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春季开学校园食品安全温馨提示
学校食品安全事关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买菜做饭13825404095各级各有关部门及各类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春季开学期间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性。要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春季开学期间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工作,切实保障和维护好广大在校师生饮食安全和切身利益。
一、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自查自纠
学校主体要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明确校长(园长)为校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依法签订承包(委托)经营和大宗食材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确保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食堂供餐的学校、校外供餐单位在春季开学供餐前3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做好食品原料清库、设备设施清洗消毒保洁“两清”工作和设备设施有效运转、规范使用“两查”工作,学校和校外供餐单位对自查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要及时整改到位。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机制和食堂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如实记录并及时整改风险隐患排查问题,形成整改台账。切实压实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责任,认真执行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培训考核,提升管控能力
学校要在开学前重点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工作,组织食堂从业人员深入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及季节性风险防控要点,强化食品采购溯源、储存分类、加工卫生、餐具消毒及留样管理等关键环节的规范化操作能力,重点加大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力度和难度;校外供餐单位及承包经营企业要加强对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明确所有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落实晨检制度,记录健康情况,杜绝带病上岗。
三、盘点清理库存,清洁消毒设备
学校及学校食堂要做好食品原料清库、设备设施清洗消毒保洁“两清”工作,全面核查、清理变质或过期等不合格库存食品原料。开展库存食品原料“清零”行动,对库房的食品原料进行统一清点,全面清理库存,及时清理过期和变质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对已开封长期未使用的食品、发霉受潮的大米面粉、氧化变质的食用油等食品逐一清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全面清扫、消毒设施设备、工具用具以及餐盘筷勺、操作加工场所和用餐场所,除尘灭菌,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减少病菌传播风险,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四、检修设施设备,保障正常运行
对灶具、消毒柜、洗碗机、冷柜、和面机、切菜机等设施设备开展全面检查、检修、校验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设施完好和正常有效运转。冰柜、冰箱要显示正确的温度,定期清理冰霜。洗碗机、消毒柜、留样柜等要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维护,确保效果达到标准。全面核查是否配齐“三防”和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确保设备设施配备到位,并规范使用。防蝇、防虫、防鼠和防尘设施要再细查封堵,防止病媒生物的侵入。
五、严格食材管控,杜绝三无食品
食材应定点采购配送,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严格按规定索证索票,留存所有采购或送货凭证。仓库验收员要认真履行进货查验义务,食材到货时严格查验感官性状(颜色、气味、质地)、包装完整性及保质期,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所购食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坚决予以退换。食品原料要分区、分类贮存,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食材全链条可追溯。慎用易致敏食材、严禁制售野生菌、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确保源头严防,全程可溯。
六、规范加工制作,确保烹饪安全
严格依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食品加工操作。紧盯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餐具洗消、食品留样等重点环节,排查风险隐患。从业人员佩戴口罩、手套、工作帽,砧板刀具按颜色区分用途,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烹饪食品时务必烧熟煮透(中心温度≥70℃),确保食品安全。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均需留样,留样量不少于125克,并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存放48小时以上。详细记录留样时间、留样食品名称、留样人等信息,以备追溯和查验。
七、引入社会监督,拓宽共治渠道
充分发挥膳食和家长委员会参与校园食安管理的作用,务实落实陪餐制度,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在校内公示12315投诉举报电话,完善“你呼我应”工作机制,鼓励师生、家长对食堂卫生、食材质量等问题进行监督,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和“互联网+”先进手段,营造全员抓食安的良好氛围,引导师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校园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共筑校园食安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