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部战区某保障队,来看看他们开展心理工作的小妙招

5月9日,产后康复13825404095解放军报基层传真版刊发的西部战区某保障队打造“零压力”公共疗愈空间提升心理工作质效的报道《心情不好?请到这儿来》,引发广泛关注,仅在某军队网络平台当天就有300多万的阅读量。不少基层带兵人感叹,“没想到部队的心理工作还可以这么做”,并表示深受启发。其实,“舒怀阁”只是西部战区某保障队创新开展“三个经常性工作”的“冰山一角”。漫步该保障队营区,记者不时会遇到一个用心的“小创意”、一道暖心的“小风景”,其彰显的人文关怀和家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中深意、不需多言”的教育效果。请随解放军报记者一起到该保障队看看。

此处无声胜有声

■解放军报记者 郭丰宽 杨明月

“26℃”理发室内,官兵们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

是理发室,更是温馨的家

明亮的灯光、暖色的地板、舒适的躺椅、贴满官兵全家福的照片墙……走进西部战区某保障队理发室,记者瞬间被温馨的氛围所吸引。但最让人感兴趣的,还是理发室的名字——“26℃”。

“据证实,人体感到最舒适的室温是26℃。我们依此为理发室命名,就是让官兵一走进来就产生舒适的感受。”该保障队政委朱毓姝介绍,去年西部战区机关积极为基层官兵办实事解难题,帮助每个直属单位建起了免费的理发室。在后期装修时,她心里萌生出一个新想法:“如果只是建一个理发室,购置一些基本工具,再配一名理发员就够了。但我们想的是,如何把这个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打造成一个温暖的家。”

诚如斯言。环顾整个理发室,满是家的味道,挂满官兵全家福的照片墙格外引人注目,有与爱人的结婚照,有与父母的旅游照,有休假探亲的团聚照……其中,一张战士和父母视频通话时的截图吸引了记者目光。“这张照片对我有特殊意义。”照片的主人公、中士李昌宏介绍,2020年,他随队赴人迹罕至的某地执行任务,因为保密需要,有长达半年多时间未与家人联系,后来在回撤途中,才与父母通上话。“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家国,也明白了军人大忠从来是大孝。”李昌宏说。

“一般来说,谁会把全家福贴在理发室里呢?”某分队负责人刘文剑深刻体会到队领导的良苦用心,“每一名官兵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作为带兵人,就应该像家人一样对待他们、关心他们。”

在照片走廊,程煜峰展示自己的全家福。李胜子摄

是照片走廊,更是爱的长廊

走进该保障队,必经一条照片走廊。每次路过这里,水文保障室主任程煜峰都会停下来看一眼自己的全家福。

过去6年,他与妻子一直两地分居,由此引发的各种生活不易,都被战友们看在眼里。全家团聚,不仅是程煜峰的心愿,也是保障队领导的心事。2020年底,得知程煜峰一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队机关专门向他要了一张全家福,挂在走廊里。同事们打趣道:“组织正在协调帮你爱人调动工作,这是先让你们团圆着。”今年4月,几经努力,一家人终于团聚。

程煜峰介绍,这些年,他个人和家里遇到不少困难,都在领导和战友的关心下解决了。他说:“自己的小家与部队的大家早已融为一体。每次看到这张全家福,我的内心就充满感激。”

助理工程师施恩的生日照,也挂在这个走廊里。2020年生日那天,他正和战友在边防执行任务,早已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令他感动的是,带队领导却记得很清楚,还偷偷准备了特别的礼物——因买不到生日蛋糕,就用小面包拼制了一个,在上面点缀些糖果。一起唱完生日歌,大家就在简陋的帐篷里合影留念。施恩告诉记者,其实,过不过生日,他自己倒觉得无所谓,但战友们觉得有所谓,“这种被人惦念的感觉真好。”

照片,记录的是瞬间,浓缩的是情感。一条长长的走廊,一幅幅难忘的画面,把真情和关爱定格成永恒。

是“新闻墙”,更是“加油站”

看着会议室门口的“新闻墙”,下士柴开旺感慨不已:要不是因为它,也许自己已经离开了心爱的军营。

为了让官兵了解单位建设发展,并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该保障队在营房改建之初,就决定设置一面“新闻墙”,印上二维码,用来集中展示官兵自发拍摄的视频以及媒体对该队官兵的报道。

