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快评:应给“秦腔穷”这样的辱华词汇来个大扫除

英国著名摇滚乐队Oasis主唱利亚姆·加拉格尔近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表不当言论,居室保洁13825404095使用辱华词汇“Ching Chong”(“秦腔穷”),引发网友强烈反应,大量乐迷纷纷采取抵制行动。事件发酵后,加拉格尔于7月1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道歉,表示原文并非出于有意,也不会歧视别人。

“秦腔穷”一般被认为是在19世纪美国“排华运动”时期一种针对中国劳工的侮辱性词汇,带有明显的歧视性含义。英国《牛津字典》对其不予收录,《维基词典》在注释中专门标注其含有对中国人或其他亚洲人的冒犯或种族歧视态度。类似这样的词汇在西方语境中还有不少,它们普遍在西方殖民主义的大背景下产生,虽然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这一类词汇及其背后的种族主义心态依然存在于西方社会并持续散发着毒性。

此前曾有一些西方公众人物在使用“秦腔穷”后引起华裔和亚裔团体的愤慨和抵制。近几年,国内民众对这个词的了解程度也在上升。近日,在中国网络上拥有千万粉丝的伊拉克博主“老王在中国”与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一起联系了多家阿拉伯国家主流媒体,在当地普及说明“秦腔穷”的歧视性含义,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获得网友的大量好评。

西方漫长的殖民历史给“全球南方”国家人民及其后裔带来了系统性的种族歧视伤害。奴隶制、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殖民主义和贩卖劳工的历史遗毒至今仍通过各种形式在世界很多地方存在。一些政客、媒体和公众人物不负责任的煽动性言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单是“秦腔穷”,凡是背离和践踏人类平等和尊严的词汇和文化,都应当对其来个大扫除;一切形式的歧视和偏见,都应当受到坚决反对和抵制。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搞“政治正确”,更不是制造新的对立和分裂,而是在国际范围内倡导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包容的文化,尊重不同文明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反对傲慢和偏见,消除隔阂与冲突,从而真正在各国人民之间架起友谊与和平的桥梁。

2025-07-04 08:52 点击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