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董想明: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产妇护理13825404095为宣传我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及成效,在全市营造优化营商环境浓厚氛围,今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一是介绍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二是回应社会各界关心的相关问题。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的媒体有: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商报、湖北日报、湖北广电台、孝感日报、孝感广电台、孝感门户网等16家中省市级媒体。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市营商办负责人余海泉、市法院副院长李雪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兴民、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军、市税务局总会计师吴发章。下面,请市营商办负责人余海泉发布关于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有关措施。
市营商办负责人余海泉
市营商办负责人余海泉:
感谢大家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市委市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一直高度重视,提出了“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定位,出台了《孝感市贯彻落实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工作方案》,以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税费成本、融资成本、用能成本、用工成本等6大类,以全面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打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借今天这个机会,我重点跟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关于降低孝感市企业用能成本实施方案》从降低用水成本、降低用气成本、降低用电成本3个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举措。
第一,在降低企业用水成本方面,推出了6条举措。一是实施企业用水补贴。为改变我市因水源地取水距离较长、投资运维成本高而造成水价偏高的现状,将二、三产业企业用水价格从2.6元/吨降至1.9元/吨,降到了全省工业用水平均水价,每吨降幅0.7元。降价部分以企业纳税地财政专项补贴为主(不低于80%),公用企业自愿让利为辅。二是降低企业综合用水成本,对混合用水的企业用水,按照实际用水性质和对应的供水价格分别计量水费。三是降低红线内接水工程成本。企业红线内接水工程委托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设计建设的,设计费、工程费下浮40%、10%。四是推广节水技术服务。通过上门检漏、优化企业内部管网、制定用水计划、节水措施提升企业用水效能。五是量身定制管家式服务。对工业用水大户安排“服务管家”,实行网格包保管理,落实日常用水监管,定期上门解决个性化问题。六是压缩报装办理时限。将报装流程压缩至0个环节,0项资料,让客户“0”跑路,0.5个工作日完成报装,实现用水报装服务“大提速”。
第二,在降低企业用气成本方面,推出了6条举措。一是降低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自今年4月1日起,输气管道运输价格由0.307元/立方米调整为0.26元/立方米,非居民用气价格从3.98元/立方米下调至3.933元/立方米。二是建立用气补贴机制。将二、三产业企业用气价格从3.933元/立方米降至3.69元/立方米,每立方米降幅为0.243元,降到了全省平均水平,改变了我市因输送距离远而造成气价长期偏高的现状。降价部分以企业纳税地财政专项补贴为主(不低于80%),公用企业自愿让利为辅。三是帮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对生产经营暂遇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执行天然气“欠费不停供”政策。四是加快第二气源建设和争取更多合同内气源。加快孝昌至临空区孝感第二气源建设,增强城区供气能力;同时积极争取天然气上游销售企业(中石油、中石化等)支持,争取签订更多合同气量。五是落实用气报装“零收费”。实现建筑区划红线外接入工程用户“零投资”。对红线内委托燃气公司施工的,按照“双方协商、保本微利”原则确定工程费用。六是引导培育多渠道的气源市场。建立天然气上下游面对面交流沟通机制,鼓励用气大户自主选择向上游供气企业争取自有气源。
第三,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方面,推出了5条举措。一是优化企业用电方式。每月对到户均价1元/千瓦时以上的大工业用户进行比对分析,及时提醒变更基本电费计费方式,降低企业用电费用。二是鼓励企业打包参与市场交易。完善电力市场体系,降低电力市场交易门槛,支持园区和商业综合体等用电单元统一打包参与市场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持续降低用电成本。三是引导企业错峰生产。引导具备错峰潜力的企业优化生产计划,多用低谷电、少用高峰电,减少电费支出。四是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为用电量大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打造智慧综合能源服务试点示范。对红线内委托电力公司施工的,按照“双方协商、保本微利”原则确定工程费用。五是落实电力政策。严厉整治违法违规电费加价行为,完成12个转供体“转改直”任务,确保转供体零新增。目前我市用电实行的是全省统一定价。
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安排,是助企纾困减负、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市营商办将会同市直有关单位,切实抓好“17条”的落实落地,持之以恒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用心用力为企业保驾护航,为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贡献力量。
记者提问:17条措施中提出通过财政补贴和公用企业自愿让利方式,降低二、三产业企业用水用气价格,请介绍一下目前相关工作的具体进展?
