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
印度洋在古代称为"360百科厄立特里亚海",老人护理13825404095最早见于古希腊地理学家希罗多德(前准损考胶某484-前425年)所著《历史》一书及其编绘的世界地图中。"厄里特里亚"(ERYTHREA)希腊文原意为红色,全名意为红海。
"印度洋"这一名称相接斗车冲至超脱司对出现得较晚。公元1世且极班纪后期的罗马地理学家彭波尼乌斯·梅拉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伊本·豪卡业班州八勒编绘的世界地图上也使用了这个名字。
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则是在1515年左右,当时中欧地图学家舍纳尔编绘的地图远审苗帮金曾蒸论上,把这片大洋标注为"东方的印度洋",此处的"东方"一词是与大西洋相对而言的。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东航寻找印度,便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之为印度洋。
1570年奥尔太利乌斯编绘的世界地图集中,把"东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东方的",简化为"印度洋"。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通用的称呼。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位置范围
印度洋的主要属海和海湾是红海、阿拉伯海、亚丁湾、波斯湾、阿曼湾、孟加拉湾、安达曼海、流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卡奔塔利亚湾、大澳大利亚湾、莫桑比克海峡等等。
印度洋有很多岛屿,其中大部分是大陆岛,如马达加斯加岛、斯里兰卡岛、安达曼群岛、尼因菜祖财师计科巴群岛、明打威群岛等。留尼汪岛、科摩罗群岛、阿姆斯特丹岛、克罗泽群岛、凯尔盖朗群岛为火山岛。拉克沙群岛、马尔代夫群岛、查戈斯群岛,以及爪哇西南的圣诞岛、科科斯群岛都是珊瑚岛,马达加斯加岛是南回归线穿过最大的珊瑚岛。
地貌
第一,印度洋的水平轮廓,北部封闭,南部开敞绍三出。印度洋北部海岸线曲折,东、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
第二,印度洋底展布着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特殊的东经90°海岭南呀仍坐要,巨大的水下冲积锥等,来土同模因呀与构成印度洋复杂的海底地貌景色。
第三,印度洋的主体位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故被称为热带海洋。
第四,由于印度洋与亚洲大陆的交互作用,印度理未世触议屋牛洋北部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风洋流。
印度洋海底地貌错综复杂,除洋底中部有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外,东部尚有东印度洋海岭和岛弧、海沟带,在海岭、海丘、海台之间分布着许多海盆。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包括中印度洋海岭、阿拉伯一印度海岭、队地按区科的西南印度洋海岭和东南印度洋海岭。中印度洋海°岭从阿姆斯特丹岛向北延伸,一般高于两侧海盆迅握受财简另1300-2500米,平手子脱二秋西杨均宽度达800千米左右,由于被一些与之垂直或斜交的断裂带切断错开,中脊裂谷表现时断时续的特征,因此中印度洋海岭形
第一,东部海域区被东印度伯厂获洋海岭分割,两侧有中印度洋海盆和西澳大利亚海盆。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纵贯,北部为恒河水下冲积锥所掩盖的斯里兰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亚海盆北部与深海沟相接,东南部被海岭、海丘和海台分割,海底地貌复杂。
第二,西部海域区海底地貌最复杂,它被海岭和岛屿分割,分为索马里海盆、莫桑去比克海盆和马达加斯加海
第三,南部海域区海底地貌比较简单,分为三个海盆:克罗泽海盆、大西洋一印步顾还既批蛋病深革殖度洋海盆和南极一东印度洋海盆。印度洋大陆架平均宽度比大西洋狭窄,大陆坡的坡度也较小,大陆边缘地貌的突出汽判船练渐素她阿剧权特点是大陆隆或海台较多且分布较广。印度洋大陆隆有的是浊流或大陆坡滑动崩塌、使大量的碎屑物质堆积于吧衣刑日便深海平原边部而成,也有的原是大陆'的一部分分异沉降而成。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台和莫桑比克海台,马号达加斯加岛南部有马达加斯加海台。在澳大利亚沿岸有埃克斯默思海台和纳彻腊利斯特海台。印度半岛西侧有查戈斯一拉克代夫海台。
