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建议让60岁退休老人再创业照顾高龄老人

著名经济学家:建议让60岁退休老人再创业照顾高龄老人

2023-03-12 13:58

发布于:广东省

在《C位观察》节目中,地面清洗13825404095著名经济学家、立法专家朱少平提出一个概念“退休再创业”,认为 中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有3个多亿,到2025年大约会有4个亿,建议组织这些60-75岁的退休人员再创业,去照顾75-90岁的老人或身体不好的老人。他表示,这两类人群有共同语言,能够更好地相处,并且这样能最大程度解放年轻人,让年轻人可以不用照顾老人,安心出去工作,去教育下一代。

该建议一出,引发了社会对老年人再就业的不同声音,甚至有部分网友呼吁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去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里的“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备受关注,“延迟退休”“促进低龄老人再就业”等话题引发社会讨论。有人调侃“这一届年轻人是不是35岁失业,65岁加班?”背后折射了公众对于养老的焦虑。

如今,专家再建议让60岁退休老人再创业照顾高龄老人,在这样焦虑环境下,不可避免会让大家尤其是年轻人产生抵触心理。

“让60岁退休老人再创业照顾高龄老人”是否可行呢?在我看来,这一建议可拆分为“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和“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这两方面去分析。

首先

我们先看一下老年人退休再就业这点。

《2022年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68%的中国退休人员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重返就业市场的老年人中,近半老年人是为了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三成多老年求职者希望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增加收入,还有19%求职者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宾在研究老年人就业话题时也发现,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的角度,有相当比例的退休老年人需要就业。她总结了3种情形:一是拥有一技之长,不愿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选择“退而不休”;二是虽然步入老年,但仍有经济方面的需要,通过就业增加一份收入;三是没有生活负担,仍有能量可以发挥,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83岁的中医专家汤玉曾(左)为患者把脉。新华网发 傅新春 摄

退休老年人再就业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对于自身有意愿,条件也允许的老年人,其求职与就业值得我们理解和鼓励。但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年龄限制,大部分退休老年人只能从事低劳动力的工作。

再看

让低龄老年人去照顾高龄老人这点。

在这点,其实也需要细分为“志愿性服务”还是“职业化服务”,是“照顾尚能自理的高龄老人”还是“失能老人”。这涉及到照护这一项工作的分量。

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全国各地陆续有地方在实行“以老助老”,但目前大部分都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邻里互助的志愿性服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身体健康的活力低龄老人会选择继续“以老助老”促进“发光发热”。

如临江社区聚焦“一老一小”,积极探索深入服务模式,打造了“奶奶厨房”、“奶奶菜园”等为老服务品牌,招募社区内退休居民,让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为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低龄老人帮扶高龄老人让老年人在晚年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做社区发展的助力人。

以这种形式“让退休老年人去照顾高龄老人”的话,还是可行的,许多退休老人也有意愿加入这些志愿性的“以老助老”行动。

▲河北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图源网络

但如果将“志愿性”换成“职业性”,把照顾老人变成自己的一份工作,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到这一阶段的退休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能支撑得起照顾老人这一重担。我们都知道,要照顾一位高龄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除了日常的生活饮食起居照护外,还需要辅助老人起身翻身等工作,长期下来,稍微年轻一些的护工做起来也有些吃力,更不要说是已上60岁的老人了。

其次,照顾高龄老人,尤其是行动不便或是失能老人,在照护技能上还是有要求的。如果这群60岁退休老年人在退休前没有从事过与护理相关的职业或是在照护这方面是没有经验的,那么,谁来培训她们?她们能否学得来?

目前来看,要实现让60岁退休老人再就业照顾高龄老人”还是困难地。对此,你们怎么看?

注:本文旨在行业交流,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联系删除。

END

往期文章

 

花200多万造别墅,退休大姐招募陌生人抱团养老:每月1500元,吃饭不用操心

 

【护理知识】阿尔茨海默病的三级预防

 

总书记重点强调:做好“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62.3%的老人更倾向用寝具来改善睡眠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4-10-17 04:48 点击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