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最美家庭故事,传承优良淳厚家风(三)
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地毯清洗13825404095
也是心灵的寄托处。
家,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
都是一个温馨的字眼。
移风易俗的示范引领,
还是诚信待人的崇德向善、
教子有方的家风底色,
千千万万个“小家”的美满承载祖国“大家”的和谐,
彰显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优良家风底蕴!
市妇联将在微信平台分批展播
50户候选“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
让我们一起
聆听最美家庭故事
传承优良淳厚家风
11.盛清秀家庭
盛清秀,女,196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乐平市中医医院外科护士长,工作几十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爱岗敬业、关心病人、热心公益活动,积极参加巾帼志愿者服务,主动带领科室下乡义诊,每天坚持认真学习强国,曾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优秀党员”, “2019年第六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她不仅对工作认真,对家庭也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008年丈夫由于意外摔倒至脑挫裂伤,昏迷了三天三夜,是她日日夜夜无微不至地照顾,每天细心观察病情,及时通知医生手术治疗,方才转危为安。由于脑挫裂伤后遗症的影响,导致她的丈夫经常易怒,脾气暴躁,记忆力下降,盛护士长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在他的身边,使她一天天好起来,恢复了健康。
12.吴清枝家庭
吴清枝有五个子女,两儿三女。每个子女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在村里说起他的子女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诚信做人是他的家训。邻居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她总是义不容辞。自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使她处处以身作则,带头美化环境,邻里之间团结互助,带头拥护国家政策等等事例不胜枚举,她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农村妇女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3.计桂琴家庭
计桂琴同志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她夫妻二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计桂琴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他们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夫妇两人非常孝敬老人,在她公公婆婆在世的时候,都是她夫妻照顾老人。虽然有兄弟三人,他们也从没有比拼推脱的思想,那时两个小孩还小,计桂琴既要带孩子,还要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让丈夫安心做自己的事业。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我们经常在孤寡老人家或街头小巷中,看到一个瘦小黝黑的身影,架着梯子爬上爬下的忙碌着修路灯、换电线,那便是计桂琴的丈夫夏广成。他经营一家电器维修店,村里居民谁家的电器出现问题,只要一个电话就及时上门服务。村里孤寡老人家的电灯线路等问题都是免费包下服务的,从不收取费用。计桂琴平时也是对老人们细心关照,与老人谈心,帮着补补衣服、洗洗被子、有时端点可口的菜给老人们换换口味。老人们都说她夫妻比自己的儿女还要亲。她夫妻现在都不是党员,丈夫夏广成却是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村里无论遇到大小事情,他都是第一个到场帮忙的(不是村两委干部),有时最累最脏的活,他第一个动手干。比如环境治理工作中,他开着自己的小货车免费帮群众运输垃圾;抗洪救灾中,与村委干部一起值班守夜,遇到险情第一个冲上去。他总是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党,我只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夏广成同志已经正式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三、崇尚环保,勤俭持家
计桂琴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都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重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这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计桂琴同志的家庭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实际行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带头实行新文明风尚,遇到村民不良行为,主动劝说制止,做到了模范表率作用。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
14.吴凤娇家庭
一、孝顺公婆,以身作则
在家庭中,吴凤娇是一名好媳妇、好妻子、好妈妈。对婆婆非常孝顺,为老人端茶送饭,从未让老人家吃过一口冷饭剩菜;夫妻经常与老人家谈心,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体贴老人,而且在思想上关心老人,并教育子女要孝顺老人,让老人生活的快乐、健康、不孤单。
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学会感恩,吴凤娇张进良夫妻俩首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孩子孝敬长辈;发现孩子对人有不敬的及时教育、引导,使孩子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心,从小教孩子会煮饭、洗、折叠衣服、收拾房间等,给机会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里的事情让他参与做。为了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精神,夫妻俩带头学习,教育孩子除了学好各门功课外,还应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陶冶性情,订阅多种报刊,经常带孩子到书店买课外书阅读;教育孩子学会安排时间学习,先认真完成作业,再痛快地玩。
三、引民致富,勇于当先
吴凤娇同志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小目标,为家庭,为村子做点什么。也是对国家、对社会一种贡献。在丈夫的支持下成立了茗鑫源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绿色种养,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得到村民的好评。
在村里,他们夫妇对邻居总是以诚相待,每天出门进门,见了面主动打招呼、问个好,经常遇到去镇子里或者走亲戚顺路的老人家还都会捎带一程。因为孝心留在家中的她十分的理解其他留守老人的难处,细心的照顾其他留守老人,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体贴老人,而且在思想上也很关心,经常与老人谈心,让老人心里暖烘烘的。除此之外她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也相处的很好,每当谁家有困难,她都能热心帮忙,为她们解决矛盾。现在谁家有什么困难,总爱找她。邻居家有了婚丧事宜,她总忘不了招呼,做菜找回客人等。村子里与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关心,遇事有商量,包家村民都称吴凤娇一家是一个和谐、幸福、平安的家庭。
孝顺老人,家庭和谐,子女出色,邻里和睦,带头致富,“最美家庭”在吴凤娇家里得到了很好地诠释。在她家的带动下,周围村民不但能在家中照顾老人小孩,在农闲时还能再村子里就业增收。减小了留守老人小孩数量,为全村人做出了贡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最美家庭”。
15.郑炎辉家庭
郑炎辉,67岁,中共党员,浮梁县江村乡江村村则上组人;妻子章末莲,64岁;儿子郑建春,44岁;儿媳刘爱红,43岁;孙子郑嘉峻,18岁,在学校读书。郑炎辉家庭在1991年获“五好家庭”称号,2017年获县“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乐观向上从容面对生活。郑炎辉虽然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在平凡的人生中,却经历着一些不平凡的事。当初在年轻时,生活困难,一心想脱贫,就自己刻苦学习,最后自考到了农业机械助理技师,自造机器,自己办厂。当初别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成功了。当时还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工作。郑炎辉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曾被评为县级模范,还获得市级优秀。他的乐观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子有方,教会子女做人。有儿有女,均已成家。女儿也经常回家,儿媳关系也很好,对他们就像亲身父母一样的孝顺。郑炎辉感慨到子女的孝顺,懂事的子女是他这辈子的收获。儿子、儿媳自己开了一家卖电动车的店,生意很好,在当地人缘也好,生意很讲诚信,郑炎辉也和他们一起打理着生意。
团结邻里助推社会和谐。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乡邻们的和睦相处。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知道了郑炎辉就一定会伸出援助友爱之手,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真心待人是郑炎辉全家的处事态度。
勤俭持家、孝顺长辈。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讲究卫生必不可少。不仅把家里卫生搞好,公共卫生更重要,门前屋后,公共场所只要发现垃圾,都能及时清理掉。院子里种些花草树木,绿化环境。构建和谐家庭还少不了要孝敬长辈,关爱老人。孝敬长辈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对待家中老人要主动关心其温暖,时刻关心其健康。郑炎辉的岳父已八十多岁了,天天去照顾他。不管天晴下雨,每天始终如一,从未有怨言。
原标题:《聆听最美家庭故事,传承优良淳厚家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