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党建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地面清洗13825404095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强调,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进一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激励担当作为,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基层减负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用好“问题导向、权责清单、长效机制”三味“灵丹”,真心实意为基层松绑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用好问题导向“显像丹”,精准锁定基层“病症”。不因小事而不为、不因事难而避之。基层形式主义的表现复杂多样,因地区、层级的不同而各异,密切结合实际盯紧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尤为关键。要深入开展调研、摸透基层实际,找准找实基层负担症结,整治文山会海、工作过度留痕、任务层层加码、指尖上形式主义等问题。领导机关要带头改、带头治“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问题,坚决防止“上级生病、基层吃药”。真正做到对基层负担“病原体”的及时发现、精准分析、对症治疗。

开好权责清单“特效丹”,靶向治疗基层“顽疾”。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导致一些基层干部有了“小情绪”、患了“抑郁症”、成了“闷葫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责不清、边界不明。权责不清则分工不明,这也是基层出现多层摊派、重复报表、推诿扯皮等顽瘴痼疾的原因之一。基层减负首先就是要明确权责,“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要明晰,为责任放权,给推诿划线,令难题有解,做到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各方责任分明、各尽其力。下好明确权责清单“先手棋”,杜绝“甩锅”“摊派”“加码”,让基层减负“掷地有声”。

建好长效机制“溶栓丹”,动态清除基层“梗阻”。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基层减负工作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一减了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抓长效、利长远、促长久,将基层减负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更要体现在标本兼治的实际行动中。要通过清晰的制度导向,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幕布”“套路”“桎梏”中解脱出来。要把“当下改”和“长久治”结合起来,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想建功、敢担当、善作为,形成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清风正气。

2024-09-03 02:29 点击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