市营商办负责人余海泉:目前这项工作在孝感城区(含孝南区四个街道及开发区,市高新区、市临空经济区)全面推开,各县(市、区)比照城区的做法,正在制订各地降成本的具体措施。
为了推进这项工作,我们一是制订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在客户端,由供能企业在每月收取水费、电费的时候,直接按降价后的价格收取,让用能企业直接享受优惠。在操作层面,由供能企业提供所有按非居标准收费的企业名单,由市税务局对这些企业按纳税地进行划分,由企业纳税所在地财政按降价额度的80%,向供能企业补贴。二是召集市自来水公司和中亚燃气公司,对孝感城区用水用气企业进行了一次梳理,截至目前,市自来水公司共梳理出1009家用水企业,中亚燃气公司共梳理出1123家用气企业,已从7月起全部执行优惠用水用气价格,其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梳理工作仍在进行中。
根据2022年二三产业企业用水、用气量测算,受益于用能成本下降,我市二三产业企业每年可减少生产支出4397万元。
记者提问:我们都知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请介绍一下今年孝感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市营商办负责人余海泉: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市场、政务、社会、开放、法治、要素、设施等“七大环境”,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再造“七大行动”。
一是全力开展先行区创建经验复制推广行动。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烦的领域和环节,先行先试、大胆突破,持续推进一批针对性强、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改革硬举措,培育出更多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先进地区典型经验在孝感落地见效。
二是全力开展降成本升级行动。从政策供给“最先一公里”和服务落实“最后一公里”两端发力,协同推进降成本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物流、税费、融资、用能、用工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尽快将企业综合成本降至全省低位。
三是全力开展“新官不理旧账”问题治理行动。对企业反映的政府失信、“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核实、及时办理、及时反馈。同时,建立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形成政务信用管理体系。
四是全力开展“三乱”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标本兼治,对重点领域实施精准治理,推进收费规范化、透明化。完善收费清单制度和联合惩戒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对搞变通、打折扣的涉企违规行为严肃查处。
五是全力开展中介服务规范治理行动。进一步打破市场垄断、切断利益关联,全面清理整治“变相指定中介”“乱收费”等突出问题,加大社会化、市场化中介组织引进和培育力度,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六是全力开展政务服务效能提升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数智孝感建设加快“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智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技术变革、业务变革、服务变革,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七是全力开展问题整改攻坚行动。对照督查暗访发现的问题、信访投诉问题,全面梳理、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方案,列出措施、挂图作战,推动问题迅速彻底解决,以营商环境之“优” 谋高质量发展之“进”。
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董想明:
谢谢市营商办,下面,请市法院副院长李雪飞发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破产案件办理质效”有关内容。
市法院副院长李雪飞
市法院副院长李雪飞:
近年来,孝感两级法院先后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年”“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降本增效突破年”活动,认真落实市委、省高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安排部署,持续提升破产案件办理质效,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自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破产案件26件,破产案件平均审理时长从2022年431.1天缩短至2023年164.5天,有效提升了破产案件审判效率,切实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孝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专业引领狠抓队伍建设
一是组建专业的破产审判团队。孝感两级法院组建专门的破产审判团队,积极推进“执转破”审理模式。制定《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操作指引》,推动案件从执行程序进入破产程序,依法出清“僵尸企业”,有效化解执破融合困局。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理“执转破”案件11件。
二是打造高素质破产管理人队伍。2022年市中级法院推动成立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并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指导协会通过举办业务培训、外出学习、内部交流等形式不断提升管理人执业能力和素质,提高案件办理专业性,更好地配合法院办理破产事务。
