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记录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记录(精选6篇)
篇1: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记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记录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入推进,开荒保洁13825404095我院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护理人员紧紧围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目标,转变服务理念,端正服务态度,不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以病人为中心,创造主动服务、用心服务、感动服务,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存在一定缺陷,在护理服务和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上存在一些疏漏及不规范现象,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成效
1.活动期间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大提高
2.活动期间护理人员加强了病房的巡视,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做到了无一例患者坠床事件发生。
3.活动期间加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及宣教,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
4.活动期间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及安全意识,杜绝了重大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缺陷
1.少部分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自身知识贫乏,业务技能不强,予患者服务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导致少数患者对其护理工作不满意。
2.部分较高年资护士平时养成经验主义习惯,予患者服务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查对欠仔细,存在安全隐患。
3.极少数护士缺乏主动服务及创新服务意识,工作刻板,按部就班,缺乏活力。
三、改进措施
1.切实加强护理管理,夯实基础护理,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态度。
2.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做到,接待新入院病人时,实行首诊负责制,热情接待,解释耐心,主动做好入院介绍,健康教育,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告知工作,加强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3.严格执行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措施、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护理程序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达到要求。
4.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5.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篇2: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记录时间:2012年2月27日
地点:内二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
记录人:***
主要内容:通报1月份优质护理服务情况
参加人员:科内全体护士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入推进,1月份我科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科护理人员紧紧围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目标,转变服务理念,端正服务态度,不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以病人为中心,创造主动服务、用心服务、感动服务,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存在一定缺陷,在护理服务和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上存在一些疏漏及不规范现象,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成效
1.活动期间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大提高
2.活动期间护理人员加强了病房的巡视及翻身拍背频次,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做到了无一例患者坠床及科内褥疮事件发生。
3.活动期间加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及宣教,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
4.活动期间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及安全意识,杜绝了重大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缺陷
1.少部分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自身知识贫乏,业务技能不强,予患者服务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导致少数患者对其护理工作不满意。
2.部分较高年资护士平时养成经验主义习惯,予患者服务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查对欠仔细,存在安全隐患。
3.极少数护士缺乏主动服务及创新服务意识,工作刻板,按部就班,缺乏活力。
三、改进措施
1.切实加强护理管理,夯实基础护理,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态度。
2.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做到,接待新入院病人时,实行首诊负责制,热情接待,解释耐心,主动做好入院介绍,健康教育,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告知工作,加强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3.严格执行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措施、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护理程序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达到要求。
篇3: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记录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1], 可导致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过强的反应, 不仅会影响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 还会降低病人机体的抵抗力和手术的耐受力, 从而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2]。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 我们手术室于2010年1~6月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 手术日接送病人、术中护理、术后访视均由同一人负责,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6月入住我院择期手术的800例患者, 其中男342例、女458例, 年龄18~82岁, 平均 (52.5±8.8) 岁。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 将患者随机分成传统护理组400例和实验组40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 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传统护理组方法:
对传统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和护理。
1.2.2 实验组方法
1.2.2. 1 由巡回护士负责术前访视。
于手术前一日到病房访视患者, 收集有关病历资料, 并通过责任护士、管床医生了解患者的情况, 访视时护理人员先做自我介绍, 问候患者, 说明访视的目的, 与患者及家属交谈,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感,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将内容正确填写在《手术访视记录单》上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 鼓励患者表达其意愿和担心, 针对患者问题和担忧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 介绍主刀医生的资历以及同类患者的手术效果;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接受能力, 用亲切温暖的话语安慰、鼓励患者、开导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不宜化妆、装有义齿者应取下保存好, 佩戴饰品者应将其摘下[3]。
1.2.2. 2 术中护理。
手术当天, 由术前访视的护士到病房接患者以减少其陌生感, 同时进行查对, 核实无误后, 带病人进入手术间, 边走边向患者介绍手术间的布局、设备等, 护士介绍环境时语言亲切、温和, 以减轻患者对手术室的恐惧, 使患者感到亲人般的关怀。进入手术间后护士将患者扶上手术床, 协助医生摆好患者的麻醉体位, 同时向患者讲述正确体位对手术和麻醉剂避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 防止体位不当影响呼吸和循环或压伤肢体, 要充分利用体位软垫, 保持胸廓运动和肢体的功能位。
