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 等你来

近年来,接送孩子1382540409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乌兰察布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都市,乌兰察布正在丰富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休闲及就业创业等服务功能,全力打造一座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的城市,为广大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发展环境,构建各项产业新机遇,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兰察布新篇章。

宜业:构建城市产业发展新机遇

王亚洲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19岁那年他听闻舅舅在乌兰察布事业发展得势头正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踏上了乌兰察布这片热土。回忆起在乌兰察布发展的17年,王亚洲都历历在目。“舅舅是做网架钢结构起家的,是个纯手艺人,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完善的机器设备,全靠手工,我就跟着舅舅一点一点地学。现在我不仅传承了舅舅的好手艺,也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厂子。”在王亚洲看来,之所以能在这座外乡城市扎根、发展、搞事业,全都得益于乌兰察布潜藏的商机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对中小企业一系列的惠企举措,这些都是他定居于此,安心发展的“硬支撑”。

乌兰察布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充分的人才储备,为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一座适宜产业发展的城市。近年来,乌兰察布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如自然资源部门全面推广标准地出让,住建部门实行施工许可证容缺办理,发改部门健全重大项目“管家式”服务制度……全方位的服务为企业发展增效助力。

如今在乌兰察布,无论是大项目落地,还是中小企业发展,都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热情和开放,优越的营商环境,为推动乌兰察布这座宜业城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

宜居:多措并举托起百姓“幸福圈”

“感到非常幸福,那年我们从老家搬到集宁就觉得挺好了,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整洁明亮的新楼房,小院子还能种些蔬菜,生活非常惬意。儿子在乌海当老师,前两年也在集宁买了房,寒暑假都会来这里住一段时间,说这里气候好,夏天不热,冬天也没那么冷,以后退休了就陪着我在这儿养老。”72岁的田慧珍老人乐呵地说着。

田慧珍一家搬来乌兰察布已经19年了,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这里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聊起来到乌兰察布这十几年的故事,她总有说不完的话。

田慧珍告诉记者,当时老伴退休,他们卖掉老家的房子,带着仅有的两万元存款来到集宁买了一处平房,也算在这个城市扎下了根。当时老两口以为自己会在这个房子养老。意料之外,棚户区改造中房子拆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楼房,住宿条件得到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需求问题,2010-2020年,全市累计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22.1万套,其中拆除新建改造21.84万套,改扩翻建0.26万套,累计完成投资436亿元,使30多万城镇居民“出棚进楼”,告别了房屋低矮破旧、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的棚户区,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宜游:美不胜收的宝藏景点等你来

“乌兰察布简直太美了!这里的草原一望无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广袤与宁静。”冀蓉从广东省嫁到乌兰察布,第一次来乌兰察布,她就深深地爱上这片广阔的土地。

2023年7月,正值草原旅游旺季,冀蓉强烈向她家乡的好朋友“安利”了她的第二故乡乌兰察布。游辉腾锡勒草原,观乌兰察布火山群,品乌兰察布美食……几日的旅行过后,与她同行的小伙伴们深切感受到了乌兰察布人民的热情豪放。小伙伴李淼满足地说道:“玩得好,吃得香!美食和美景都让我欲罢不能,乌兰察布,下次还来!”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5家A级旅游景区发展态势良好,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在由中央气象台和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中国天气”金名片工程资源发布会暨节气文化传承与应用发展大会上,乌兰察布市从全国100个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喜获2023“中国天气”金名片,以及最受关注的天气预报城市(宜居宜游)称号,成为自治区获此称号的三座城市之一。

如同来“打卡”的小伙伴说的那样,乌兰察布的确让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魅力。你看!七月的草原,水澄澈、天空湛蓝、流云翻涌、山林草原绿意盎然,这里秀美的风光和宜人的气候,使之成为各地游客来乌兰察布旅游首选地。在这里,或是在广袤的草原上尽情驰骋,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或是在奋力攀登阴山,登顶后尽情欣赏壮丽的景色;或是在岱海湖畔漫步,享受宁静时光……这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宜养:优质服务让老年人乐享晚年