三是优化管理人考核办法。制定《管理人选任与监督管理办法》《管理人动态考核办法》,规范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与监督,对管理人进行严格、科学、规范、可操作的考评机制。
二、简易快审提高审判效率
一是建立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制定《关于规范破产案件简化审理 推进破产案件繁简分流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对符合条件的破产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自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已适用简易程序审结6件破产案件。
二是督办压缩审理时间。市中级法院对全市法院破产案件跟踪指导,对长期未结破产案件主动沟通了解未结原因、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逐案分析,一案一表一策,确保破产案件高效、稳妥审结。
三是加强典型案例宣传。通过对全市法院典型破产案例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梳理总结,印发《孝感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破产典型案例》,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破产审判经验,推动长期未结破产案件加快审理。
三、“府院联动”合力推动破产处置
孝感已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两级法院针对破产审判工作中需要协调的问题主动提请政府相关部门启动个案协调会,将最高院、省高院关于破产审判的相关文件制度、工作要求等及时传达给各联动单位,明确各方职责,确保相关工作无缝对接、高效运转,形成强大合力。
2020年以来,孝感两级法院通过“府院联动”机制,推动建立了破产费用专项资金,解决了“无产可破”企业工作费用难题。在办理的涉及重大民生、问题楼盘破产案件时,由法院主导司法程序,政府成立工作专班负责事务协调、推进,社会风险得以化解,民生得到保障,债权人合法诉求得以实现。
四、科技赋能推动破产效率提升
市中级法院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孝感市分行、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建立“破产案件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债权人在线申报债权,管理人各项事务在线处理,破产企业财产在线查询处置,破产资金在线监管支付,重整投资人在线招募等多种功能,促进企业破产进程的规范化和便捷化。
下一步,孝感法院将联合有关部门推动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建立“僵尸企业”破产审查绿色通道;继续坚持以府院联动为突破点和创新点,积极攻克“疑难杂症”;进一步畅通办理破产多部门协调联动,切实提升破产案件办理质效,持续为孝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记者提问:据了解,孝感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刚刚也已经了解了破产审判这块的专项工作情况,那能再给我们介绍下法院在落实诉讼服务便企,提升案件审判质效方面有哪些举措?
市法院副院长李雪飞:孝感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有着强大的决心和力度,现简要介绍几点我们的工作举措:
一是优化诉前服务。全市法院均已开通“涉企案件立案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涉企案件快速立案、快速流转。推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方式,积极引导当事人接受诉讼调解,推动更多涉企纠纷源头化解、诉前化解。全面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在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司法公开和审限管理等各环节,对涉诉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实质性分析、评估,并作出针对性防范和处置,将司法活动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二是压缩审理时间。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充分发挥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等制度功能,从简从快审理案件。二审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可进行独任审理,去年市中级法院适用独任制审理174件二审案件。依托移动微法院、电子送达平台、律师服务平台等线上服务系统,实现跨域立案、文书制作、文书送达、网上开庭等业务,帮助企业降低往来奔波成本。同时,开展涉企积案督察通报,倒逼长期未结案件办理。
三是抓实判后工作。建立接访制度,对来访当事人提出的有关证据采信、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方面的疑问进行释法明理,做好判后答疑。积极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对胜诉当事人提出的执行申请,多渠道查控被执行人财产,最大限度实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做强判后执行。为已履行义务的企业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做实信用修复。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及“双千”服务机制,做优司法服务。
记者提问:在当前形势下,孝感法院是如何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统筹推进信用惩戒措施和信用修复机制的?
