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园”动力② | 精耕优质服务土壤 绽放“企业满园”繁花
10月,成都智明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新厂房暨生产基地,在航空智能集成创新园A区正式启用;11月,四川巽飞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款无人飞行器——“文鳐”eVTOL,精彩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11月,《激流·家》在少城剧场顺利完成6场演出;12月中旬,西村LIVE将正式启幕……
两个园区,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位,一头是尖端的科技,一头是深厚的文化,但是身处在两个园区内的企业却以相同的发展势头蓬勃向上,这背后,是青羊区筑牢发展“硬支撑”,营造良好“软环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业服务的生动写照。园区企业的强劲发力,也彰显着青羊区持续强化园区保障效能,提升园区运营水准,扎实开展“立园满园”,认真书写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答卷的积极作为。
自青羊区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召开以来,青羊区更加鲜明“抓经济必须抓园区”导向,坚定不移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精耕优质服务土壤,绽放“企业满园”繁花。
优质服务 护航“企业满园”11月26日,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新剧《激流·家》在少城剧场完成了全国首演,接下来的演出更是一票难求。谁能想到,这部根据巴金小说《家》改编的剧,在开演之前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部新剧的上线,宣发尤为重要,为此,青羊区文体旅局邀请了少城街道、星光华影公司等单位现场为剧组答疑解惑。“我们需要青羊区相关部门联合宣发,帮我们扩大影响力。”“想在祠堂街做一些装置艺术,对剧场进行引流。”“在宣发上希望得到新闻媒体的支持。”……当省人艺提出需求后,现场工作人员纷纷根据需求作出相应的回应并积极协调落地。
西村LIVE将于12月14日首演,从看场地、办手续到项目落地、正式首演,西村现场(成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只花了不到半年时间,“每走一步程序,甚至是梳理相关政策,光华街道和青羊区文体旅局都对我们进行了一对一的服务和指导。”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易超介绍,在项目落地上,实实在在地提供了很好的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青羊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青羊,每个项目的背后都活跃着一支由“一对一”服务专员构成的企业服务专班,能提供科技孵化、技术评估、资产运营、财务金融、知识产权等多方位专业化服务;在产业园区,“青企通+惠企窗”“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服务模式,让市场监管局、新经济和科技局、规自局、生态环境局、住建交局等部门服务纷纷下沉园区,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
正是有了这样的服务保障,2024年以来,四川成都青羊经开区新增巽飞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20家,新增中电智慧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新增华东电气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完成新增上云企业50家以上。
“除了设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新厂房还配备了更多先进生产工具,使得智明达生产基地的现代化程度进一步迈上新台阶。”在成都智明达新厂房暨生产基地启动仪式上,成都智明达董事长兼总经理江虎坦言,因为有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资源助力和悉心指导,才让成都智明达能够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诚然,如智明达、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西村现场(成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为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青羊也通过政策赋能,优化管理运营体制,筑牢基础设施“硬支撑”,做好金融、法律等“软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定期监测园区营商环境服务质效,让园区综合服务更优质、生活配套更便利、生态环境更优美。
青羊区以“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为牵引,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建设园区政务中心,设立企业服务专区,将政务服务窗口向园区延伸,推动“政策跟着产业走、服务围着产业转”,促进园区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立足园区企业服务需求,设立3个综合受理窗口,配置6名工作人员,构建“社保医保、行政审批、劳动仲裁”等涉企事项“一站式”服务体系,实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现政务服务进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截至目前,累计服务园区企业400余家,完成园区企业事项咨询及办理500余次。
做强软实力 激活发展新引擎园区兴则产业兴,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园区是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的天然集聚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园区不仅要增强硬支撑,更要做强软实力,不仅为企业排忧解难,更为企业搭建产业要素平台。
在搭建平台上,少城国际文创谷连续举办5年的“9+1”企业服务会,已然成为园区的一张名片。据文创谷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9+1”,“9”代表9家已经落地青羊区的企业,“1”代表1支队伍,其中包含文创谷管委会+区级相关部门+属地街道办事处+相关文创产业园区+专家组。每次活动,管委会根据不同主题邀请相关的文创企业参加。比如,在文殊坊街区举办的一次企服会,邀请了成都蜀江锦院织绣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青羊支行等9家企业相关业务负责人,各企业、单位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发言,有针对性地进行了1对1沟通,以此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联袂进步的目的。
