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防控第4期丨如何避免“婴儿培养箱”成为医院感染的“罪魁祸首”?
新生儿感染防控第4期丨如何避免“婴儿培养箱”成为医院感染的“罪魁祸首”?
2021-06-03 19:05
作者丨韩玲样
婴儿培养箱(暖箱)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地面清洗13825404095在新生儿感染事件中常常不是“祸首”就是“罪魁”:
2008年,国内某医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原卫生部在通报中有这样一句:据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 新生儿暖箱注水口 等进行检测,发现细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
2009年,天津某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6例重症患儿中5例死亡,原卫生部的通报中这样写到:对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暖箱取样检测结果显示, 暖箱污染严重 ,清洁消毒不彻底。
2012年11月~2013年3月发生在西班牙某教学医院NICU的一起暴发事件中,同源性分析证明婴儿培养箱为暴发事件的“罪魁祸首”。
那么,如何避免“培养箱”成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罪魁祸首”呢?
答案是:重视清洁消毒!规范清洁消毒!!!
婴儿培养箱清洁消毒要点
消毒时机
清洁消毒要点和注意事项
日常
清洁消毒
1.使用中的培养箱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2.内表面以清水擦拭,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为什么呢?
• 新生儿中枢神经、呼吸系统等均未发育成熟,对于所有消毒剂均十分敏感;
• 新生儿几乎无法通过其手触摸培养箱内壁表面而感染,感染的最重要的来源是医务人员的手。因此,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至关重要!
3.外表面推荐使用低、中效消毒剂,每日湿式擦拭1~2次,通常不应使用高水平消毒剂;无明显可见污染时可使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4.每日清洁消毒水槽并更换湿化水,湿化水应为无菌水。
5.清洁消毒时严格遵循单元化清洁原则。
6.使用中的婴儿保温箱应注明开始使用日期。
7.建立培养箱日常清洁消毒和使用记录。
终末消毒
1.应配备充足的培养箱进行周转。
2.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时,应当每周腾空并更换培养箱,腾空后的培养箱应进行终末消毒。
3.患儿出院后,应对患儿使用过的培养箱进行终末消毒。
4.终末消毒应在清洗消毒间或其他开阔的地方进行(不应在病室进行),避免对周围环境和物品造成污染。
5.终末消毒时,应将培养箱各部件拆卸至最小化,以达到“彻底”清洁消毒的目的。
6.终末消毒时不可遗漏风机和过滤网的清洁消毒。过滤网不可揉搓。风机应使用专用毛刷彻底刷洗。
7.终末消毒可选择中、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彻底漂洗,清除消毒剂残留。
8.清洁消毒后应对清洗槽、清洗工具、地面等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9.备用中的培养箱应注明清洁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清洁消毒人员姓名及检查人员姓名。
10. 空气过滤网根据厂家使用说明定期更换,破损时及时更换。
11.清洁消毒后备用的培养箱应放在辅助区。备用中的培养箱如被污染应重新清洁消毒。
婴儿培养箱终末消毒流程
(流程图图片来源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2版)》)
对了,想要做好培养箱的清洁消毒,就必须对它的各部件熟识和了解,看图(不同厂家的培养箱结构略有不同,下图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