市法院副院长李雪飞:孝感两级法院始终把执行工作置于社会诚信建设、法治建设的大格局中谋划推进,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规范运用信用惩戒措施,完善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有效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是注重信用惩戒的精确性和适度性。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采取不同的惩戒措施,避免违规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对在校生因“校园贷”纠纷成为被执行人的一般不对其采取纳入失信名单措施。截至8月底,全市法院市场主体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43件,同比下降了30.45%。
二是实行失信预警和宽限期机制。对拟采取失信惩戒措施的被执行人,提前10 日通知该被执行人并告知失信具体情形和将要面临的信用惩戒,全流程提醒被执行人及时依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对人民法院决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只要有积极履行义务的意愿,如实申报了财产并作出信用承诺,法院经审查可视情节给予1-3个月履行宽限期,暂缓适用信用惩戒。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发送预限高、预失信通知书6748份、信用惩戒措施宽限通知书665份。
三是高效规范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对于已经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被执行人,只要有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行为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客观上不存在逃避债务、规避执行、有能力履行拒不履行等行为,当事人可以依据正当事由向法院申请信用修复,经法院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暂停对其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并给予正向激励,视情形出具信用修复证明。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开具自动履行证明书或信用修复证明书393份。
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董想明:
谢谢市法院,下面,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兴民发布“降成本强保障优服务 助力孝感稳增长促发展”有关内容。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兴民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兴民:
去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部署安排,着力在要素保障、财产登记、先行区创建、“放管服”改革等打出组合拳,跑出助力发展加速度。去年全市批地量、五证同发面积和数量、耕地保护目标考核、闲置地处置率、营商环境考评等5项工作全省第一,先行区创建3项改革试点获省营商办通报表扬,牵头负责的财产登记指标在全省17个市州排名第6,比上年进6位,全年营商环境考评居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第一。今年以来,我局牢牢把握经济工作“四主要求”,践行“敢快干”,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五个宣战”;坚决打好“九大战役”、争当九个“排头兵”,扎实推进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局在今年第一季度全省系统营商环境考评取得排名第一,第二季度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归纳起来,我们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下足了真功夫:
第一,聚焦发展优服务,在助力“两城三基地”建设上下功夫。一是统筹规划快实施。编制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大纲,划定并启用“三区三线”成果,形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完成城区南部区域交通规划研究,编制东城区、西城片区、奥体中心和高新区东部片区等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东站片区和南城片区城市设计。二是五证同发提效率。探索工业项目用地带方案出让,加快审批速度、节省时间成本,共减少审批材料近一半,减少审批时间近三分之二,获市场主体肯定。三是精准服务保用地。在全省率先出台稳增长15条,围绕重大项目快报批上下联动、专班跟进、全程网办、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全年批地5.93万亩、供地4.9万亩,同比分别增长102%、69%,有效保障了京港澳改扩建、武天高速、楚能新能源锂电池等重大项目用地。
第二,聚焦登记优服务,在助力惠企便民上下功夫。一是优化登记模式。推行“交房即办证”模式,与住建、税务、金融机构等部门联动,依托不动产登记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在新建商品房交房时为购房业主办理不动产登记,做到住权与产权同步实现。推行不动产宗地分割登记模式,破解企业用地分割、抵押融资等难题,有效盘活企业土地资产。去年,全市为17个新建商品房项目、7093户购房户实行“交房即办证”,为67家企业、208宗土地办理分割登记,让群众和企业享受便捷高效登记服务。二是优化联办模式。全面推行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事联办”,提高了办事效率。积极参与省厅不动产登记“一事联办”试点和标准规范制定,企业间转移登记做到了“190”办结要求,实体经济企业、小微企业登记做到即来即办,截至目前已免收小微企业登记费113万元。持续推进信息共享减材料,99个登记事项共减少申请材料316件,承诺办结时限1个工作日,平均办结时限1.5小时,稳居全省第一梯队。三是优化查询模式。开展不动产登记信息及地籍图可视化查询试点,将实景三维引入不动产登记,实现了登记信息及地籍图的三维可视化查询,各类用户可以通过“以图查地”、“以图查房”。去年8月系统运行后共查询30余批次、涉及3万余人,深受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好评。
