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200万老人做饭难,记者实测三大助餐服务性价比

开栏的话

执子之手,老人护理13825404095老有意思。我们以“银发人”为目标用户,聚焦养老领域,深耕养老产业,助力搭建养老服务体系,倾力打造中国优质养老资讯集散地——“老有意思啦”任何关于养老的爆料、投诉、咨询、建议…… 来“老有意思啦”公众号👇帮您轻松解决问题。


“每天买菜、洗菜、做饭,一顿忙活下来累得不想吃......”在郑州市金水区某小区门口,70岁的李阿姨提着刚买的菜,步履蹒跚地往家走。她的购物袋里装着两把青菜、一块豆腐和一小块肉,这是她未来三天的食材。“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就我一个人住,做饭太麻烦了。”李阿姨叹了口气,“有时候真想有人能帮我做顿饭。”

李阿姨的烦恼并非个例。在郑州这座拥有近200万老年人口的城市,“吃饭难”正成为困扰许多老年人的现实问题。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老人对做饭产生了“抗拒心理”——不是不会做,而是实在不愿做。

那么,在郑州,不愿做饭的老人有哪些省心又实惠的吃饭选择呢?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为您带来一份详尽的助餐服务全攻略。

为什么老人越来越不愿做饭?

走进郑州的多个社区,记者发现,不愿做饭的老人普遍存在。背后的原因,既有体力的不支,也有心理的疲惫。

“现在买菜提不动,站久了腰酸背痛,做饭真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一位独居老人告诉记者。不少老人表示,做了一辈子饭,到了晚年也想“解放”自己,享受一下生活。而子女不在身边,更是让做饭这件事失去了动力。

“我们俩天天为‘今天吃啥’发愁,有时候真希望有人能帮我们决定一下。”一对老夫妻无奈地说道。

在郑州某医院的老年科门诊,陈医生也经常听到类似的抱怨。“很多老人反映,很排斥做饭,因为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腰都直不起来。”陈医生说,“这不仅是体力问题,更是一种心理负担——他们做了一辈子饭,现在就想‘解放’自己。”

郑州老人有哪些省心又实惠的

吃饭选择?

面对老人的这一现实需求,郑州也涌现出了一系列助餐服务。这些服务各具特色,旨在让老人吃得省心、省力。

社区食堂——下楼就能吃现成的

在郑州的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等多个区域,社区食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食堂大多位于小区内部或附近,方便老人下楼就餐。

图片

记者走访了一家位于金水区的社区食堂,发现这里的菜品丰富多样,每餐价格在10~15元之间,两荤两素,软烂可口,少油少盐,非常适合老年人口味。然而,这些食堂的普适性较强,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需求的餐品并不多。

“不用做饭刷碗,还能和邻居们一起聊聊天,挺好的。”一位正在就餐的王爷爷告诉记者。社区食堂的社交属性,也让不少老人找到了归属感。

但并非所有食堂都尽如人意。部分食堂开放时间有限,仅提供午餐,对于需要一日三餐的老人来说,显得有些不便。送餐服务更是稀缺资源,不少食堂表示人手不足,无法提供上门送餐。

记者联系了几家老年餐厅,发现其中一家仅给本小区的老年人送餐上门,其余小区则无法享受这一服务。而两家提供配送到周边社区固定取餐点的餐厅,也需要老人自行前往取餐。送餐上门的服务,大多由养老服务驿站提供,但覆盖范围有限。

“老年餐为何送不到家?”面对记者的疑问,一位食堂负责人坦言,送餐范围局限、人手不足、成本增加是现实原因。

上门做饭——专人上门,新鲜现做

除了社区食堂,上门做饭服务也逐渐受到老人的青睐。一些家政公司或个人,都可以提供上门做饭服务,每次收费50-80元不等,可根据老人需求定制2-3个菜品。

“对饭菜口味要求高,又希望在家吃的老人,很适合这种服务。”一位家政公司负责人介绍道。然而,价格问题却成了不少老人心中的一道坎。

记者实测了一次上门做饭服务,88元包含三菜一汤,如果代买菜还需要额外支付30元。在记者点的两个肉菜、一个素菜和一个汤的情况下,买菜成本花了75元,一顿午餐下来近200元,整体成本过高,老人难以承担。

图片

据上门做饭的工作人员小王透露,她平均一天能接1-2单,其中90后年轻人居多。平均4、5单里面有一单是子女为父母预定的服务。“有一家女儿每周为老人预定三次上门做饭的服务,既保证了老人营养,又有效缓解了老人不愿做饭的难题。”小王说道。

餐饮企业或养老机构“老年餐”——专业配餐,部分可实现直接配送

除了社区食堂和上门做饭,部分餐饮企业和养老机构也推出了老年餐服务。如郑州本地的一些饭店和连锁品牌,都推出了适合老年人的营养餐。记者了解到,金水区未来路街道升龙社区的袁记云饺门店,就举行了“袁记长者饭堂”活动,每年多次为60岁及以上长者提供新鲜、卫生、暖心暖胃的云吞。

此外,部分养老机构也有对外销售老年餐的服务,但基本都是“到店服务”,没有外卖配送服务。不过,记者查询点餐软件发现,也有不少商家打出了“健康、低油低盐”等关键词的“健康菜”,适合老年人食用。

如何选择最适合老人的助餐方式?

不同的助餐服务,给老人们带来了不同的体验。

“社区食堂比外卖干净,价格也合适,就是希望晚上也能开放。”75岁的王爷爷对社区食堂表示满意,但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女儿给我订了一周三次的上门做饭服务,终于不用天天发愁做饭了。”68岁的刘阿姨对上门做饭服务赞不绝口。

而70岁的张叔叔则选择了餐饮配送服务。“我血糖高,这家店的‘低糖餐’很适合我。”张叔叔说道。

面对琳琅满目的助餐服务,老人和家属该如何选择呢?记者为您整理了一份对比表格:

图片

根据表格,记者给出以下建议:

想省事+省钱:优先考虑社区食堂,但需要留意开放时间。

想在家吃+口味好:可以尝试上门做饭服务,但需要考虑价格因素。

不方便出门:可以选择餐饮配送服务,但需要仔细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家。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人的吃饭问题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记者注意到,有不少专家都提出建议,应鼓励社区扩大助餐服务,引入更多市场化选择,以满足老人的多样化需求。

“您家老人吃饭问题怎么解决的?”欢迎分享您的经验,我们将持续跟进报道,为更多老人带来助餐福音。

————————————

来      源: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韩懿亭

编      辑:王   聪

校      对:温冠森

值班主任:钟玉芹审      核:施一楠

2025-07-25 19:47 点击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