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用机器人养老,能有多便利?
9月13日,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决定正式发布。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养老逐渐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话题。拥有安全、舒适、健康的晚年生活,是每个人都期待的,而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为养老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它们将如何应用在养老领域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老年人的生活助手
老年生活,最需要精神上的陪伴以及生活上的帮手。目前,日本NEC公司已经研发出一种智能机器人,称为生活辅助机器人。它可以与人进行语言对话,不厌其烦地陪老人“聊天”,而且还可以完成搀扶或怀抱行为,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肢体运动,帮助老人蹲起、站立和坐卧。
目前这一类智能机器人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到医院、康复中心、家庭和社区等养老场所。
未来的智能机器人还可担当起家庭保姆的功能。机器人保姆,既可以通过面对面指令操作,也可以通过手机等网络设备进行远程指挥,随时控制机器人完成各种家务,如炒菜、洗衣、叠被等等,实现居家养老的自由。
电影《机器人与弗兰克》中照顾老人生活起居的机器人
图源:新智元
同时,在外形上,可以把智能机器人设计成可爱的动物形象,或是设计成人类的外形,提供视觉和精神上的慰藉,与人类保姆的功能更加接近,成为老年人的生活助理。
智能玩具
据报道,智能机器人已经应用于骨质疏松骨折术后患者院外延续护理。通过患者和机器人的对话,不仅可以有效指导患者用药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还可以用幽默的语言鼓励患者,降低患者的担忧和焦虑情绪,提供个性化服务。
AI能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病理诊断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基于图像分析的一种诊断方式。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软件,在识别细胞病变方面可以有效提升病理诊断的效率,协助病理学家在包含10万个细胞的病理切片上发现他们可能会错过的病变细胞,大大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人工智能还能利用“大数据”将病理图像分析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史相联系,从而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指导临床治疗。
图源:军工研习社
X平片、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无痛且创伤小,可以清晰地提供病变的位置、大小、结构等信息,是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
针灸推拿经络穴位是中医的特色和创新。人体穴位的智能识别和定位是智能机器人的关键环节,虽然人体部位和体态各不相同,但针对手、耳、面、颈、背等部位的穴位正在研发按摩机器人和针灸机器人。
颈部按摩机器人基于中医按摩理论设计而成,使用时在颈部后方,通过近端指节带动远端指节,根据不同人群对按摩力度的要求,使远端指节与使用者颈部肌肤贴合,以捏拿、滚法两个动作为主,满足按摩要求。
合谷穴,又称为虎口,是最容易找到的人体大穴之一。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当头痛、神经痛、牙痛、咽喉痛时,可以采用针灸合谷穴的方法减轻疼痛。
合谷穴针灸机器人先根据人体的臂长、骨度分寸法以及脂肪的厚度对穴位进行定位,然后进针,机器人可以实现高速进针,减少进针疼痛,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还需大量的临床实验。
当然,目前智能机器人的价格昂贵,功能也不尽完善。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智能机器人的辅助,每一位老年人能过上更舒适的老年生活。
[3] 吴锋锋,张社红,徐艳,宁萌.颈部按摩机器人设计及优化研究[J/OL].机械设计与制造,2024,网络首发.
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戴铭成科学审核: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刘艳 编辑:一人白
你的文章也可以登上科技馆官微和官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