第三,聚焦创新优服务,在助力提质进位上下功夫。一是以“一地创新”推进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在全市系统实施18个“一地创新、全市共享”示范试点项目,通过以点带面、试点推动,集中创建、示范带动,应城不动产登记“票税分离”改革等3项先行区创建试点,获省厅验收并通报表扬。二是以用为先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立全市统一不动产登记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推广网上办理,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转移登记、预告和抵押等登记高频事项均实现了网上办理。去年全年网上办理2.8万余件,其中预告和预告抵押登记网办率达100%。三是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搭建工程项目16种“主题式”“情景式”审批场景;将省级75项审批事项优化为52项,形成54项合并、取消和告知承诺审批事项清单;办理环节由5个压缩至1个,申报材料由27项精简为5项,办理工作日由30个压缩为4个。
记者提问:孝感市全面推行工业用地五证同发以来,在降成本优服务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兴民:五证同发是孝感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资规和住建部门联手为企业审批提速的一种创新举措和工作抓手。过去企业从拿地到项目开工,需要依次办理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证”),期间涉及多个审批环节和审批流程,需要多部门往返多次跑动。办理时间少则2个月,多则半年之久,常常成为企业的“痛、难、堵”,既阻碍了企业的成长,也不利于孝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实施五证同发审批改革后,前移审批关口,将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三个阶段的审批事项,前移到发布土地出让公告至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法定时间内,开展并联审批,打通了部门“围墙”。同时,建立“标准地”出让、容缺办理等机制,探索工业项目用地带方案出让,加快审批速度、节省时间成本,共减少审批材料近一半,减少审批时间近三分之二。去年全年五证同发304宗、用地面积1.99万亩、投资额920.31亿元,为企业节省各类成本近1.9亿元,五证同发数量、面积全省第一。今年以来,全市有120个工业企业开展五证同发(其中:孝南区31个、汉川市25个、应城市15个、云梦县3个、安陆市25个、大悟6个、孝昌县6个、高新区5个、临空区4个),用地面积8092.57亩,带动投资额296.48亿元。通过开展区域性评价、“标准地”出让等,为企业节约用地成本近0.64亿元,推动了企业新项目、好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达效,受到主场主体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记者提问:今年上半年全市土地要素保障情况如何,今后4个月如何继续做好用地服务保障工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兴民: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稳增长”安排部署,出台重大项目用地保障10条措施,开展服务重大项目用地“早春”行动,局领导带队下基层、进企业、到项目,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增信心,多措并举破解项目用地难题,全力做好用地保障。一是全域“找地”。以乡镇为单元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强化资源潜力分析,摸清指标生产报备路径,为指标生产夯实基础。二是全面“整地”。今年以来,全市共立项新增耕地项目57个、1.67万亩,旱改水项目41个、2.66万亩。验收新增耕地项目6个、2735亩,旱改水项目30个、2.84万亩。立项、验收项目面积均较2022年同期增加1倍以上。三是全市“调地”。将各地急需用地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市级统筹范畴,本着缺什么、调什么的原则,分门别类解决问题。1-8月,市域内共统筹解决耕地占补指标1961亩,及时保障了孝云大道、首衡城等重大项目用地指标需求。四是全力征地。开辟征地报批“绿色通道”,对征地报件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查、快审快报,截至目前,全市共获批建设用地1.24万亩,位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我局认真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用地保障“店小二”。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和“联企业、送政策、解难题、稳主体”活动,围绕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惠企纾困更加精准的总体目标,聚焦全市亿元以上集中开工和重大交通、能源、水利项目,深入推进“政策找人、上门服务”行动,通过精准服务、精准施策,及时协调解决用地难点堵点问题。二是千方百计统指标。深化“找地行动”成果,充分挖掘后备资源潜力,加快指标生产,统筹土地要素指标市域调剂、置换、交易,做大总量、做优流量、做强增量,保障指标需求。三是用心用情抓报批。健全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孝汉应高速南延和北延、硚孝高速西延报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工作,跟踪做好大悟抽水蓄能、鄂北水资源二期报国务院,以及S109孝感至汉川段、孝感市职业技术学校等报省审批用地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推动重大项目用地快报快批,确保项目早投产、早开工。
