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灯泡贯流泵装置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扬大实施的该项目已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
扬子晚报网5月21日讯(通讯员 张运 李新 记者 陈咏)记者21日从扬州大学获悉,开荒保洁13825404095由该校牵头研发的新型灯泡贯流泵装置近日取得重大突破。团队设计开发的新型灯泡贯流泵装置,与现有产品相比,叶轮优化后效率增加至90.2%,装置最高效率提高3.3%,工况适用范围大大增加。目前,该项目已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在实验室中开展验证使用。
研究团队
专业人士介绍,灯泡贯流泵适用于扬程低、流量大的泵站,具有水力损失小、装置效率高等特点,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低扬程泵站的优选泵型。其内部结构复杂,当前国外灯泡贯流泵供应商占绝大多数,大型灯泡体贯流泵站功率可达4000kW。相比而言,我国灯泡贯流泵装置技术有限,其中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泵站配套功率接近2000kW。无论是从性能还是从功率上,我国均处于相对落后状况,其中功率差距达到2倍。
针对国内技术难题,项目科研团队采用理论分析、水力优化设计、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展开结构创新和参数优化研究,形成了一套集成高比转速泵、仿生灯泡体及前置可变角导叶于一体的新型灯泡体贯流泵装置的关键技术。
“新型灯泡贯流泵装置在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研发团队成员袁铭斌介绍,一是适应超低扬程多工况,提升叶片抗汽蚀性能,突破传统泵装置效率80%的限制。二是首创联合沟槽减阻的导叶与叶轮、仿生灯泡体及对称翼型支撑结构,实现运行噪声降低,低频振动振幅下降,显著提升装置稳定性。三是首创前置导叶变角与水泵变速结合的双调运行方式,拓宽水泵变水位工况下的适应性和经济性,显著减小了泵站能耗。
据了解,项目创新研制后,启动与运行方式灵活,可克服灯泡贯流泵装置启动超功率问题,实现无过载启动和全工况水位下高效运行,提升应急能力,实现节能降耗。具有工作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强、减震降噪性能好、操纵性优越、水力损失小、适应变工况能力强等众多优点,在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泵站建设中提供了更优的配套设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