临近中午,阵阵饭香从集宁区泉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为老餐厅飘出。“土豆粉条烩菜、莜面顿顿、花卷、莜面饺子……花样多,味道好,重要的是合胃口!”老年居民们忍不住夸赞。大家围坐在一起唠家常,享受现成的热乎饭菜,为老餐厅不仅满足了老年居民的胃,也温暖着老年居民的心。

“早上我俩在公园里锻炼结束后就会过来吃早点,一碗热乎乎的米粥,再加一个鸡蛋,吃完我们就回家休息。要是中午不想做饭了,我们还会过来吃午饭,有的时候是老伴拿着保温饭盒打上饭回去吃。为老餐厅为我们老年人省了不少事,以前孩子们不在的时候我们总是凑乎着吃一口,现在一出门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每天我还会把当天的饭菜拍照给我女儿看,她放心,我们也吃得舒心。”在瑞宁名苑小区居住的闫守芳和老伴是湖北人,2015年老两口跟随着女儿来到乌兰察布定居,作为为老餐厅的常客,说起为老餐厅的伙食,闫守芳赞不绝口。

在乌兰察布将近十年的生活,让闫守芳和老伴喜欢上了这里。66岁的闫守芳爱笑,喜欢热闹,经常跟着邻居们外出跳舞,老伴则好静,喜欢下棋,老俩口常常结伴前往泉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闫守芳在一楼和舞伴跳舞,老伴则上二楼写字、下棋。

“这里的人热情开朗我很喜欢,来这几年里我交了好多老年朋友,我们每周都会相约出去吃饭逛街。我和老伴最喜欢这里的冬天,不管外面多冷,家里总是热乎乎的。”闫守芳说。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共建成养老机构35个,总床位数475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296张,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475处,实现苏木乡镇全覆盖,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为老人打造方便、舒适、安心的宜养环境,让“老有所养”转向“老有宜养”。

宜学:加大优质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发展

“如今集宁区各个中小学都在实行阳光分班,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务工人都可以享受阳光分班带来的公平。”35岁来自四川的胡先宇在集宁创业十余年,谈及孩子的入学问题,他激动地说道。

胡先宇介绍,他20岁就跟随父亲从四川来集宁创业,结婚后就把家安在了集宁。胡先宇告诉记者,虽然在集宁打拼了十多年,但是当时一想到孩子上学的问题就很发愁。以前总听人说在集宁区上小学,必须得具备很多条件,如果缺其中一项,就得托关系找门路。可实际上等他儿子真正在集宁入学时,发现并不困难,只要遵守国家的政策就可以享受到公平的待遇。

同样享受到教育福利的还有集宁区75岁的陈数,她在乌兰察布市老年大学已经学习了三年,从最初开始学习书法、舞蹈、声乐,到现在已经学习了8门课程。她告诉记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年人老当益壮,要老有所乐,积极进取,古人都有如此学习激情,作为现代的老年人更要有所作为,要与学习为伍,从学习中找到自己老年追求和快乐,才能让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真正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记者从乌兰察布市教育局了解到,乌兰察布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教育发展差距,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着力构建分阶段、有内涵、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目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374所,在校生(在园幼儿)184473人。其中:幼儿园177所,在园幼儿数27853人;小学100所,在校生74599人;初中51所,在校生38939人;普通高中27所,在校生33214人;职业高中12所,在校生7946人;普通中专学校2所,在校生1545人;独立设置的特殊学校5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377人。

多年来,乌兰察布市始终把教育作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学前教育坚持普惠性,义务教育关注均衡化,普通高中突出抓质量,职业教育围绕提质培优。站在新的起点上,乌兰察布市正以昂首跨越、蓬勃发展的姿态,抢抓机遇,砥砺奋进,走出了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治路径”,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

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块块绿地草木苍翠,一处处公园鲜花绽放……站在新的起点上,乌兰察布正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向着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2024-12-02 21:19 点击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