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临产的心理状态剖析及护理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狮寨镇卫生院,产后康复13825404095广西梧州 543112
产妇临产时,因对生产过程及婴儿健康状态的未知,常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诸多不良情绪,因而易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等诸多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健康[1]。产妇心理状态对分娩进程、分娩结局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临产妇的心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状态,使分娩过程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产妇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该次研究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该院72例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观察组临产妇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入院的72例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重要器官均无严重疾病,均无严重的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院编号从72例产妇中随机选取36例设为观察组,将另外36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年龄24~32岁,平均年龄(25.9±1.7)岁,孕周为 36~40 周,平均孕周(37.7±1.2)周,其中包括初产妇32例,经产妇4例;观察组产妇年龄 24~33 岁,平均年龄(25.8±1.5)岁,孕周为36~41 周,平均孕周(37.6±1.3)周,其中包括初产妇 31例,经产妇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临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产妇入院时,护理人员要主动带领产妇与家属熟悉医院环境,介绍医院设施,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临产前,应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讲解分娩知识,告知其分娩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相关注意事项。调动其家属支持护理工作,积极关怀、宽慰产妇,培养产妇的自信心。产妇进入产程后,护理人员应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产妇心理状况进行护理。因产妇出现阵发性腹痛与宫颈扩张,易产生恐惧、不安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指导其进行放松,缓解疼痛,积极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持病室内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保证病室的安静并进行适当布置,为其营造一个舒适淡雅的环境,增强产妇亲切感,消除不良情绪。临产前,产妇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担心产程进展与胎儿生命安全,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告知产妇助产人员技术的娴熟性与分娩的安全性,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若产妇焦虑心理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可引导其熟悉产科环境,增强产妇对顺利分娩的信心,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
1.3 评价指标在护理前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产后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生产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顺产率和剖宫产率。
1.4 统计方法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对比(s)
组别SAS评分(分) SDS评分(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36)对照组(n=36)t值 P值43.21±8.89 43.25±8.76 0.019>0.05 18.55±6.42 34.46±3.61 12.961<0.05 42.19±8.63 42.27±8.75 0.039>0.05 16.45±4.21 24.63±8.39 5.228<0.05
2.2 两组产妇顺产率、剖宫产率比较观察组产妇中,顺产34例(94.4%),剖宫产2例(5.6%);对照组产妇中,顺产28例(77.8%),剖宫产8例(22.2%),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分娩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但产妇的性格、家庭状况、文化程度、产次等的差异性导致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影响生产质量。分娩过程中相关激素的产生量与日常差异较大,会引起产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产妇易出现情绪波动[2]。临产妇入院时,容易对陌生环境产生紧张、不安等心理。产妇步入产程期,因宫缩、腹痛等情况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焦虑、恐惧心理易导致产妇疼痛感加剧[3]。分娩前,产妇容易出现心理障碍,担心医务人员技术不够娴熟,影响分娩结局,担心胎儿生命安全[4]。上述不良心理极易影响产程进展,甚至造成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严重威胁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临产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该次研究对该院72例临产妇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个性化心理护理,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心理护理属于人性化护理理念下的一种护理方式,其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加强与产妇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并根据产妇的具体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时排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还会加强对产妇分娩相关知识宣教,告知产妇不良情绪对胎儿的影响,使产妇科学地看待分娩,提高分娩的信心;护理人员还会针对初产妇进行针对性的生产过程讲解,告知产妇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积极回答产妇的疑问,使产妇积极配合生产,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产质量。此外,在个性化护理中,护理人员还会加强与产妇家属的沟通,提高家属对产妇的支持和关怀,使产妇在围产期保持舒畅的心情。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减少,能有效缓解临产妇的诸多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观察组产妇中,顺产34例(94.4%),剖宫产2例(5.6%);对照组产妇中,顺产 28例(77.8%),剖宫产 8例(22.2%),观察组产妇顺产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剖宫产率(5.6%)明显低于对照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护理相比,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实施有利于产妇缓解不良情绪,因此能有效提高产妇的生产信心,提高顺产率,减少产妇剖宫产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产质量,改善分娩结局。
对临产妇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心理变化,结合产妇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指导产妇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放松,消除产妇负面情绪,改善产妇心理状态,确保分娩顺利进行[5]。综上所述,结合产妇临产的心理状态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顺产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健康,可在产妇临产的护理中推广应用。
[1]刘剑一,徐永霞.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9):115.
[2]鲍小玉.1450例临产产妇的心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11):273.
[3]刘磊.对临产初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4):652-653.
[4]周辉琼.产妇临产前的心理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18):129.
[5]张永婷.临产孕妇产前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