙:对于八、九十岁的老人,病情加重只维一般治疗即可,让老人少受罪是最大的孝。只所以不惜一切尽力强救,是因为没有谁第一个提出放弃治疗。我老爸今年过100岁,最后弥留之际我不同意又采取各种措施,姐姐说我不人道,我不在乎,因为20年都是我照顾的。
我@老孙:“问心无愧!”
天津牧童的晨星呐“儿女照顾的好,但是没有必要,多活60多天,老人受多大的罪,儿女受多大的累。违背了老人的初衷,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老人拔管,就是不想再继续治疗的意思。尽管这样,为有孝顺的儿女点赞,你们已经尽力了,节哀!”
广东悠闲老二42420561:“我们最好还是留下遗嘱,到了没有治疗价值的时候就顺其自然吧。”
江苏净心:“我爸是正月初八一早走的,享年94岁。初四卧床只能喝很少的水,村医上门打点滴,老人拒绝并弄弯针头。卧床4天中自己上卫生间,临终前几小时自己上卫生间,找衣服,儿子问他就是不说话。临终时儿女,孙辈都在床边送别,父亲表现出超强的意志力和对死亡的坦然,让儿女的感叹。”
四川单纯橙子Qw1:“老人在七八十岁后应留遗嘱,疾病在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应放弃急救,以温和的治疗手段,减轻老人的痛苦为主,让老人有尊严地离去。这样能让儿孙没有负罪感,也不会让儿孙被社会道德绑架,在经济上也减轻负担,当然对太有钱的家庭来说另当别论。”
重庆才思敏捷枫叶0ci:“对老年人的生命,真正的爱不是为了挽救生命,而是为了减少存在时的痛苦。”
湖北影子23718:“其实是一群假孝儿女让老人受痛苦的折磨。”
安徽文023233@影子23718:“这也是不孝之子的最好的借口。”
“说走就走”是最好的解脱,不仅仅对自己,对亲人更是最好的解脱,可几人能够呢?绝大多数人都将面临老年卧床的困境,我也并不赞同对年龄大的老人进行创伤性抢救。但从现在的社会来看,多大年龄后就不再进行创伤性抢救呢?
留下遗嘱有什么用呢?什么叫“顺其自然”呀?说起来容易,怎么做呢?我们正像单纯橙子Qw1说的那样,并没有过度治疗,只是减轻老人的痛苦,确实也幻想老人能好起来,这应该是人之常情吧?
新疆落叶283843286:走了是最好的解脱,我也刚从重症病房出院直接回家,也是抢救插管,我认为我走了比活着好。我是退休人员,现在的状况只能给家里人带来麻烦而且活的质量很差,其实死去没有任何感觉不痛不痒特别舒服。
我@新疆落叶283843286:“家里人可能不这样认为,尤其是年龄还不是特别大的父母,更要救治的。父母在,家就在。”
新疆落叶283843286@我:“我给女儿已说过多次让她能够理解,我的现状放手是对我最大的孝心。”
我@新疆落叶283843286:“有些时候是真的看不下去,眼巴巴地看着亲人被病痛折磨而无动于衷真的不好做到。”
新疆落叶283843286@我:“嗯,是这样的。如果稍微有点能力谁都想健康的生活下去。”
浙江一心一意梦想Lc:做得很好了,也很值得,一切的努力付出,都是为了以后没有遗憾。人老了总是要走的,60天的尽心照顾也为丧母之痛作了缓冲。
河北睿智河流WG:“老了很多还是感觉对你评论的比较认可,有时是一种不甘心不舍,问心无愧吧。”
浙江一心一意梦想Lc:“嗯嗯,老母亲应该也很欣慰,成家了的6个子女还这么团结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着,家和万事兴。家有老母今年已经90岁,82岁脑梗瘫痪,三兄妹一直努力照顾着,就想能尽量减轻痛苦,能活多久听天由命了,倒是三兄妹比老妈生病前还团结,这是老妈送给我们的礼物。”
安徽行走的地理人:“在亲人的生命接近尾声的最后阶段,儿女们做的任何决定,事后都会觉得是错误的。我老父亲在二月二十八号离开了我们,之前住院一个月,最后生命垂危时,我们拒绝了进ICU,拒绝了各种插管,虽然心很痛,但只能接受现实,不想再让他老人家继续痛苦受罪。”