行业人才稀缺,应加大宣传力度,留住和引进人才;动漫与产业、农业、文旅相结合发展;产业园区串联起来做文创+消费的市场模式;演艺行业可以资源共享……每一次企服会上,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都能碰出新的火花,有些企业还达成了合作协议。
一边是少城国际文创谷持续做强青羊文创“9+1”企服会品牌,搭建产业要素对接平台;另一边是围绕“拓市场、降成本、给场景、搭平台”,持续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
对于四川成都青羊经济开发区来说,“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一直都在常态化开展,从税费减免到创业扶持,从资金补助到市场开拓,从环境营造到生活圈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贴心服务,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加顺畅。
为精准服务企业,截至目前,已走访对接企业600余次,解决成都智明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航空产业配套标准厂房项目入驻、四川云背篓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微型食用菌移动数智成套装备——移动智能菇房应用场景建设、成都赛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危化品许可证照办理等企业诉求200余条,对接友成通达、东科信开展企业回迁,指导20余家“拟上规”企业填报申报材料,全流程服务企业“升规提质”。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年来,“文化+金融”已成为青羊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和重要成果,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位于青羊区的成都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就意在打造文化金融新地标,为文化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接下来,将继续统筹做好政策、金融、人才等‘软服务’,推动政策跟着企业走,聚焦演艺演出等特色产业方向研究制定少城国际文创谷产业发展专项政策,设立园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于园区发展,少城国际文创谷信心满满。
招商引智 建留才“生态圈”今年9月,一场跨越700多公里的“引才专列”驶进有“国防七子”称号的西北工业大学。“航空新城走进知名院校 高端人才汇聚航空新城”专场招聘会如约举行,来自成都市青羊区航空新城的30余家重点企业“组团”赴现场揽才,共提供300余个优质岗位,需求以硕博人才为主,1000余人向意向单位投递简历。
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招聘,事关地区良好信誉与形象,考验各地引才智慧与发展决心。
此外,少城国际文创谷与四川师范大学科技园也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进一步深化校、地、企文化创意合作,发挥四川师大科技园在高校文创科技成果转化、文创知识产权保护、研学实践及教育培训方面的人才与科研实力,助力少城国际文创谷构建文创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不断提升青羊区文创产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近年来,青羊区重点聚焦区内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党建引领、建强招引机制、做实人才招引、做优人才保障等机制,探索打造了“政府搭台、校企参与、组团招聘”的引才模式、“管委会+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人才”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人才+项目”引才模式,实施“青睐工程”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多措并举构建引才、留才“生态圈”。
在人才引育方面,青羊航空新城有其独特优势。发布“城市机会清单”、组建“招商引智”专班、创新“项目+院士”“产业+项目+人才”等协同招引模式……一个接一个的政策措施“组合拳”频出,为企业及人才提供的资源、资金和载体等要素保障服务更加精准,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团队的入驻。同时,为满足航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各类高端研发人才及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青羊区还出台《青羊区实施“青睐工程”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的若干措施》,通过搭建四川省创新共同体工业软件创新中心、成飞·青羊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为人才引进助力。
数据显示,当前,青羊经开区已集聚44个企业技术中心、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4个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累计引育包括院士等高层次人才2166名,航空产业高层次人才占比超30%。少城国际文创谷依托人力资源产业园服务平台,强化主导产业人才引进,培育文化旅游产业专家智库,深化校地企合作,建立演艺人才培训基地,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下一步,青羊区将探索更具活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完善更有成效的育才强才模式、打造更加优质的人才服务生态,持续招引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产业细分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制定科技创新、科技金融、产业培育等支持政策,推动以顶尖人才团队为核心的新型研发机构落地青羊,持续打响全省人才工作先行示范区品牌。
千方百计为企业搭平台拓市场、聚资源引项目、降成本强保障,助力企业实现更大发展,青羊区正竭尽所能,以深度服务的至诚态度推动政企一心,加快把园区建成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
(陈静、张静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