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纪事
引子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然后轻轻按动了一个小小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共和国首都的天空,同时军乐奏起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紫红的宫墙,雪白的华表,汉白玉的金水桥栏杆和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一起谛听新中国的春雷。28年了,中国共产党从血和火中冲杀了出来,多少优秀的战士用他们的身躯铺就了共和国的道路。没有他们,哪有天安门广场这欢声雷动的海洋?望着昨天晚上政协会议临时动议奠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座处,毛泽东的眼睛潮湿了。
阅读全部
第一章 拟攻北平
围攻北平的各部队都接到了作战任务,谁包哪个城门,打进去又往哪里发展,都有明确的规定。此刻,参战部队正在演习攻打城门。黄炜华(十纵参谋长)回忆:“各部队都在选择适当地形,构筑了与北平城墙相仿的城墙,或者利用县城的城墙演练。”洪学智回忆:“由于北平城墙太高太厚,用人工送炸药爆炸作用不大,我们准备用汽车送炸药到城墙底下爆破。这就要先挖好外壕,从外壕通过护城河,才能把汽车连同一车炸药弄到城墙根。步兵则练习攀登城墙。”
阅读全部
第二章 北平入城式
为了扩大人民解放军的影响,聂荣臻建议为庆祝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欢庆北平和平解放,再举行一次盛大的入城式。这个计划报到西柏坡,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以胜利之师的雄姿亮相在北平人民面前。北平的几千铁路工人从长辛店赶来,丰台的铁路员工也来了,还把张灯结彩的火车头开进火车站。北平汽车厂、机械厂等九个工厂的工人也来了。路旁人挤人的学生队伍,打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横标,一遍又一遍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北平市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些解放区歌曲,感到非常新鲜。
阅读全部
第三章 接收中南海
全面的接管工作就已经在北平展开,叶剑英主要负责对旧政权机构的接管,因为中南海是傅作义的军事机关,按分工是由东北野战军入城的部队接收。周恩来要求打前站的同志先把中南海和北京饭店接收下来。这两处地方都规划好了,一处将作为政协会场,一处辟为政协代表的下榻之地。本来周恩来在交代四个年轻人任务时还没有考虑好具体的接收地点,只是让他们先期进城筹备新政协事宜,并且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迁入北平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阅读全部
第四章 北平经济到了总崩溃边缘
有这么一句话,国民党的失败10%在军事,90%在经济。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人打败了蒋介石,只赢得了10%的胜利,还有90%的胜利没有到手。中国资本家中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共产党军事上100分,政治上80分,经济上0分。美国国务院在1949年的白皮书和艾奇逊致杜鲁门总统的信中预言:“中国共产党人照样解决不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只有求助于美国面粉。”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美国寄希望于海上封锁。1949年6月30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在《关闭匪区港口,断绝航运、摧毁匪区经济》的大字标题下,大肆鼓吹以上海为“封锁的主要对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不仅通过军援支持蒋介石对中国大陆实行海上封锁,还操纵联合国机构,于1951年通过由16国参加的对华禁运决定。
阅读全部
第五章 亘古未有的大扫除
北平和平解放后第一个明媚的春天是被日夜轰鸣的引擎声带来的。那时有个硬性规定:无论是公车私车,只要是卡车,一律不许空车出城,出城必须捎上城里的垃圾。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靠专业垃圾车,拉走北平如山的垃圾,五吨载重车需要12万台次,不知要拉多少年。1949年3月,北平市政府成立清运委员会。叶剑英市长说:“清运(垃圾)工作,即为人民服务。人民政府除了使人民的生活有保障,并且有机会受到教育外,还要保障减少人民的死亡率。”
阅读全部
第六章 北平市公安局
北平市公安局是由中央社会部训练班,加上中央社会部机关的20名干部组成的。1947年底石家庄解放后,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社会部训练班,从西北局、华北局、华东局和晋绥分局抽调部分县团级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保卫干部,接受接管大城市的公安集训,地点设在河北建屏县中央社会部所在地东黄泥村对岸的西黄泥村。1948年9月17日开学,预定培训两年。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很快,训练班才开学不久,就面临接管北平的任务。12月14日,解放军兵临北平城的那天,中央社会部召开出发接管北平的公安保卫干部动员大会,部长李克农亲自主持并做动员报告,强调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阅读全部
第七章 警卫天安门
这是1950年国庆前几天的事。是时,北平市公安局发现行动可疑的日本人山口隆一向日本东京某商社寄的一份邮件中,有一张画得很潦草的天安门草图,城墙下有一台类似消防压水机的机器,喷出的水柱一直跃上天安门城楼,并且注明“水头”要达到这个高度。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张消防设备性能的草图。因为临近国庆一周年,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人要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而当时有关部门并没有向任何单位联系过天安门的消防问题。于是,这张图引起了北京市公安局的警觉。
阅读全部
第八章 “香山事件”
进城后的一天,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正在吃饭,桌上是两小碟青菜,一小碗米饭。周恩来赶来,急匆匆地说:“赶快调一支部队去执行任务。”聂荣臻有些纳闷,今天是怎么回事?这位老战友连门坎也来不及迈过,站在走廊台阶上就喊起来了。要是往常见面,周恩来总少不了打趣几句。他跟聂荣臻的友谊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留法勤工俭学的时候,以后,他们又一起策划了八一南昌起义。在提着脑袋干革命的白区,他们并肩多年,是生死与共的好朋友。周恩来三言两语说明了来龙去脉。聂荣臻也急了。尊重傅作义的意见,给他留下整整一个团的警卫保护他。这倒好,部分士兵到香山“劳动大学”示威去了。聂荣臻对站在台阶下的作训处长唐永健说:“你带一个团去办,动作要快!”
阅读全部
第九章 政协代表汇集北平
1948年4月30日,《晋察冀日报》上登载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五一口号。同时,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口号的中心意思是“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其中第五个口号是这样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4日,华侨领袖陈嘉庚代表新加坡120个华侨团体致电毛泽东,表示响应五一号召。与五一口号同时拟就的是为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给李济深、沈钧儒的一封电报。这封电报是毛泽东在城南庄拟就的,由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用电话传给西柏坡的周恩来,然后,由周恩来责成机要电台将这封长长的电文拍送东北潘汉年处,请潘汉年面交李济深和沈钧儒。
阅读全部
第十章 天坛游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前两天,北京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在天坛举行,毛泽东邀请傅作义、程潜、张元济、陈明仁、李明扬,以及陈毅、刘伯承、粟裕等一起去天坛游览。刚进北平那段时间,每逢会议休息,毛泽东就提议去天坛散步。他每次去,总要叫上一位或几位民主人士。那一次,毛泽东和傅作义往祈年殿走,向导介绍这座镏金宝顶三层屋檐的圆形建筑,已经500年了,而如此大殿仅靠28根木头柱子顶着。“是吗?”毛泽东说,“28根木头柱子……”或许他想起了中国共产党28年的历史。毛泽东没再说话,走进祈年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