天津奋发明镜jR:“我妈妈也是,住院大夫说心力衰竭、呼吸哀谒。让进ICU,我没同意并签了字。保守治疗住了一礼拜挺好的,期间吃药输液,让出院了。可年三十没有任何预感,妈妈离开了我们。”
四川喵BB895:愚孝其实不是孝顺。我婆婆95岁了,两年前脑出血当时医生都说活不过一周。就算抢救过来也是植物人。愚孝的儿子非要抢救,呼吸机,切管……折腾了50多天抢救过来了,现在植物人在康复医院里面躺了两年。每个月将近1万的费用,愚孝儿都快支撑不下去了。老太太精神还好得很,不知道何时是个头,活着的人被拖得精疲力尽,真不知道这样的孝顺有何意义。
浙江笑傲人生AA:“因为那里躺着的是你婆婆,如果是你父母,你绝对不会这么说你爱人。真正的孝一目了然!老人受病痛折麽谁都看得到,但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亲生父母,更何况一生做任何事情都为儿女着想的非常理性的父母,我们怎能忍心放手!有这种想法的人,只能说你是冷血,人性缺失!希望将来你能以你所谓理性的方式对待你的父母,你的儿女也会这样对待你!
广东小小峰日记viog:“有孝心是好,但是年纪大这样抢救只会老人痛苦,还有照顾的人痛苦,更要强大的经济来支撑。有机会参观一下放射科肿瘤科的病房吧,好多人生不如死。谁也不想放弃亲人,但是现实归现实,你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况放弃治疗才是最优解。”
放弃治疗和放弃看护可能有一定的区别,但我们也许是游走在治疗和看护之间,即不存在过度治疗,又不存在不治疗,更不存在不看护。
让我感动的事例,比我们做的好!
山东用户280325151302:“看到你的文章深有感受,因为我们自己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们是兄弟两人,我家的老母亲当时是76岁,患有重症肌无力。在年10月的时候,晚上发病,因为我们看老母亲状态不好,每天晚上都有人陪伴。”
“发病后立即打120,120去的时候还有意识,可是往楼下抬的时候就心跳停止。在急诊室抢救了半小时以后,医生说让我们放弃,可是我们谁都不能放弃。就这样在40分钟左右的时候抢救回来心跳,但脑部因缺血时间太长,抢救回来就成了植物人状态。”
“后来经历了插各种管,胃管、尿管、呼吸机、深静脉植入,看着特别心疼。就这样持续到了年的5月份,我们兄弟两人,24小时轮班照顾。每天24小时,每两小时翻一次身拍背,要随时观察血氧情况,记录每次的喂食量,大便次数及便量,吸痰次数和痰量多少,真的是身心俱疲。”
“期间发生过胃出血、心衰,又抢救回来多次。到了年的5月6号凌晨,又再次发生心衰及多器官衰竭。医生就放弃抢救吧,看到老母亲没有意识的受着各种痛苦,终于鼓起勇气和老大商量,放弃抢救,给老太太拔了各种身上的管,安静的送走了老母亲。”
“我也不知道当时做的决定是不是对的,之前我的身体是非常强壮的,自老母亲走后,这几年我一直病痛缠身。去年因为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只有2,出现了吐血、尿血、消化道出血,还抢救了一回。现在虽然正常,可还要每天服用近10种药来维持。我自己也经常想,难道是当初做出的决定,老母亲的报复?但我自觉问心无愧,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借着你的文章做一番倾诉吧。”
经历过的人可能感触更深一些,但也很纠结,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值得?
(文中使用了网友的昵称、引用了网友的评论原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