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屈原·橘颂》注释与赏析

后皇①嘉树,酒店保洁13825404095橘徕服②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③剡棘④,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⑤烂⑥兮。

精色⑦内白,类任道兮⑧。

纷缊宜修⑨,姱⑩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⑾其无求兮。

苏世⑿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⒀不淫,梗⒁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注释】

①后皇:即后土,皇天,指地和天。

②徕服:适宜南方水土。徕,通“来”。服,习惯。

③曾枝:层层枝叶。曾,通“层”,一层层,一重重。

④剡棘:尖利的刺。剡,锐利。棘,刺。

⑤文章:花纹色彩。

⑥烂:斑斓,明亮。

⑦精色:果实的外皮色泽纯净。

⑧类任道兮:就像人有崇高理想一样。类,像。任,抱。

⑨纷缊宜修:长得繁茂,修饰得体。

⑩姱:美好。

⑾廓:胸怀开阔。

⑿苏世:苏,苏醒,指的是对浊世有所觉悟。

⒀淑离:美丽而善良自守。离,通“丽”。

⒁梗:正直。

赏析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橘树的形象是诗人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

2025-08-11 12:30 点击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