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带全面清洗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产品领域技术,接送孩子13825404095尤其是指一种铜带全面清洗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铜带主要用于生产电器元件、灯头、电池帽、钮扣、密封件、接插件,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如电气元器件、开关、垫圈、垫片、电真空器件、散热器、导电母材及汽车水箱、散热片、气缸片等各种零部件。但是现有针对铜带的清洗和烘干设备结构复杂,而且,不能对铜带进行彻底清洗及烘干,导致铜带表面容易锈蚀,影响铜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对铜带的包装及储存均带来不便。因此,应对现有铜带清洗及烘干设备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带全面清洗烘干设备,其通过由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组合形成铜带全面清洗烘干设备,该设备可对铜带进行全面清洗及烘干处理,提高铜带表面清洁度,以延长铜带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铜带全面清洗烘干设备,包括有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该清洗装置包括盛装有洗涤水的清洗池;于该清洗池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绕卷铜带的第一滚轮架,于清洗池内侧顶部向下倒挂有两个第二滚轮架,并于清洗池底部竖向设置有用于对铜带进行张紧的第三滚轮架,该第三滚轮架位于两个第二滚轮架之间;该清洗池顶部针对铜带两侧及中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向铜带喷射水流的喷头;该烘干装置与清洗装置可拆卸式连接,该烘干装置包括有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两平行设置的加热板以及设置于机架后端的收卷滚轮架,铜带依次由清洗池一侧的第一滚轮架、第二滚轮架、绕过第三滚轮架,再经另一侧的第二滚轮架和第一滚轮架后,穿过两加热板之间,缠绕于收卷滚轮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洗池底部中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使铜带上洗落的金属粉尘集中滑至清洗池底部两侧的斜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滚轮架和第三滚轮架上滚轮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铜带打滑的橡胶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洗池和烘干装置之机架下方分别设置有轮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由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组合形成铜带全面清洗烘干设备,该清洗装置可以对铜带进行全面清洗处理,该烘干装置可对清洗后的铜带进行上下面同时烘干处理,从而,提高铜带表面清洁度,以延长铜带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铜带的包装和储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清洗烘干设备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清洗装置 11、清洗池
111、斜壁 12、第一滚轮架
13、第二滚轮架 14、第三滚轮架
15、喷头 16、橡胶层
17、销轴 20、烘干装置
21、机架 22、加热板
23、收卷滚轮架 24、销孔
30、铜带 40、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铜带全面清洗烘干设备,包括有清洗装置10和烘干装置20,其中:
该清洗装置10包括有盛装有洗涤水的清洗池11;于该清洗池1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绕卷铜带的第一滚轮架12,于清洗池11内侧顶部向下倒挂有两个第二滚轮架13,并于清洗池11底部竖向设置有用于对铜带进行张紧的第三滚轮架14,该第三滚轮架14位于两个第二滚轮架13之间;该清洗池11顶部针对铜带30两侧及中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向铜带30喷射水流的喷头15。此外,于清洗池11底部中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使铜带30上洗落的金属粉尘集中滑至清洗池11底部两侧的斜壁111;于上述第二滚轮架13和第三滚轮架14上滚轮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铜带打滑的橡胶层16;于上述清洗池11和烘干装置20之机架21下方分别设置有轮子40。
该烘干装置20与清洗装置10可拆卸式连接,具体是采用销轴17与销孔24的配合实现连接,该烘干装置20包括有机架21、安装于机架21上的两平行设置的加热板22以及设置于机架21后端的收卷滚轮架23,铜带30依次由清洗池11一侧的第一滚轮架12、第二滚轮架13、绕过第三滚轮架14,再经另一侧的第二滚轮架13和第一滚轮架12后,穿过两加热板22之间,缠绕于收卷滚轮架23上。
该清洗烘干设备工作原理:随着铜带进入清洗池中后,洗涤水会对铜带上下表面进行清洗,三个喷头对铜带进行喷水清洗;铜带清洗完成后进入烘干装置中,两平行的加热板会对铜带上下表面进行烘干处理,收卷滚轮架对烘干后的铜带进行收卷。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由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组合形成铜带全面清洗烘干设备,该清洗装置可以对铜带进行全面清洗处理,该烘干装置可对清洗后的铜带进行上下面同时烘干处理,从而,提高铜带表面清洁度,以延长铜带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铜带的包装和储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