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应该如何实施护理措施?
陈小芬 灵山县太平镇中心卫生院
产后出血,地面清洗13825404095作为产妇在分娩后可能遭遇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和危险性不容忽视。权威数据显示,产后出血是导致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对于保障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顾名思义,是指产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剖宫产时超过1000毫升)的情况。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二、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产后阶段,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细致观察至关重要,涵盖了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压的监测。建议每15~30分钟进行一次测量,并在产妇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可适当放宽测量的时间间隔。一旦发现产妇脉搏增速或血压降低等异常情况,需立即警觉可能存在出血的风险。
出血量评估:可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称重法、容积法和面积法。称重法是通过计算产后所用敷料及卫生巾等物品的重量增加推算出血量,考虑血液的比重约为105克每毫升。容积法更为直接,它通过将收集到的血液进行体积测量来获取出血量。面积法是依据血液浸湿纱布的具体面积,来估算出血的大致数量。
及时处理:一旦发现产后出血,首要任务是迅速建立两条或以上的静脉通道,确保快速补液与输血能力,以便根据出血量和产妇的生命体征,及时补充适量的晶体液、胶体液及血液制品来恢复血容量。同时,应立即使用宫缩剂,如缩宫素、麦角新碱和前列腺素类药物等。此外,通过双手按摩子宫底部,均匀而有节律地促进子宫收缩变硬。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宫腔填塞纱布条止血,操作时需严格无菌,自宫底由内向外均匀填塞,并在24~48小时后取出。若出血仍未控制,需采取结扎子宫动脉、髂内动脉等血管措施。当所有保守治疗方法均告失败且产妇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应果断执行子宫切除术,以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饮食护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对于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辅助控制病情,还能维持治疗效果并促进疾病的康复。针对特定情况,饮食调整尤为重要。对于子宫收缩不良的情况,建议多食用百合、羊血、鸡蛋、鱼鳔、韭菜等食物;胎盘滞留或有淤血症状者,则宜多吃芸苔、羊血、赤砂糖等;产道损伤或有血热表现的人群,推荐食用泥鳅、黑大豆、干冬菜、杨梅、荠菜、金针菜、甜菜、鲫鱼等;此外,各类出血情况均适宜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小麦芽油、棉籽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小米、玉米等全粒谷物,菠菜、莴苣、甘蓝菜等绿色蔬菜,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肉类、鱼类、胡萝卜等。在饮食禁忌方面,应避免烟酒,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花椒、辣椒、洋葱、韭菜等,同时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梨等也应忌口。
生活护理:要为产妇营造一个舒适、安静且放松的生活环境,包括定期开窗通风,以确保室内拥有适宜的温湿度。同时,产妇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最后,产妇还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以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
心理护理与情感支持:产后出血会给产妇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给予产妇关爱与关心,及时安慰和鼓励她们,帮助她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向产妇及其家人讲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消除不良情绪。此外,家人的支持和陪伴对于产妇的康复至关重要。家人应多陪伴产妇,给予她们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同时,应积极参与产妇的护理和康复工作。产妇应保持身心愉悦,不可过度紧张、忧虑、愤怒,否则不良的情绪可能会刺激身体,从而引起其他不适。
产后出血虽然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但只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就能够大大降低其危险性,为产妇的康复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