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甘孜·全会精神见行动丨 生态满意“密码”!甘孜细细描摹生态惠民图景
盛夏的甘孜,居室保洁13825404095群峰如黛、碧水含烟,广袤大地铺展着无边绿意,漫山遍野涌动着蓬勃生机。从雪山脚下到峡谷深处,从草原湖畔到林海秘境,这片土地,正以万顷森林为墨,在壮阔的天地画卷上,细细描摹着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的惠民图景。
近年来,甘孜州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的扎实实践,交出了一份满溢绿意的答卷——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
碧波润雅州涵养绵延青山
“山入云端接云雾,水流百川汇长江。”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甘孜森林覆盖率达35.3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5.58%,生态根基扎实。
道坞湿地公园里,蓝天白云倒映湿地,霞光、湖水与迁徙候鸟相映,市民游客漫步其间。谁曾想,这里曾是污水横流的臭水塘?近年来,道孚县全面修复道坞湿地,种树栽花、去污修渠,让其蜕变为生态宜居之地。
理塘县的无量河也经历了相似蝶变。曾因采砂受损的河道,在当地“立行立改”的整治下,重归“炊烟与薄雾共舞”的仙境。
这份“生态”的强劲跳动,源于持续的生态修复与绿化行动。今年以来,完成营造林31.87万亩、防沙治沙14.95万亩、退化草原治理43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0%以上。推动雅江“3·15”森林火灾迹地植被恢复2.95万亩,石渠县组织4000余人次开展全民种草超2.5万亩,稻城县引入公益金200万元建设碳中和林2000亩。研发免耕补播机具2款,草种用量减少20%、产草量提高10%、出苗率和成活率较人工撒播提高30%以上。
一处处荒坡重披绿装,一条条溪涧重现清冽,一座座山峦更添苍翠。每一项细致的守护都让甘孜森林功能更稳、更实,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坚强地捍卫着绿水青山的“绿色使命”。
点绿巧成金铺就富民之路
“绿水青山藏珍宝,生态恩赐惠民生。”在甘孜,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民生福祉,绘就出一幅幅生态富民的鲜活图景。
稻城县热光村以精雕细琢的功夫扮靓着旅游生态。新修并翻新步游道,铺就1.5公里康养步道生态文化线;路旁栽种11万余株花草,1200平方米区域绿意盎然;统一院墙风貌,垃圾与河道整治彻底,垃圾分类处理率达100%,成为游客亲近自然的惬意去处。
“一来就迷上稻城亚丁,和老乡合伙开了五年民宿,今年五一客房全满!特别欢迎大家来甘孜赏美景。”民宿老板刘凯的话语里满是喜悦。如今,“推窗见青绿,出门入画境”已成日常,生态这一坚实保障,让“摇钱树”惠及民生的图景愈发鲜活动人。
雅江县则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标准化生产、优质化提升、品牌化打造和数字化赋能,推动松茸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雅江松茸成为全省首个野生菌有机农产品基地,入选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等名录,品牌价值达16.67亿元,生态红利实实在在装进了村民口袋。
林草产品价值转化实践同样成效显著。人工试种沙棘13万株,森工集团开发野生菌新品8款,选定俄色茶良种“白哇多”,预计亩产提升20%;启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试点,探索“种苗培育+生态修复+旅游发展+中藏药种植”立体模式,种植花魔芋1600亩、万寿菊500亩、玫瑰1180亩。今年上半年,全州林业第一产业实现产值12.46亿元,同比增长13.7%;同时兑现非国有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补偿4亿元,带动17.5万户年均增收约2200元。
从热光村的生态旅游到雅江的松茸品牌,再到炉霍县的多元林业发展,甘孜的森林,正从这座“绿色银行”里不断取出“真金白银”,让生态惠民的成果愈发丰硕。
“林草兴则生态兴。”甘孜州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赖爽表示,接下来,全州林草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州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重点从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等三个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公众满意度保持领先。
向绿再践行激活生态引擎
“生态为基固根本,绿色发展惠民生”。甘孜州全面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筑牢了高原生态屏障,更让绿色发展成果持续惠及各族群众。
在政治责任上,甘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州委总体工作格局,作为“五大战略”之一的生态立州战略落地生根,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范畴,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在生态价值上,规范资源开发,发展文旅、清洁能源等产业,建成A级旅游景区115个,清洁能源装机2058万千瓦,康定、色达入选林草碳汇试点,建成“碳中和林”7580亩。
在民生福祉上,推进污染防治,县城污水、垃圾处理率达97.4%、100%,PM2.5浓度保持全省最低,空气优良天数率、地表水水质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6年保持3个“百分之百”,公众满意度连续4年全省第一。同时,高标准打造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交通、美丽雪山、美丽草原6张“生态名片”,成功创建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8个省级生态县、1个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培育县。
下一步,我州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美丽甘孜建设为抓手,在巩固生态优势、提升资源价值、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让高原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让群众在生态保护中共享发展红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夏日风过群山
林涛阵阵
甘孜
正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现代化美丽四川建设
写下愈发生动的注脚
全媒体记者: 甘超 李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