属海
岛弧带从缅甸至澳大利亚延伸达5150千米,可分为两列平指打劳水早径每状业行的岛链:内弧属火山岛,有大、小巽
名称
深度
几又阿米兰特海沟 9074米
蒂阿曼蒂那海沟 8047米
爪哇海沟 7450米
维马海沟 6492米
鄂毕海沟 5714米
毛里求斯海沟 5564米
查戈斯海沟 5408米
气温与降水
印度洋气候
气候带
印度洋可以
成因
印度洋北部与亚洲毗邻,随着季节更替,海陆热力差异造成气压梯度的变化,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了世界上显著的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洋主体位于北纬30°到南纬40°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较多,因而气温高。印度洋北部三面被陆地环绕,几乎不受寒流的影响,澳大利亚向南突出只达南纬35°,使大洋东岸寒流发育程度和影响范围都较小,加强了北部的热带海洋性气候。
对印度洋气候影响最大的气压系统有:印度低压、赤道低压、蒙古高压和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冬季(1月),在蒙古高压影响下,印度洋北部吹东北季风,风向与东北信风一致,这时印度洋北部气温较低而少雨,印度洋南部吹东南信风,东北季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相遇,形成强烈多雨的热带辐合带。夏季(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蒙古高压被印度低压所取代,来自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的东南信风,经过高温高湿的赤道海域,进入印度洋北部时转为西南季风,气温增高,降水量也大大增加。
水文特征
洋流影响:印度洋北部和南部洋流系统不同。
【北部】
受热带季风影
【南部】
洋流的流向基本是稳定的。南赤道洋流自东到西横 过印度洋,直达马达加斯加岛附近,一部分由北绕过该岛,穿过莫桑比克海峡南流称为莫桑比克暖流;另一部分直接沿岛南下;称马达加斯加暖流。这两股暖流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汇合后,沿着非洲东海岸南流,直至厄加勒斯角附近,称厄加勒斯暖流。到南纬40°附近,厄加勒斯暖流汇入南印度洋的西风漂流,流向澳大利业西南海域,大部分继续东流进入太平洋,小部分沿大陆西南海接,形成印度洋南部的逆时针环流。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
印度洋的金属矿以锰结核为主,主要分布在深海盆底部,其中储量较大的是西澳大利亚海盆和中印度洋海盆。此外,在印度半岛的近海、斯里兰卡周围以及澳大利亚西海域中还发现相当数量的重砂矿。60年代中期,曾在红海发现含有多种金属的软泥,它含有氧化物、碳酸盐和硫化物,包括铁、锌、铜、铅、银、金等多种金属,其中铁的平均含量是29%,锌的富集度最高可达8.9%。红海的金属软泥是世界上已发现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底含金属沉积矿藏。
鱼类
印度洋的生物资源主要有各种鱼类、软体动物和海兽。印度洋中年捕鱼量约有500万吨,比太平洋、大西洋少得多。印度洋中以印度半岛沿海捕鱼量最大,主要捕捞鱼类有:鲭鱼、沙丁鱼和比目鱼,非洲南岸还有金枪鱼、飞鱼及海龟等。在近南极大陆的海域里,还有鲤鲸、青鲸和丰瓦洛鲸。此外,在波斯湾的巴林群岛、阿拉伯海、斯里兰卡和澳大利亚沿海还盛产珍珠。
印度洋洋底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大陆棚(波斯湾、红海、巴斯海峡、西澳大利亚等海区)的石油和天然气;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金红石和锆石;印度海滩的独居石;厄加勒斯海岸的金刚石和磷灰结核;红海海底的铁、铜、锰等金属矿藏;洋底的锰结核。鱼类以飞鱼、鳀、灯笼鱼、金枪鱼、旗鱼、鲨鱼等最有名,还有海龟、海牛、鲸、海豚、海豹等。早在公元前1000年,古代埃及人、腓尼基人和印度人就已在印度洋北部海域航行。公元后,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开始航行于印度洋的广大海域。9-15世纪的阿拉伯和波斯文献,对於从东非索法拉(Sofala)港到中国沿途的航线、风向、洋流、海岸、岛屿和港口,均有广泛记述。1497年,达伽马(Vasco da Gama)绕道非洲,横渡印度洋,抵达印度的西海岸。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学年中,有澳大利亚、新西兰、苏联、法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参加的考察队对印度洋作了广泛的科学调查。1960-1965年,许多国家共计派遣了20馀艘海洋考察船组成了国际印度洋考察队,继续对印度洋作深入的科学研究。