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始终站在手术台旁, 全神贯注地观察手术的全过程。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 护士应给予周到的关怀, 针对不同患者情况, 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有安全感, 以避免心理因素对手术造成的不利影响。对在意识清醒状态下手术的患者, 当他们表现出紧张不安时, 不仅要做好心理疏导, 还可以握住患者的手, 叫其随我们一起做深呼吸运动, 呼吸的调节使他们的身心处于松弛状态, 同时患者的注意力也从手术中转移到呼吸上, 这样患者就能很快地平静下来。将人文关怀[4]运用于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 握住患者的手, 在关键时刻, 护理人员身体力行地去做, 比宣教要好得多。同时, 各项护理工作做到稳、准、轻、快, 注意调节室温, 预防体位不适带来的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 保持输液通畅。并认真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 观察各种仪器使用情况, 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常规, 认真做好各种护理记录[5]。手术过程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 不高声喧哗、谈笑, 体现人性的关爱、患者至尊的护理文化。
1.2.2. 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 巡回护士护送患者回病房, 安置好正确体位, 同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不同麻醉方式所需的体位要求, 及各种创口引流管的管理, 以取得配合。
术后第一天, 巡回护士对术后患者进行回访和探视。询问术者术后的一般情况, 包括切口疼痛, 肠蠕动情况, 肢体血运、肢体活动度、肢体肿胀情况, 有无压疮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同时就患者现存的不适, 给予适当的处理、安慰和解释。了解患者对手术配合的满意程度, 制定整改措施, 提高护理配合质量。征求手术科室意见, 及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对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
共发问卷800份、回收800份。问卷有效率100%, 并监测患者术前2小时和进手术室后5分钟的血压和心率。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达99%, 远高于传统护理组, 不满意人数少于传统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的比较:
传统护理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5min的血压、心率明显高于术前2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5分钟的血压、心率与术前2h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与同组患者术前2h比较, *P<0.01
3 讨论
手术患者术前大多存在种种思想顾虑或恐惧, 激动, 焦虑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均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因此足以减弱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 加重心、肺、脑等器官的负荷, 从而大大增加休克、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6]。实验组患者, 术日晨入室前心理状态良好, 血压、心率也较平稳, 没有明显的血压过高、心率过快现象, 且均能很好配合麻醉、手术及护理操作, 术中经过也很平稳;传统组心率、血压都有明显增高。为了保证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各项医疗、护理、麻醉措施能够顺利实施, 我们手术室采取除急诊手术外一律实行术前访视、手术日到病房接病人、术中护理、手术结束送病人回病房、术后第一天回访并进行康复指导, 均由同一人完成, 确保了围手术期护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患者心理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解除了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及紧张情绪, 降低了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避免了因心理因素造成的生命体征不稳, 同时通过术后随访缩短了护患距离, 护士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 拓展了知识面, 提高了语言交流的技巧。
通过手术访视记录单的应用, 患者和护士不再陌生, 病人对护士易产生信赖感, 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可以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使患者处于最佳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心理状态, 赢得了病人及病人家属的赞誉, 护士有了成就感, 也可以使护士自身感受到患者满意的喜悦,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7], 加强责任心, 激发了学习热情。加强对护士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使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改善, 为手术室护士自身成长创造了条件[8]。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访视记录单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0年1-6月共800例择期手术,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0例和传统护理组400例, 实验组采用手术访视记录、术前访视、术中安抚与鼓励、术后随访与评价;对传统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 监测两组患者术前2小时和进入手术室5分钟后的心率、血压。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达99%, 远高于传统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传统护理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5分钟的血压、心率明显高于术前2小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5分钟的血压、心率与术前2小时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择期手术患者应用手术访视记录单后, 患者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解除了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及紧张情绪, 降低了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避免了因心理因素造成的生命体征不稳, 增强了患者对医生和护士的信任度。
关键词:手术访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罗红、戴亚克、李菊兰, 等.心理护理:联法对手术焦虑的干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3) :245~247.
[2]王哲敏, 李艳.医院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22) :3621~3623.
[3]曲云萍, 包凤兰.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4) :352.
[4]邓行爱, 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 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9) :707~708.
[5]晋丽君, 杨红伟, 焦瑞娟.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8) :1510.
[6]庄心良.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02.
[7]赵怀堂, 苏凤英.护理人员语言与护患关系[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 (1) :48~49.
篇4: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记录【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人文关怀;护理理念;服务质量;满意度
为了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们积极参加了山西省卫生厅多次举办的培训学习,分批分次选派了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到山西省人民医院跟班学习,首先转变了思想观念,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服务内涵,对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作为首批省级重点联系医院,在2010年5月份开展了全院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了相关科室的协调会议,从物品的准备到人员的准备以及相关知识的培训,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截止现在以开展三个病区,基本达到卫生厅的要求开展的病房数大于整个病房数的30%。开放的床位数67-71,床位使用率平均87%,床护比1:0.44.
