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966-1969

除了北京副市长吴晗外,最著名的讽刺作家还有邓拓和廖沫沙,两人都是北京??委的高层领导人。他们的文章最初发表在北京的报刊上,包括由邓拓主编的《前线》杂志。

毛泽东1962年9月24日在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上海《文汇报》,1965年11月10日。

直到一年后,即1967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才公开发表。

李鸿永:《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政治》(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8年)一书中,叙述了这一事件(第215―216页)。李的这部资料丰富、分析深刻的著作,是迄今为止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阶级问题最重要的著作。有关党派的工作组在文革学生运动中的作用,参见该书第26―63页。李最后说:“在没有特权的社会集团成为党组织选择的牺牲品的同时,最有特权的集团,即高干子女,成为党组织的主要同盟军。”

有关红卫兵派别的社会基础问题,参见骆恩典:《红卫兵派别和广州的文化大革命》(博尔德,科罗拉多州:西部视角出版社,1982年)。书中对这一问题有深刻而详尽的分析。还可参见李鸿永:《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有关激进与保守的红卫兵的阶级出身的例证,见骆恩典书中第148―149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66年8月8日通过。

毛泽东1966年7月21日对中央首长的讲话。

有关对刘少奇的政治与政策的详尽分析,参见罗德明:《刘少奇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修订版,阿蒙克,纽约州:M. E. 夏普出版社,1998年)。

《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载《红旗》1966年第11期。

关于老舍命运的详尽描写,参见史景迁:《天安门》(纽约:维京出版社,1981),第343―349页。

李鸿永:《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第54―55页。

毛泽东1966年10月2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伯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两条路线》,1966年10月16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有关上海文化大革命的情况有许多著作,其中有尼尔・亨特:《上海日记》(波士顿:灯塔出版社,1969年); 魏昂德:《张春桥与上海一月革命》(安娜堡:中国研究中心,密歇根大学,1978年);谭宁邦:《1967年上海一月革命述评》,载《东方视野》1963年5―6月号,第7―25页;张旭成:《上海与中国政治:文化大革命前后》,载克里斯托弗・豪主编,《上海:一座亚洲都会的革命与发展》(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81年);白霖:《文化大革命中的上海政体》,载约翰・威・刘易斯主编,《共产党中国的城市》。

刘少奇的经济和教育政策中另一个精心设计、但被扭曲的社会理想,是涉及青年工人和学生的“半工半读”计划。这一计划最早是为了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为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提供受教育机会而制定的,但却变成了另一个廉价劳动力的来源。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参加这一计划的学生也起来造反,却被党的干部斥责是“社会渣滓”。参见李鸿永,《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第132―133页。

尼尔・亨特,《上海日记》,第139―140页。

有关上海文化大革命造反派组织的详细情况,参见上书,在第300―301页中,列举了18个最著名的组织。

有关张春桥在1967年1―2月操纵上海革命运动的详细情况,参见魏昂德:《张春桥与上海一月革命》,第51―63页。

除了耿金章的第二兵团外,反对张春桥的著名群众组织还有工人第三兵团(它是由工总司里分裂出来的),由复员军人组成的红旗军,以及一些激进的学生组织,包括原来与工总司结为密切同盟的最大的学生组织红革会。同上书,第58―63页;李鸿永:《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第146―150页及尼尔・亨特:《上海日记》,第221―267页。

“新上海人民公社”的领导人是工人第二兵团的领导人耿金章,他宣布得到了48个革命群众组织的支持,拥有比张春桥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关耿在上海文化大革命中的作用,参见尼尔・亨特:《上海日记》中第11―13 章。

毛泽东与张春桥、姚文元的谈话。

同上。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3版,第1卷,第759页。

李鸿永:《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第189―191页。有关军队的保守作用,参见第168―203页、第234―243页。

同上书,第183页。

关于广西的例子,见同上书,第160页。

北京、上海和天津是直辖市,归中央政府直接领导。

数千人死于6月和7月双方的武斗中,工业生产下降了一半。见托马斯・罗宾逊:《武汉事件:文化大革命中的地方斗争与省级造反》,载《中国季刊》第47期(1971年9月号),第413―418页。

李鸿永:《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第249页。

林彪是在1968年3月24日北京召开的军队干部大会上发表这一讲话的。作为军队最高领导人,林彪与中央文革小组的激进知识分子不同,他当然站在维持秩序的立场上。英译见《南华早报》第4036期,第1―6页。

江青讲话的英译本,参见《南华早报》第4069期,第1―9页。

有关官方毛主义的版本,参见韩丁:《中国的转折点》(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1972年),第71―78页。

本书第20章将谈到林彪与陈伯达的垮台。

在后来几年里,北京流传着许多关于杨成武事件自相矛盾、有时含糊不清的解释,其中包括1972年指责杨卷入了声名狼藉的“五・一六”组织反对毛泽东的阴谋中。1974年,杨重新出现在政治和军事舞台上。

戴维・米尔顿和南希・多尔・米尔顿:《风不会止息:革命中国的岁月1964―1969》(纽约:万神殿书局,1976年),第330页。

有关省无联的主要文件,包括其《纲领》和论文《中国向何处去》,参见梅纳特:《北京与新左派》(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州:中国研究中心,1969年)。省无联的理论观点主要来自中央文革小组的“极左分子”戚本禹,1968年2月,在省无联受到镇压后,他也受到清洗。

有关广州的红卫兵运动,参见骆恩典:《红卫兵派别和广州的文化大革命》。

福尔肯海姆:《广西、云南和福建的文化大革命》,载《亚洲研究》1969年第8期,第580―585页。卡诺:《毛与中国:从革命到革命》(纽约:维京出版社,1972年),第434―438页。《远东经济评论》,1968年7月4日,第13页。

《毛主席与首都红卫兵的谈话》的记录稿当时在中国广为流传。关于北京红卫兵的“天派”与“地派”之间的冲突,参见李鸿永:《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有关章节;韩丁:《百日战争:清华大学的文化大革命》(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1972年);米尔顿:《风不会止息:革命中国的岁月1964―1969》,第317―329页。在回答学生抗议时提出的镇压是由“黑手”操纵时,毛承认:“黑手不是别人,就是我。”

米尔顿:《风不会止息:革命中国的岁月1964―1969》,第335页。

李鸿永:《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第291页。有关运动的详细叙述和分析,参见第287―296页。

毛泽东1969年4月28日在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章程》,1969年4月14日通过。

2024-08-25 19:54 点击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