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二奶“遗赠纠纷案及相关考点分析

对“二奶”无偏见,买菜做饭13825404095但是有真爱的“二奶”,仍旧是“二奶”。

案情简介:四川省泸州市某公司职工黄某和蒋某1963年结婚,但是妻子蒋某一直没有生育,后来只得抱养了一个儿子。由此原因给家庭笼罩上了一层阴影。1994年,黄某认识了一个张姓的女子,并且在与张认识后的第二年同居。黄的妻子蒋发现这一事实以后,进行劝告但无效。1996年底,黄和张租房公开同居,以“夫妻”名义生活,依靠黄的工资(退休金)及奖金生活,并曾经共同经营。

2001年2月,黄到医院检查,确认自己已经是肝癌晚期。在黄即将离开人世的这段日子里,张面对旁人的嘲讽,以妻子的身份守候在黄的病床边。黄在2001年4月18日立下遗嘱:“我决定,将依法所得的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卖泸州市江阳区一套住房售价的一半(即4万元),以及手机一部遗留给我的朋友张某一人所有。我去世后骨灰盒由张负责安葬。”4月20日黄的这份遗嘱在泸州市纳溪区公证处得到公证。4月22日,黄去世,张根据遗嘱向蒋索要财产和骨灰盒,但遭到蒋的拒绝。张遂向纳溪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依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判令被告蒋某按遗嘱履行,同时对遗产申请诉前保全。

从5月17日起,法院经过4次开庭之后(其间曾一度中止,2001年7月13日,纳溪区司法局对该公证遗嘱的“遗赠抚恤金”部分予以撤销,依然维持了住房补贴和公积金中属于黄永彬部分的公证。此后审理恢复),于10月11日纳溪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认为:尽管继承法中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而且本案中的遗赠也是真实的,但是黄将遗产赠送给“第三者”的这种民事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因此法院驳回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

分析参考:本案涉及到法律解释的基本理论。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文义解释(指按照法律条文用语之文义及通常使用方式,阐述法律意义的方法)、体系解释(以法律条文在法律体系上的地位,或相关法条之法意,阐明其规范意旨的解释方法)、立法原意解释(进行法律解释时,应探求立法者制定法律时所作的价值判断及其所欲实现的目的,以推知立法者的愿意。)、目的解释(以法律规范的目的为依据阐述法律)、合宪性解释(以宪法等上位法来解释下位法)等。

法律解释的各种方法的应用存在着一个程序性规则:(1)任何法律条文之解释,均必须从文义解释入手;(2)经采用文义解释方法,出现复数解释结果时,才可以继之以论理解释;(3)作论理解释时,应先运用体系解释和法意解释方法以探求法律意旨;在此前提下继之以扩张解释或限缩解释或当然解释以判明法律之意义;若仍不能澄清法律疑义,应进一步作目的解释,以探求立法目的;最后可再进行合宪性解释,审核其是否符合宪法之基本价值判断。(4)在论理解释仍不能确定解释结论时,可进一步作比较法解释或社会学解释。

按照这个顺序,本案在对继承法进行文义解释后,确实出现了复数的结论:一种意见认为,既然继承法中没有明确的禁止规定,则遗产当然可以赠与任何人,也包括侵害合法婚姻家庭权益的人;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尽管没有明确的禁止规定,但不能断然推导出该遗赠遗嘱合法有效的结论。

法官必须考虑的是,在缺少明确规则或社会情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立法者的选择会是什么?为此,法官就必须从文义解释和形式推理进入到论理解释和实质推理阶段。

论理解释是以承认法律漏洞及其填补漏洞的必要性为前提的,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则并不是拒绝解释的理由,而恰恰是解释的开始。1889年著名的Riggs v. Palmer 案就是一起涉及遗嘱继承的案件——遗嘱继承人杀害了被继承人,他是否仍然可以合法继承遗产?当时的法律中并无任何明确的禁止或限制,缺少作出否定性判决的形式推理的必要前提。然而,法官通过论理解释和实质推理认为,允许其继承遗产不符合法律的精神和立法者的意图,因为任何人都不应从其犯罪行为中获益,否则就失去了法律的公正性。由此案产生了一个新的法律规则:杀害被继承人的人应当被剥夺继承权。此后,这一规则为世界各国的继承法所确认。如果没有这样的论理解释,法律的漏洞就不会填平,法就不会发展。而如果不填平法律的漏洞,那么表面上的逻辑自足就可能距离法律的真正目的越来越远。法律不可能在事实上杜绝一切从非法或不当行为中获益的行为,但法律必须通过其制度保留对这种情况的法律救济途径,从而从个案的解释中发现和发展法的规则和精神。

本案中需要平衡的主要是两种利益和权利,即个人的遗嘱自由和合法婚姻家庭的保护,黄与张从1996年到2001年租房以“夫妻”名义生活,已经构成了事实婚姻和重婚行为,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刑法》,如果让张因这种违《刑法》的行为而顺理成章地得到遗产,就会在保护公民的财产处分自由权和遗产继承权的同时,势必出现了与我国《宪法》和《刑法》,以及《婚姻法》所保护的合法的婚姻家庭关系相冲突的情形。对于重婚行为,即使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也没有提起自诉,而如果民事判决出现了因为这种违法行为而获利的判决,那么,这种判决的精神就会和《宪法》和《刑法》,以及《婚姻法》对婚姻家庭的保护精神相冲突。

