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饭炒菜中领悟真实人生
在做饭炒菜中领悟真实人生
2018-10-15 19:00
吃饭的重要性
▲▲▲
吃饭!是全人类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哪一种文化否定这个事实,地面清洗13825404095它关乎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著名的“心理教科书"--“马斯洛需求”把吃饱饭列为人类的第一需求。在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有一句耳熟能详的“民以食为天”,就足以说明了一切。
社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使人们从”吃不饱”过渡到了“吃得好”。从而使人们对于食物的吃法与做法,也有了各种各样的讲究。但是,在如今这个喧嚣与浮躁的时代,我们随处可见的街上行人都是步履匆匆,这样又让人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一餐饭了。这些背负着各种压力的人们,他们之中有些人甚至连静下心来好好吃顿饭的时间,都不舍得给自己。在房贷、车贷、结不起婚、养不起崽、生不起病、甚至连死都死不起的各种压力下的人群,能淡定从容的做一顿饭,静静的享受一番亲手做的美味,已是越来越奢侈的事情了!
这种社会中生存着的人类,已经是人类的一种悲哀了!
我想说的是,亲爱的朋友们,请放缓您急匆匆的步履!请您静下心来,给自己一点时间,一点空间,为自己,为亲人做一餐饭。如今的我们,已经对吃饭没有了太多的思考,只是为了吃饭而吃饭。吃饭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试想:一个连生活都不会的人,又怎么能做好工作?吃饭,对于人生,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具有深刻意义的。
做饭是一种修行
▲▲▲
亲爱的朋友们!您在百忙之中,会抽出时间来做一次饭么?你们能否明白,做饭其实也是一种修行。我们能吃的各种各样的食物,其实它们蕴含了“大千世界”,烹饪也可称之为“浩大乾坤”。不要把做饭只看成简单的“填饱肚子”,你亲手用心做的美味,好好的享受了它,你就可以获得满满的能量。你手中的所有食材,都是来自于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有一个合理的“生物链”,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如此的美好!如果太过于违背了自然,极端的打破这个“生物链”,到那时人类也就“岌岌可危”了!事业的成就也同此理,过于“极端”,就是自取灭亡!
经常亲自下厨,并好好享受美食的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快乐!懂得享受自己亲手做美味的人,会收获到一种满满的自信。他们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做饭是生存技能也是完美艺术
▲▲▲
我八岁时,爷爷奶奶就把这门技能不厌其烦的教会了我。看到满头大汗和被柴火熏的流泪的我,奶奶慈祥的摸着我的小光头,轻轻的说着“好样的,饿不死你了!”会做饭的人,在特殊环境情形下,他们能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在当代的年轻人,都有着公主般的“傲娇”。看着她们涂着指甲油的尖尖十指,看着他们像太子一样的在家里“龙盘虎居”,怎么能在厨房下的去手?
但是,人们不明白能把柴、米、油、盐、酱、醋、茶,演绎成琴、棋、书、画、诗、酒、花,这样将会是一种什么样存在的人群?这可是拿生活当艺术来活着的人群!这种人群有着玲珑的心思,有着审美的情趣,处处透着优雅,时时显着爱意!哇!这简直就是如“妖孽”般存在的人群!在人间,那可是可遇不可求之极品!
厨房的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家的温度。那方寸之间调和着人间五味,热闹而温馨的香气扑鼻里,是有人往里面倾注了许许多多爱。
做饭,是一种爱的给予
▲▲▲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在案板上细细切碎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油锅里慢慢煎炒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一生一世的细水长流,其实就在这些小小的幸福和欢喜里。
会做饭的你,待到为人父母,便知道怎样将那小小身躯养成强健筋骨;待到父母老了,也懂得怎样用饮食来抚慰他们的老弱伤病。
其实,爱到深处的最纯真表达,就是轻声问一句:“你饿吗?我给你下碗面吧?”
做饭,演绎着成就
▲▲▲
当代人也许会认为:一个男人下厨是没有出息的体现。其实不然!在中国的古代历史名人中,就有很多闻名的这类“吃货”。
我就拿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大吃货“宋代才子苏东坡”老先生来说说:
他的那些锦绣华章里,有许多的珍馐美食描写。然而,他的那一双妙手,不但文能提笔还能做菜。现在以“东坡”命名的系列美食,都得以流传。他不仅是吃得不亦乐乎,活得也是酣畅淋漓。
苏轼的一生,遭遇三次贬谪,黄州、惠州、儋州,都是当时的边远之地。可他的诗词作品里,很少有茫然、忧郁、悲观之体现。反而是那种豁达乐观和随遇而安。那鲜活的生命,给了许多天涯沦落人找寻到一些安慰。
他不但爱吃,且善做。黄州僻远,生活艰苦,苏轼却捣鼓出了一道“东坡肉”,味香而色美,与诗作一起传为美谈。
晚年谪居儋州,又发明一道东坡羹,被后世奉为经典。更不要说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等了。我猜想,亲手烹制这些诱人美味时,苏老先生的一颗心该是空灵的,像山谷里的一株幽兰,像平静湖面的一滴水滴,他能于平淡生活中领悟着温柔。
苏老先生的美食之旅,也是他的人生成就之旅!煎炒炸煮中千锤百炼,酸甜苦辣品百味人生!于是乎,成就了:人生有味是清欢!也大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一种创造美与发现美的过程,这是一种将寻常食材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这是一种将生活的苟且活成诗和远方的过程!
如果,你的身边就有着这种人间“妖孽”般存在着的会做饭人,请问,你还有什么可矜持的呢?赶紧的“与子携手,与之终老”!
作者简介
黄义青,网名“与石有约”,笔名“晶之匠”,湖南临武人。从事矿物晶体收藏、鉴赏、设计、陈列。工作于郴州国际矿物宝石博览有限公司。酷爱文学、艺术,喜欢结交有趣的人作朋友,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与石有约” ,敬请关注!
喜欢本文章,您点一个鼓励!
点击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