中国获得开采权
中国大洋协会在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1万平方千米具有专属勘探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并在未来开发该资源时享有优先开采权。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2日在北京对记者说,这是自国际海底管理局2010年5月7日通过《"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探矿和勘探规章》后接受和核准的第一份矿区申请。申请区位于西南印度洋中脊,限定在长度990千米、宽度290千米的长方形范围内。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管理和控制"区域"内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据了解,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由海底热液作用形成,富含铜、铅、铝、锌、金和银等金属,主要分布大洋中脊区域,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其赋存的环境对于人类认识海洋具有很高的科研意义。
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为期15年的勘探合同,在该区开展资源勘探与评价活动,进行环境监测、环境基线调查与研究,并履行培训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员等义务。
"未来15年,中国大洋协会将通过对该地区的勘探,加深对深海海底资源的调查和认识水平,对多金属资源进行调查。根据有关规定,中国在该区域勘查8年后,放弃50%的面积,10年后,将完成矿区75%面积的区域放弃,只能保有25%的面积的勘探开采权,今后的海底资源商业开发也就是在这2500km²内进行。"金建才说。
金建才说,开展国际海底资源勘探活动,有助于了解和利用国际海底资源,提高对深海的科学认知水平和有效保护海底环境。
地球上,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国际海底区域总面积为2.517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49%。因此,国际海底区域是地球上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最大政治地理单元,有"蓝色公土"和"第六大洲"之称。
编辑本段 交通交通要道
印度洋是联系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间的交通要道。从印度洋往西北通过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西欧;向西南经好望角进入大西洋,通向欧美沿海各地;向东北经马六甲海峡和龙目海峡进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是世界资源的一个重要出口地,沿岸各国出口的石油、矿砂、橡胶、棉花、粮食和进口的水泥、机械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大宗货物都需要依靠廉价的海洋运输,再加上大量的过境运输,使印度洋有较大的运输量,拥有世界l/6的货物吞吐量和近1/10的货物周转量。
印度洋航线
