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质服务描绘民生幸福新图景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冷暖、万家忧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日常保洁13825404095“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既昭示着我们党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也为做好人社公共服务提供了行动指南。
全国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人民至上,牢记初心使命,加快推进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夯实行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求。
一年砥砺奋进,一年春华秋实。从浙江“社银通”延伸人社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到四川广元市的“村能办”“家门办”服务模式;从云南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到湖北“23℃人社服务”;从“宜才码”到“安薪在线”……一个个创新实践落地开花,聚焦群众需求和高质量发展,描绘着人民美好生活新图景。
优质均衡 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的西部山区,屹立着一座革命老区镇山门镇,距县城40余公里,对当地群众来说,进城办事在过去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
“以前交通不方便,办事还得跑到县城,来回折腾几个小时,现在在家门口的银行就能办理业务,只需带一张社保卡,填一张表,一对一专人服务,省心又省力!”日前,家住山门镇的周煌来到附近的农商银行山门支行“社银通”经办点办理灵活就业参保,提及办事体验,他连连称赞。
“社银通”是人社部门与银行“强强联手”,在银行挂牌设立人社经办网点,让群众、企业可以就近办理人社业务的一项便民措施。这是人社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的一个生动缩影。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关键在于提高人社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就需要从源头上做好人社公共服务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人才配备的支持力度,推进城乡区域人社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一、质量水平有效衔接。
人社系统大力推进基层平台建设,借助银行、基层平台等力量,构建“农村5公里+城市10分钟”人社服务圈,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海南建成就业驿站,主动“上门问岗”“送岗上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浙江做强镇级人社工作平台,实现下沉业务集成和工作人员归口管理,提供就业创业和社保服务。
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人社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从“有没有、差不多”转变为“好不好、更舒心”。
标准化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可及、优质共享的重要手段。人社系统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促进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人社公共服务逐步迈向优质均衡。
2023年,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试点期间,7个试点省(市)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研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内部标准,出台配套文件,及时将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做法经验上升为标准,形成全国统一规范。
前不久,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特定科室、特定人员”到“统一窗口、统一标准”,从线下跑、分头办到网上办、协同办,标准引领,让事项更加清晰、行为更加规范、结果更可预期。
“流程透明,速度给力,现在办事省心又安心。”“环境舒心,办事顺畅,真是开心!”标准化让人社公共服务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洒满群众心田。
数字赋能 精准服务更高效
“足不出户就可完成考试报名。”“无论是就医购药还是交通出行,一张社保卡都能实现。”“通过就业云平台,随时随地投递简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群众正在经历数字化带来的便利体验。
优质高效的人社服务是民生所指、民心所盼。如何以数字化建设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广大企业和群众更好地共享数字红利,人社系统这样做:
加快推进人社数字化改革。着力打造一体化办理、精准化服务、智能化监管、科学化决策、生态化发展等对内对外应用场景,持续完善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人社大数据平台、公共基础设施能力底座,建立健全政策标准、安全保障工作支柱,不断提升人社数字化便民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
加强信息化便民服务。全面实施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打破“信息孤岛、数据烟囱”,让信息数据串起来、跑起来、活起来。深入推进“不见面”“一件事”服务和“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应用,更好利企便民。
全面推行居民服务“一卡通”。坚持把社会保障卡作为国家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完善“一卡通”应用立法和标准规范,丰富政务服务、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应用场景。截至2023年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79亿人,覆盖97.7%人口,其中9.62亿人同时领用电子社保卡,覆盖68.1%人口。
各地人社部门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经验做法。湖北宜昌建成人社服务导办系统,实现办理网点、办理事项精准指引。目前平台已上线15个人社服务大厅、123个零工驿站、 141个宜昌通办窗口、975家A至D类社银合作网点。
浙江构建“人社大脑+N应用”体系,搭建“服务端”“工作端”“治理端”三端,实现“经办-协同-评价-改进”服务闭环。同时,建设20个重大应用场景,如“安薪在线”构建企业、工程项目欠薪预警模型,实现对325.7万家企业和1.6万个在建工程项目的动态监管全覆盖。
四川构建业务深度融合、数据开放共享、跨部门系统整合集成的“社企一体化”协同服务新模式,打造社企协同合作新样板。全面升级上线全省统一社保信息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协同,有力支撑社保业务“川渝通办、跨省通办、一网通办”。
青岛市会同社保卡服务银行、相关政府部门等,打造了国内首个“社保卡主题公园”,创新推出社保卡在传统文化、旅游、商业、市集等场景中的融合应用,逐渐形成“政府惠民生、商户得流量、银行增活力、群众得实惠、消费促发展”的社保卡应用“生态圈”。
“不出门就能进行网上认证,我们老年人再也不用为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来回折腾了。”家住四川省广元市的退休老人贾菊华开心地说。
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失业保险金“免跑即领、免证即办”、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无缝衔接”……数字赋能,推动人社公共服务从“快办”向“智办”升级。
夯实行风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从“门难进、事难办”到“一窗口、不见面”,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从繁杂材料、漫长等待到告知承诺制,办理时限再缩短……一项项便民举措的背后是一场影响深远而持久的行风变革,彰显的是人社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本色。
行风体现作风、反映政风、折射党风。人社系统牢记初心使命,深入实施行风建设提升行动,巩固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持续优化人社公共服务,让群众看到真变化、得到真实惠。
“听说以前办退休要带很多材料,几个窗口之间来回跑,没想到现在只要填一次表格、跑一个窗口就办好了,为高效便民的服务点赞!”2023年7月,家住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的张建华在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退休手续。
人社工作为人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持续推进“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探索推广“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服务模式;拓展“一网通办”事项范围,推动高频服务事项全国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运用大数据实现更多“政策找人”“人策匹配”,提升政策可及性、获得感……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既为群众办事带来幸福感、获得感,也印证着人社系统夯实行风建设,提升治理效能的坚实脚步。
各地积极探索,各具特色“一招鲜”“土特产”在不断涌现,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浙江扎实开展尽心耐心暖心“三心”服务,并作为全省人社系统作风建设的“金名片”和长效机制持续深化推进。辽宁打造“人社服务体验员”,为人社服务优化提升“把脉问诊”,大力推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目前,全省各级人社服务窗口已100%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省人社系统服务好评率达99.99%。
服务群众,作风是本,能力是纲。人社系统深入开展“厅局长走流程”,常态化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以比促练、以练促用,业务大比武大练兵蔚然成风,一批“一口清”“问不倒”的人社干部脱颖而出,以过硬本领擦亮“人社服务为人民”的金字招牌。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全国人社系统坚持人民至上,勠力同心,担当作为,为群众提供更加智能、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在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