去年5月,当时还是上等兵的柴开旺面临军士选取考核,然而他的体能成绩却一直不过关,这让他很沮丧。一次党日活动,干事冯雅组织大家来到刚刚竣工的“新闻墙”前,扫码浏览队里的新闻。

在一则反映战友赴西藏执行气象水文观测任务的新闻里,柴开旺看到了同年兵吴聪的身影。“我和他是同年入伍的,他都能上高原、扛大活,而我还在这里为体能发愁……”柴开旺的斗志瞬间被点燃了,每天晚上自己加练,终于突破瓶颈,顺利通过留队考核。

助理工程师安磊感到工作有所懈怠时,也喜欢到“新闻墙”边转转看看。“战友们奋战保障一线的事迹激励了我,我也要像他们那样成为强军故事里的主角。”去年,安磊成为该保障队第一个到高原执行任务的文职人员,他距离实现愿望的那天很近了。

“要真心在乎每一个人”

■解放军报记者 郭丰宽 范 离

从“舒怀阁”到“26℃”理发室,再到照片走廊、“新闻墙”,看得出来,西部战区某保障队党委对营造拴心留人、凝神聚力的工作生活环境花了不少心思,取得显著效果。且听听该保障队政委朱毓姝怎么说——

记 者:作为一个主要由高学历官兵组成的单位,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经常性管理工作、经常性心理工作有哪些窍门?

朱毓姝:窍门算不上。像我们这种类型的单位,高学历干部多、重大任务多、人员外出多,这就决定了开展“三个经常性工作”不能像基层建制连队那样偏重于“扣扣子”“解疙瘩”。

我当过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政委,过去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战士,主要工作方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而现在的单位,官兵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很多大道理都懂,根本不需要对他们讲太多。我觉得做他们的工作,关键就在于“安心”“顺气”“鼓劲”“解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环境和氛围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我们这届班子就在这上面下了很大功夫,努力给官兵营造出一种家的感觉。

记 者:的确如此,心情好了、心气顺了,干事创业自然热情很高。您对“以单位为家”怎么看?

朱毓姝:要求官兵“以单位为家”,首先要把单位建成家。作为带兵人,必须像家长那样付出。所以,我们致力于为官兵们打造如家一般的空间,大到一个“舒怀阁”,小到一张全家福,都尽量体现出家的温馨、家的自在,让大家产生亲近感、舒适感、放松感,时间一长,他们就在潜意识里把单位当家了,就会在行动上为建好这个家付出努力。

同时,带兵人要根据官兵特点,采取相应的领导方式。与高学历官兵相处,更多的是要当好“知己”和“朋友”,因为遇到烦心事时,高学历官兵更需要一个倾听者、陪伴者。有段时间,我注意到气象保障室的小崔常常一个人发呆。有一天,看他走进“舒怀阁”,我就跟了进去,坐在他对面。沏好两杯茶,一人一本书,他不说话我就不主动开腔。等到两杯茶喝完,他率先打破“僵局”,和我聊起了烦心事。整个过程,我认真地听他宣泄,偶尔安慰几句。后来他告诉我,他根本不记得我当时说了什么,只感到我真心在乎他。

记 者:“真心在乎”,这个评价很高。

朱毓姝:是的。我个人觉得,“真心在乎”这4个字是做好“三个经常性工作”的逻辑起点。如果一个带兵人,对自己的下属不在乎或者不真心在乎,就是根本态度和情感出了问题。实话实说,我们单位在营造工作生活环境方面的做法,谈不上多么高深和创新,但每个细节都努力体现对官兵的在乎。

比如,一个战士可以忘记自己的生日,但分队队长不能忘记;一名干部觉得自己得了一个奖没啥值得宣扬的,但我作为单位政委不能也这样认为;一个文职人员遇到问题不好意思开口,但作为一级组织不能视而不见。所谓知兵爱兵带兵,就在真心在乎每一个人的点滴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把全家福放进理发室、把官兵的优秀表现拍成短视频的原因。有了“真心在乎”这个前提,搭建成才平台、帮助纾困解难,进而勠力同心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也就水到渠成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把官兵放在心上,官兵就会把你举过头顶。”其实,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绕不开这个道理。

2024-09-16 13:46 点击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