本案中,法官的利益衡量尺度掌握是适宜的。法官在平衡利益时应该将其个人的好恶置之度外,而必须以社会大多数人的福利为标准。法律的目的在此就是维护社会实质的公平和公正。在本案中,人们坚信公正在合法妻子一边,这并不是对她个人有什么偏爱,而是每个人都将之视为同他们的婚姻家庭一样的一种秩序,一种关系。法官的判决可能决定着他们每一个人今后对法律的评价和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近年来的社会现实无情地表明,由于“包二奶”现象愈演愈烈,合法婚姻家庭已经变得如此脆弱,道德舆论的支持已经不足以抵御金钱和利益的力量,如果法官此时再拒不对合法配偶援之以手,其社会良知安在?毋庸置疑,通过这样一个判决并不能杜绝类似的法律规避行为,但法官至少表明了他们的立场,对于公众而言,这就是法律的态度。通过这样的信息,或许可以预见到破坏合法婚姻家庭应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促使当事人三思而后行。

本案判决是法官在法律出现明显的漏洞时,运用其自由裁量权,适用民法通则原则,依据公序良俗和法律的整体精神,解释法律、适用法律的结果。通过这一判决,合理地协调了社会公德、法律原则与具体法律规则的关系。判决并未超越法官的权限,符合法律推理和解释的基本原则和逻辑;在解决纠纷的同时维护了法律的统一性和合理性,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尽管对于本案的处理可能存在其他合理选择,然而,本案判决不失为一种通过法官的论理解释填补法律漏洞的积极努力,也是适用法律原则衡平利益的一种努力。

法理学考点链接:

第一、法的原则的功能及其适用

(一)法的原则的功能

法的原则是指反映法律制度的根本性质,促进法律制度的协调统一,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指导,保障法律运作的动态平衡并证成其法治理念的基础性原理和价值准则。

1、法的原则在法律创制方面的功能

(1)法的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法的原则是法律精神最集中的体现,是整个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2)法的原则是法律制度的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在法的创制过程中,当各项原则能够被各级立法者可以遵从,法律制度的统一就有了基本保障。

(3)法的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法律原则的变化,引起了具体权利义务的重大变化,最终厘定了法律变革的方向。

2、法的原则在法律实施方面的功能

(1)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在具体案件中作为对某个具体规则、制度的合理性、正当性的判断标准;同时,法律原则还可以作为实质标准,直接对合法性进行判断。

(2)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法律自身有局限性,规则的空白地带是经常存在的。法律原则不但可以对空白地带的事项加以调整,也可以防止规则的不合理应用。

(3)限定自由载量权的合理范围。法律适用经常面临多种可能的结论,拥有巨大的选择空间,法律原则对此提供宏观的限制,积极发挥自由量权。

(二)法的原则的效力与适用特点

法律原则的效力大体上体现在六个方面:

1、法律原则的效力普泛性地体现在一切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中;

2、当具体的法律规则失去法律效力时,法律原则依然具有效力,从而以法律原则来补法律规则失效后的真空;

3、当法律规则的内容有明显漏洞时,法律原则以补漏的方式直接产生法律效力;

4、当法律规范之间出现冲突时,根据法律原则的一般规定来协调法律之间的冲突;

5、当法律规则的内容出现模糊时,借法律原则以明晰之;

6、当法律规则对有关的社会关系没有具体规定调整对策时,通过法律原则来续造相关的规范。

与法律规则的适用相比,法律原则的适用有三个特点:

1、法律原则的适用存在于法律运作的全过程。

2、法律原则的适用有个“部分”的适用问题,即当两个法律原则发生碰撞,可以将两个法律原则不同程度地适用。

3、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排斥规则的适用,如发生个案不公正的时候。

第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关系

(1)法律原则是指反映法律制度的根本性质,促进法律制度的协调统一,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指导,保障法律运作的动态平衡并证成其法治理念的基本性原理和价值准则。法律规则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逻辑上周全的,具有普通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加者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的内容具体明确,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法的原则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而法律原则不是“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

(4)二者也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原则是规则的灵魂,是规则的根本出发点,它为规则规定了适用的目的和方向以及应考虑的相关因素;而规则是原则的具体化、形式化和外在化,其适用就是为了实现法律所承载的价值目标。

(5)一般来说,规则与原则具有共同的道德理由,体现着相同的价值。不过,二者承载的价值是有所不同。规则体现着法的形式价值,而原则体现着法的实质价值。

第三、法律解释的分类、方法和位阶

具体内容请另一篇文章,本考点为司考中的重点考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每一位认真跟踪过考试通公众号文章的同学,都能够有此感受。而每一篇文章,背后都凝聚了很多小编们的辛苦。

如果你也从文章中获取了有用的信息、力量或者是有益的思维,就请你不要吝惜你的手指,点击一下文章末尾的微信广告。你们的点击将会传达出你们对生活的温柔与善良,也是考研路上积攒的人品,更会给小编们带来莫大鼓励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更多的人大法学考研信息,请持续关注考试通微信号:kaoshitongedu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4-11-27 13:59 点击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