1.2结合医院实际,去年开展了一个示范病区,今年开展了两个病区,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院之力,加强多部门的合作协调,保障实施的成功。
1.2.1医院加大了示范病区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按照山西省《护士岗位设置原则》的要求,减少护士在非护理岗的人数,加大临床护士人数,我院多年来为了避免护士的流失,采取了一些措施,从而大大减少了护士的离职率。
1.2.2示范病区的床护比由原来的1:0.31增加到1:0.44,保障了护士的人力配置,实行了包床到护,责任制护理,一个护士负责4-6个病人,增加了夜班护士,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1.2.3改变了护士的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护士进行分层管理,量化考核,绩效管理,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具体措施
2.1增加了基础护理的必备设备,医院投资50万元购买了洗头车、护理车、各种治疗车等设备,免费提供清洗用品。
2.2制定了社会监督评价机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服服务项目公示上墙,成立了监督台,让患者与社会共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公休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同时还设立了意见箱,接受每一位出院病人的意见并计算出住院病人的满意度。
2.3新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护士长亲自将住院患者问卷调查表发放到患者手中,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告知患者出院后离开病房前将填写好的问卷调查表放在意见箱里。
2.4护理部定期到病区打开意见箱,取出问卷整理后进行评价,将具体情况在护士长例会和科周会上通报,好的方面要弘扬,差的方面要批评,形成一个积极向上,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我们曾经受到过患者的这样一份感谢信:“护士个个热心肠,为了工作都緊张;打针输液很认真,带兵护士是彦祥;常来常往入病房,进了病房问长短;护士人人很负责,你们都是好榜样;笑脸陪伴患病者,输液不痛也不痒;其他医院护士们,她们和咱比不上;人人提起咱医院,竖起拇指来赞杨;团结奋斗向前进,业绩长存闪金光”。这足以说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5要求护士长每日巡视病房至少5次以上,对住院病人进行评估,及时得到一些反馈意见,满足病人的服务需求。
2.6简化了不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减轻了护士的繁重劳动,设置了必要的表格式的记录,把24小时的书写记录缩减在半小时内完成,真正体现出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深入病房与患者密切接触,随时了解和掌握病人的病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3成效
3.1护士的责任感增强,综合素质提高。通过培训,护士掌握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主题、内容,知晓了工作的目标、方向、方法,增强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调动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使护士自觉执行基础护理服务规范、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工作流程,保障了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努力以优良的服务态度、规范的服务流程、娴熟的服务技能、良好的沟通技巧为患者服务。提升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
3.2分级护理服务项目的公示、温馨提示语、对患者家属的告知书、出入院安全检查流程等告知及健康知识对患者、家属的全方位指导,增强了护士对患者的告知意识和沟通技巧,和谐了护患关系,有效地减少了护理纠纷和投诉。自开展以来,未发生护理纠纷和投诉,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
3.3患者安全隐患的管理不断加强,保证了护理安全。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理文书的简化,确保了护士与患者有效的接触时间,护士对患者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能做出及时正确的评估,并且能针对评估问题做相关的告知与沟通,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4存在问题
4.1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在开展此项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不能进行单剂量摆药,只能监督患者服药到口,我们制定了口服药的表格,能够做到患者明白、护士清楚,安全服药。
4.2基层医院不能取消陪护,只能做到只陪不护。
4.3后勤保障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得到支持。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政司主办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简报。
篇5: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记录时间:2016年6月20日 地点:五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唐院长 李雪妮 王慧宁 强丽娟 卢晓雯
倪红娟
刘小花 主持人:李雪妮 会议内容:
李雪妮: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入推进,我院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护理人员紧紧围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目标,转变服务理念,端正服务态度,不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以病人为中心,创造主动服务、用心服务、感动服务,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存在一定缺陷,在护理服务和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上存在一些疏漏及不规范现象,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唐院长: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有很多缺陷,现我总结如下:
一、成效
1.活动期间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大提高
2.活动期间护理人员加强了病房的巡视,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做到了无一例患者坠床事件发生。
3.活动期间加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及宣教,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4.活动期间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及安全意识,杜绝了重大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5.严格执行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措施、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护理程序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达到要求。
二、缺陷
1.少部分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自身知识贫乏,业务技能不强,予患者服务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导致少数患者对其护理工作不满意。
2.部分较高年资护士平时养成经验主义习惯,给患者服务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查对欠仔细,存在安全隐患。
3.极少数护士缺乏主动服务及创新服务意识,工作刻板,按部就班,缺乏活力。