记者提问:今年以来,市资规局如何紧贴部门职能持续推进以降成本为核心登记财产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兴民:今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以降成本为核心的登记财产工作,及时落实国家和本省惠企政策,降低要素成本,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同时推动线下和线上政务服务融合,实现一网通办、跨域通办。一是推行“首席服务员制度”。优化配置“一窗联办”窗口,实现不动产登记“一对一”全程微服务;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进一步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间,实现不动产登记从“190”向“160” 跨越(一个环节、60分钟办结)。二是复制推广先行区试点改革。推动“存量房带押过户”“票税(费)分离”“证缴分离”等改革,今年以来办理“带押过户”登记26件,以“票税分离”方式办理登记177宗,以“证缴分离”方式办理16个住宅项目登记,涉及购房户3134户,为11家企业办理17宗土地分割登记,融资3.39亿元,为17个新建商品房项目办理交房即办证,涉及购房户18521户,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三是积极做好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今年以来,孝感市本级已办理3个项目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首次登记、涉及业主312户,还采取专场服务、上门服务等形式,为已办理首次登记项目遗留问题的200余户业主办理转移登记,解决了业主子女上学、转让抵押等现实问题。四是不断扩大“跨域通办”范围。依托协同平台实现与武汉、鄂州等武汉都市圈城市的跨市通办,有序推进“跨省通办”登记业务办理,已与赣、湘、豫、皖等251家外省不动产登记机构,建立跨省通办“异地代收代办”工作机制,避免企业和群众多地跑、折返跑,节约了时间和费用。
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董想明:
谢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面,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军发布“政务服务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改革”及“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有关内容。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军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军:
近年来,政务服务正从“能办”向“好办”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各类服务事项实现更易办理、更快办理,有着更好的办事体验。市政数局今年以来推行的政务服务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以及搭建的市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平台,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创新举措。
首先介绍一下:孝感市推进政务服务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改革工作情况。
为破解群众办事申报材料繁、办事反复跑、耗费时间长等堵点问题,我市市县两级全域推行了政务服务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这一服务模式在全面梳理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的基础上,有条件推行非关键性材料的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审批,实现政务服务“一次办好”,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所谓容缺受理,即对于申请人具备基本条件、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部分次要条件或非关键性材料欠缺的办理申请,政务服务窗口先予受理,在申请人按时补齐全部材料后,审批部门在承诺办结时限内及时出具办理结果。
所谓告知承诺制,即对于申请人具备基本条件、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部分次要条件或非关键性材料欠缺的办理申请,只需申请人以书面形式做出相应承诺后,政务服务窗口就可视同该材料齐全直接受理,审批部门在承诺办结时限内及时出具办理结果,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为推行这一服务模式,市政数局实施了以下四项措施:
1、印发事项清单和工作制度。市本级已印发第一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事项清单(涉及21个部门142个事项),制定《孝感市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工作制度》,明确了适用范围、受理条件和各部门职责,规范了审批流程。
2、完成受理系统平台改造。在政务服务统一管理平台系统增设了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功能,可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收件及统计分析,并与发改委信用信息监管平台对接,实现信用信息调用回推的信用监管。
3、对窗口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结合“一窗通办”改革,分两批次对政务服务中心32家进驻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下发了培训手册,确保落地见效。
4、市县两级同步推进。参照市级的工作方案和标准,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跟进落实这项改革工作。目前市县两级7个政务服务大厅均公布了可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审批事项清单共计2042项,截至8月底,市县两级已办理500余件。
其次,介绍一下孝感市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工作情况
多年来,企业获取惠企政策渠道难、申报惠企政策程序繁、兑现惠企政策时限长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虽然线下市直相关部门也能按传统方式办理惠企政策兑现,但是离“免申即享”、“精准推送”和“直达快享”等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年以来,我市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由政数局、财政局等部门牵头,搭建了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线上平台。
该平台全面梳理市级出台的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类资金补贴、补助、奖励等惠企政策,优化再造线上线下兑现流程,实现第一批208项免申即享类和申报审核类市级惠企政策“线上一网、线下一窗”兑现,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增强企业获得感。
