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会长曹德云: 把握好“新”和“质”的关系 打开保险资管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证券时报记者刘敬元
近日,买菜做饭13825404095在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4中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年会”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曹德云以《把握好“新”和“质”的关系》为主题发表演讲。
曹德云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进一步演化,为保险资管的未来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市场上难得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保险资管要实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与行业自身长期稳健发展的有机融合,应聚焦并抓住“新”“质”和“生产力”三个关键词,持续推进探索实践。
抓住三大关键词
曹德云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重塑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他从“新”“质”和“生产力”三个关键词,分析了保险资管的着力点和方向。
他表示,新质生产力的起点是“新”,是以技术新突破、经济新发展、产业新升级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从而在现代全球竞争新格局中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这也为保险业资产负债两端战略布局指明新方向,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质”,强调在坚持创新驱动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创新驱动力,依靠知识力量、科技手段、科学技术和创新赋能达到生产提质增效。具体到保险行业,就是以制度业务创新为动力、以新科技应用为手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今年9月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了“高质量、强实体、重民生”的行业定位,保险资管业的发展也应以此为遵循。
新质生产力落脚于“生产力”,不只单纯包括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作为生产力突破的动力源泉,还包括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作为重要保障和产业深度转型提供的重要载体平台,从而由三者共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这决定了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纯粹经济领域的概念,一切与生产力相关的领域都需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曹德云表示,保险资管作为市场上难得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可以从生产要素变革、优化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变革到产业转型升级等各链条各领域全面介入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进一步演化为保险资管的未来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利的政策环境
和新经济业务空间
曹德云认为,保险资管业未来发展面临着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业务空间。
其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耐心资本”等国家政策导向为保险资管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资本市场“国九条”、创投“十七条”等政策力推保险资金投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行业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曹德云说,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日新月异,并正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形态,通过数字化升级和数字科技推动传统产业和高端产业的转型和发展。
他认为,在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保险机构可以通过创新保险产品为科技创新提供风险保障,降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的特点,高度适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的资金需要,并可以通过债券、股票、债权、基金、资产证券化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新质生产力各个环节密切衔接,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中扮演重要而积极的角色。
“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保险资产管理业积极参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也要应对好自身挑战。”曹德云表示,行业自身的认知能力、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能力要能够匹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持续推进投资管理的探索实践
曹德云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与行业自身长期稳健发展的有机融合,保险业应聚焦并抓住“新”“质”和“生产力”三个关键词,持续推进投资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他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是全面梳理并完善现行政策制度规则标准,提高实用性适用性操作性。
曹德云表示,当前从政策到市场都对保险资金寄予厚望,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不缺资金缺资本,保险资金作为优质“长期资本”,对金融市场改革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他建议,应当对涉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内外部政策制度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重点对与当前新形势不相适应、业务实践形成冲突、严重制约保险资金充分发挥长钱优势的规则标准进行及时修订,对过去几年由于“多头监管”以及多目标、多工具叠加导致的政策合成谬误等问题全面摸底并调整优化,从而实现政策制度取向的一致性。
二是加快建立与“新”要求相适应的创新型产品和业务模式,最大限度包容并支持业务创新。
曹德云表示,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紧紧围绕国家宏观战略和产业政策,将保险资金长期性和稳定性的优势持续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动能。一是在当前大资管环境下,保险资管要加速从以前单一“买方”的身份,向“买方+卖方”的双重身份转变,加大服务业态的前沿探索和布局力度,主动将机构自身改革发展目标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统一。二是要着力提升产品创设水平,不断完善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是要更加充分发挥保险资管机构管理长期资金的经验专长,进一步探索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第三方业务模式,积极服务好各类长期资金。
三是围绕“质”的变化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现实,加强投研建设,增强产业认知能力。
他表示,要实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与自身长期稳健发展相融合,应着眼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一是加速探索长期资金服务新经济、新产业(300832)的模式和路径。加快新投资方向的探索和布局,聚焦“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领域,丰富投资策略和产品供给,寻找业务发展新领域和新空间。二是建立健全与新投资方向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三是提升投研能力。持续提升对创新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质资产项目的挖掘能力、定价能力、投资风险管理能力,加大金融科技在投资决策和投后管理中的应用。
四是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和立足点,扎实提升服务企业“生产力”的质效。
曹德云表示,保险资管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之间统筹推进、迭代发展的关系。既要积极参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在把握实质风险的基础上控制好投资节奏,探索开展投资领域和业务模式创新,及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活动,也要立足实际情况巩固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投资效能。
具体而言,从资金端看,要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在债权投资方面,引导保险资金更加精准地为大工程、大项目、大企业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提供项目融资支持。在股权投资方面,要克服“散户心态”,通过举牌、定增、战投和私募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服务好重点领域优质企业的资本需求和价值增长。从资产端看,要积极探索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和模式,挖掘符合经济高质量转型方向、能够发挥保险资金自身优势、具备规模扩张潜力的基础资产,紧扣“生产力”提升这一目标开展投资、创造价值、实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