三、改进措施
1.切实加强护理管理,夯实基础护理,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态度。
2.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做到,接待新入院病人时,实行首诊负责制,热情接待,解释耐心,主动做好入院介绍,健康教育,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告知工作,加强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3.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4.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篇6: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汇报材料陕西省友谊医院内二科是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科室,全年住院病人高居医院首位,科室于XX年9月底开展了优质护理
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宣传,学习标准,健全规章制度,为开展活动打下基础
组织全科护士多次学习了护理部制定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考评标准,工作标准,领会文件精神并贯彻执行。
二、改变排班模式
1、根据工作需要实行责任护士包干患者,确定了四个责任护士,每位责任护士分管8—11位患者,实行责任护士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负责病人的生活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
2、鼓励弹性排班,根据科室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我们增设了整理班,辅助班等。
3、增加薄弱时间段的护理人员,主要处理中午补液及晚间护理。
三、夯实基础护理
1、为每一位新入院的患者做好清洁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效落实基础护理的服务项目。如:剪指甲、洗头、温水擦
浴等等;给危重患者做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按需要给予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指导有效咳嗽.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肢体的功能锻炼。对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自理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
况下,我们鼓励患者自己做好部分生活护理,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病人的病人角色依赖。
2、加强晨晚间护理:每天早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床单及被套,询问夜间睡眠等情况;晚上整理
患者床单元,开窗通风,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
3、加强了安全护理:加强病人身份识别(腕带、床头卡)使用安全警示标识,包括防跌倒,防压疮,防坠床,控制滴速等,对于年老、危重的患者给予护栏等保护措施;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由护士陪检,确保患者安全。
四、落实健康教育
入院时护士主动热情的自我介绍,进行入院告知: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病区护士长,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呼
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或孤独感。入住后责任护士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分阶段性的进
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的有关知识,饮食指导,排便护理,休息指导等等;由于科室年老病人多,每位责任护士都会详细的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给病人或者家属,对患者易忘难懂的知识反复进行宣教,直至每一位患者、每一位家属都掌握健康教育
知识。对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患者我们会给予患者书面的东西,经过我们讲解后再加强自己学习。
五、规范护理服务
科室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工作主动热情,温馨护理,微笑服务,接待患者做到“五主动”:主动起立、接物、问候、自我
介绍、入院介绍。耐心解释做到“四个不”:不直呼床号、对询问不说不知道、对难办的事不说不行,患者主诉不说没事。统一规范着装、仪表行为,做到微笑服务,举止端庄。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接听电话、接待病人或做护理操作时,主动用“您
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忙吗?”、“对不起,请稍候!”、“谢谢您的合作!”等文明用语,做到有问必答,随叫随到
。温馨的人性化服务,良好的行为仪表,使病人感到亲切和温暖,树立起护理人员良好的外部形象。晨间护理时,护士都会问
候患者“昨晚睡得好吗?今天看起来气色不错!”、“今天怎么样?”开始一天的治疗护理工作。输液了,护士详细地告诉患
者每一瓶药水的功效和使用目的,消除患者心中的茫然。检查前,护士把检查的目的、配合等注意事项一一告知,患者内心的
恐惧及不解减轻了不少。责任护士每天主动巡视病房,减少患者的呼叫次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及时改进。改变对病
人的称呼,从过去的直呼其名到现在的“阿姨”,“爷爷”、“王姐”,特别是护士杜文娟,对病人态度很好,多次被评为最
满意护士。
六、改善病区环境
在现有的病区环境下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环境,让病人住着舒心,进一步提高病员
满意度。针对患者反映的病房环境有待改善的问题,把加强病房卫生管理作为改善病区环境工作的重点工作。
七、建立意见箱,定期满意度调查
配合优质护理的开展,我们设立了意见箱,收集病人的意见,以便改进我们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征询患者的意见,以求真实客观的对我们的工作做一评判。
八、存在的不足
1、个别护士没有转变服务观念,工作比较松懈
2、低年资护士的理论水平欠缺及技术操作不够规范
3、病房的卫生还是不够整洁,特别是下午时间段的卫生,卫生间里不够干燥,有异味,而且没有防滑垫。
4、部分基础护理的项目未得到有效地落实,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氛围,在细节服务、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方面再下功夫,继续主动加强巡视,减
少患者呼叫次数,夯实基础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在病区增加温馨提示,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的培训
。切实为住院患者提供及时准确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边摸索,边改进,边完善,不断总结经验,力争快速提升优质护理服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记录】相关文章: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总结04-22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方案06-25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总结范文07-07
2016年第二季度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会议记录06-27
外科优质护理会议记录03-13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05-14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06-24
护理优质创新服务07-03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07-17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