孝感市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具备惠企政策查询、解读、推送、兑现流程全部线上办理功能,实现惠企政策兑现“零跑腿”。平台分为政策查询、智能匹配、今日申报、申报项目、政策图解、政策专题六个模块。其中政策查询、政策图解、政策专题让企业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维度快速查询政策,解决了企业用户“看政策”需求;智能匹配通过系统智能计算方式筛选符合企业情况的政策,解决了企业用户“得政策”需求;申报项目线上一站式简化申报流程,解决了企业用户“享政策”需求。让企业用户有着更好的办事体验。
目前,企业可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孝感市门户网站、微信小程序等3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入孝感市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平台7月28日上线,运行情况良好。全市已注册政府单位52个(163个帐户),归集惠企政策9814条(其中市级惠企政策数208条,县区级151条),录入兑现资金1.43亿元,惠及1548家企业。
同时,作为线上平台办理的补充,我们还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惠企政策兑现专窗,这个专窗是惠企政策服务兜底的“人工服务总台”,负责梳理市直部门的惠企政策、接受企业咨询、受理兑现申请、反馈兑现结果等。企业若想面对面办理,只进政务大厅“一扇门”,也能享受惠企政策平台和窗口的便利,“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政策兑现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记者提问:办理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审批的条件是什么?承诺了却做不到会有什么影响吗?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军:首先,办理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审批必须是已公布的事项清单中的部分非关键材料,清单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其次,诚实守信、未纳入失信名单的企业和个人,可申请采用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在办理前,窗口工作人员会核实申请人的信用情况,如申请人被纳入违法失信人名单或有2次以上(含2次)未履行承诺行为,该申请人一年内不得再申请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审批。已容缺受理的办件,如不能按期补齐补正材料,办件作退回处理,并记录未履行承诺行为。已告知承诺审批的办件,如果事后核查未履行承诺,将按相关制度进行约束,并承担失信后果。
记者提问:我市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的总体安排是什么,县市区也能线上申报吗?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是今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重大举措,而我市又是省级指定的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试点的唯一市州,我们将先行先试,力争形成经验后全省推广。目前我市市县两级8个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立了“惠企政策兑现专窗”,市本级和安陆市完成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建设,开通了线上申报功能,其它县市区直接对接复用市级平台,目前正在建设中。下一步我们将开展惠企平台宣传、流程优化和县市区复用推广工作,推动全域实现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
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董想明:
谢谢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下面,由市税务局总会计师吴发章发布关于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市税务局总会计师吴发章
市税务局总会计师吴发章:
今年以来,国家延续、优化、完善了一批减税降费相关政策。孝感市税务局聚焦主业主责迅速行动,以更大力度、更优举措打出政策落实“组合拳”,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直达快享。
一、元—7月全市“减税降费”情况
(一)企业所得税政策减免:
全市共有805户企业申报研发费加计扣除金额28.3亿元,减免税额7.1亿元;4862户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减免2.5亿元。
(二)个人所得税政策减免:
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全市共有936人减免税款535万元;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工作任务完成,共有16.9万人汇算清缴,补税1560万元,退税5286万元。
(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减免:
1.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税,全市5.26万户纳税人减免增值税3.7亿元;
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优惠,全市1.11万户纳税人减免增值税1.4亿元;
3.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税收优惠政策,全市347户纳税人减免增值税923万元;
4.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优惠,全市27户纳税人减免增值税1949万元;
5.招用退役士兵扣减增值税政策优惠,全市33户企业减免增值税144万元;
6.招用脱贫人口,以及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扣减增值税政策优惠,全市28户企业减免增值税219万元。
(四)六税两费减免:
全市共为7.3万户次办理“六税两费”减免,减免金额3.3亿元,其中:资源税减免9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减免9663万元、房产税减免2098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3783万元、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免2202万元、耕地占用税减免6160万元,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减免8832万元。
(五)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减免:
共减免16户次,减免城市维护建设税2.3万元。
(六)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收减免:
共减免37户次,减免城市维护建设税0.6万元。
(七)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
精准落实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两税困难性减免政策,累计为9户企业,减免“房土”两税39万元;办理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减征土地使用税265笔、减免1312万元。
(八)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减免:
国家、省级社保费降费率政策出台后,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市人社局、市医保局,于5月12日联合印发了《孝感市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有关工作的通知》(孝人社发〔2023〕8号),明确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期限2023年4月30日到期后,继续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全市累计降费超1亿元,其中失业保险费减征7789万元,工伤保险费减征2521万元。
二、政策落实举措
一是精准宣传重辅导。举办“春晓直联企,税惠润万家”政策直播活动,线上6.5万人次参加。在“孝感税务”公众号平台发布“三分钟”短视频,讲述老百姓最关心的税费优惠热点问题。构建“智慧微厅+社区”网格化办税服务新模式,设立“没办成,我来帮”兜底专窗,打造集“问、办、查、评、送”于一体的“问办合一”服务体系。
二是精准服务提实效。利用“减税降费”智能监控服务平台、智税云综合数据分析平台,依托数据赋能,精准落实政策,实现从“人找政策”至“政策找人”的转变,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定向推送政策,打造“分类辅导+精准滴灌”的智能化模式,用心用情帮助纳税人及时、准确、便利享受减税大礼包。
三是精准兑现激活力。减少免除纳税人提交退税申请环节,启动“逐户核实、登记造册、集中填报、批量处理”的“免申即享”模式,向电子税务局纳税人端,精准推送退税数据。纳税人缴费人一键确认,即可及时享受政策红利。以真金白银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优化以降低成本为核心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高的标准落实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切实提高政策落实的针对性、时效性,确保该减的减到位,该缓的缓到位,该退的退到位,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市场发展信心,以更强的使命担当,为孝感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贡献税务力量。
记者提问:提高个人所得税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以下简称“一老一小”扣除)标准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市税务局总会计师吴发章:根据《国务院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国发〔2023〕13号)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独生子女每月扣除3000元,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不超过1500元。
记者提问:某按月申报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23年5月为客户开具发票时按照习惯开具了3%征收率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如实际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请问该纳税人能够享受免税优惠政策吗?
市税务局总会计师吴发章: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1号)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您的月销售额如未超过10万元,可以在申报纳税时直接进行免税申报,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
记者提问:房产原值减除比例调整后,8月1日前多缴纳的房产税如何处理?
市税务局总会计师吴发章:根据《孝感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孝感市税务局关于调整孝感市房产税原值减除比例的公告》(2023年第1号)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将我市房产税房产原值减除比例由城市20%、县城25%、建制镇和工矿区30%,统一调整为30%,在本公告(2023年8月1日)下发之前已征收的房产税,可抵减纳税人以后纳税期应缴纳税款或予以退还。多缴税款可以在电子税务局申请退还,也可以在申报三季度税款时进行抵减。
记者提问:有企业反映,今年1至7月都享受了工伤保险降费率政策优惠,8月份去申报缴纳工伤保险费时,发现费率恢复到原来的标准了,没有降低,请问是什么原因?
市税务局总会计师吴发章:根据《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北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关于做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有关工作的通知》(鄂人社发〔2023〕12号)规定,工伤保险费率下调期间,统筹区域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不足18个月(不含)时,停止下调费率。截至2023年7月31日,孝感市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不足18个月,经报市政府同意,我市自2023年8月1日起停止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费率恢复至下调前水平。
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董想明:
谢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市营商办、市法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税务局分别就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