印度洋的航运业虽不如大西洋和太平洋发达,但由于中东地区盛产的石油通过印度洋航线源源不断向外输出,因而印度洋航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洋上运输石油的航线有两条:一条是出波斯湾向西,绕过南非的好望角或者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到欧洲和美国。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一条是出波斯湾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海峡到日本和东亚其他国家。霍尔木兹海峡在印度洋航线上占有重要地位,波斯湾地区出口石油总量90%从此海峡运出,因而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石油海峡"。苏伊士运河经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是印度洋东西间一条最重要的航道,运输量巨大,它将西欧、地中海沿岸各国的经济与远东及北美洲西海岸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
海底电缆
印度洋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沟通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向东通过马六甲海峡可以进入太平洋,向西绕过好望角可达大西洋,向西北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可入地中海。航线主要由亚、欧航线和南亚、东南亚、南非、大洋洲之间的航线。印度洋的海底电缆多分布在北部,重要的线路有亚丁-孟买-马德拉斯-新加坡线;亚丁-科伦坡线;东非沿岸线。塞舌尔群岛的马埃岛、毛里求斯岛和科科斯群岛是主要的海底电缆枢纽站。沿岸港口终年不冻,四季通航。
沿岸港口
(自北向南,顺时针顺序,加粗者为重要港口 )
伊拉克:巴士拉
伊朗:霍梅尼港、布什尔、阿巴斯港
巴基斯坦:瓜德尔港、卡拉奇
印度:贾姆讷格尔、博尔本德尔、包纳加尔、布罗奇、苏拉特、孟买、潘吉姆、坎纳诺尔、科泽科德、柯钦、阿勒皮、奎隆、特里凡得琅、杜蒂戈林、本地治里、钦奈、维沙卡帕特南、加尔各答
孟加拉国:达卡、吉大港
缅甸:实兑、勃生、仰光、毛淡棉、土瓦、丹老
泰国:普吉市、攀牙、甲米、沙敦
马来西亚:加央、亚罗士打、槟城
印度尼西亚:棉兰、班达亚齐、巴东、明古鲁、登巴萨、马塔兰、古邦
澳大利亚:达尔文、布鲁姆、卡那封、珀斯、林肯港、阿德莱德
凯尔盖朗岛(法):法兰西港
毛里求斯:路易港、马蒂兰港
留尼汪(法):圣但尼
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图莱亚尔、安班扎、马哈赞加、安齐拉纳纳
南非:开普敦、莫塞尔贝、伊丽莎白港、东伦敦、德班
莫桑比克:马普托、伊尼扬巴内、贝拉、克利马内、纳卡拉
科摩罗:莫罗尼
坦桑尼亚:姆特瓦拉、达累斯萨拉姆、桑给巴尔、坦噶
肯尼亚:蒙巴萨、马林迪
索马里:基斯马尤、马尔卡、摩加迪沙、贝拉港、博萨索、泽拉
吉布提:吉布提市、奥博克
厄立特里亚:阿萨布、马萨瓦
苏丹:萨瓦金、苏丹港
埃及:古尔代盖、苏伊士、图尔、沙姆沙伊赫
以色列:埃拉特
约旦:亚喀巴
沙特阿拉伯:吉达、吉赞、宰赫兰、胡拜尔、达曼、朱拜勒
也门:荷台达、亚丁、穆卡拉、哈迪布
阿曼:塞拉莱、马斯喀特、苏哈尔、海塞卜
阿联酋:富查伊拉、哈伊马角、乌姆盖万、沙迦、迪拜、阿布扎比
卡塔尔:乌姆赛义德、沃克拉、多哈
巴林:麦纳麦
科威特:科威特城
编辑本段 郑和下西洋
明朝时期的西洋是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郑和下西洋"、""西洋镜"中的西洋就是此义。广义西洋还包括欧洲等地。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开始了郑和下西洋年代,西洋一词发生巨大变化,"西洋"一词所包含的地域扩展到包括在忽鲁姆斯内的"西洋诸国",多次见于皇帝敕书:"遣中官郑和等赍敕汪喻西洋诸国","太监郑和使西洋诸国还","敕太监杨庆等往西洋忽鲁姆斯等国公干","今命太监郑和等往西洋忽鲁姆斯等国公干"。西洋成为明朝热门的名词,从明朝刊行的一系列书籍 :费信《大西洋记》、巩珍《西洋番国志》、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张燮《东西洋考》,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等可见一班。郑和研究专家向达指出"明代以交趾、柬埔寨、暹罗以西,今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小巽他群岛、以至于印度、波斯、阿拉伯为西洋"。
在郑和下西洋年代,西洋的概念已发展到囊括西域的地步。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已经把 哈列、撒马儿罕、土鲁番、哈密等西域诸国称为"旱西洋",可见西洋 一词已经发展到包含海外各国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