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全诗赏析
隔窗知夜雨,地毯清洗13825404095芭蕉先有声。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夜雨》
译文隔着窗户知道下起了夜雨,因为窗外芭蕉叶上传来了淅淅沥沥的雨声。
赏析此句从听觉的角度直接描写夜雨,通过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使艨胧和迷茫趋向清朗,令人有一种从烦闷中解脱出来的舒畅感觉。
完善
原文
白居易《夜雨》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蟋蟀的叫声时断时续,一盏残灯熄灭了又重新点亮。
隔着窗户知道下起了夜雨,因为窗外芭蕉叶上传来了淅淅沥沥的雨声。
注释
蛩(qióng):蟋蟀。蟋蟀晴则鸣,雨则歇。
残灯:油将尽的灯。
参考资料:完善
1、 奚少庚,赵丽云主编,历代诗词千首解析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05,第614页
2、 郭彦全,石惟英编著,千首少儿古诗选译,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11,第26页
赏析
诗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大雨前特有自然现象:蟋蟀鸣声断断续续,频添闷热;接着又掠过一阵清风,吹得屋内灯火忽明忽暗;诗的后两句,从听觉的角度直接描写夜雨,隔着窗户听到芭蕉声响得知夜雨降临。全诗所写之景,或夜或雨,均从屋内来写。通过对“蛩”“灯”“芭蕉”几物的描写,作了淋漓尽致的表达。诗歌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情趣盎然。
诗的前两句,写大雨前特有的自然现象:先从听觉的角度写起,蟋蟀鸣声断断续续,频添闷热;再从视觉的角度写,掠过一阵清风,吹得屋内灯火忽明忽暗。这一切似乎让人感觉到了暴风雨将至的信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这一联,是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间,
简析
《夜雨》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大雨前特有自然现象:蟋蟀鸣声断断续续,频添闷热;接着又掠过一阵清风,吹得屋内灯火忽明忽暗;后两句,从听觉的角度直接描写夜雨,隔着窗户听到芭蕉声响得知夜雨降临。全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所写之景,或夜或雨,均从屋内来写;通过对“蛩”“灯”“芭蕉”几物的描写,淋漓尽致地抒写了孤独寂寞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公元815)。此时诗人被贬江州司马。在一个安静的雨夜,诗人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白居易著,白居易集,远方出版社,2002.08,第255页
2、 霍松林主编,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第532页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7篇诗文 ► 1888条名句
完善
猜您喜欢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文天祥《正气歌》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 ——《尔雅·释草》
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 ——蒋捷《贺新郎·兵后寓吴》
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