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一家庭聚餐已致8人死亡 这种致命病菌 离我们并不远
□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 马浩然
10月5日,产妇护理13825404095黑龙江鸡西市一家人聚餐时,食用自制的酸汤子引发中毒,至12日已致8人死亡。
12日,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布该事件中毒原因,在玉米面和患者胃液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悲剧 一顿“酸汤子”已致8人死亡
5日上午,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共9人在家中聚餐,同时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引发食物中毒,其玉米面在冰箱存放了一年。至11日,事故已致7人死亡,2人在医院抢救。
昨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从牡丹江市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处获悉,“酸汤子”中毒事件中,转运至该医院救治的患者李女士因病情危重,已于12日晚去世。
另一位患者张女士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救治。该患者家属称,国家已经派来了医疗队会诊,但张女士的肝不太好,情况不容乐观。目前,该事件已致8人死亡,1人仍在救治中。
元凶 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米酵菌酸
此前,曾有声音表示,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的元凶是黄曲霉素。12日,黑龙江省卫健委旗下微信公众号“龙江卫生健康”发布文章表示,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文章称,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文章还表示,此类中毒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只能对症治疗,中毒后病死率高达40%-100%。
提醒 自制谷类发酵品须谨慎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付守芝教授告诉记者,椰毒假单胞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阴雨潮湿的天气,再加上食物储存不当,该菌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吃了这种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会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付教授介绍,椰毒假单胞菌在20至30摄氏度的环境下繁殖很快,在三类食品中最易繁殖:一、谷类发酵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米汤圆粉、玉米淀粉、糍粑、湿米粉等;二、变质银耳和木耳;三、薯类制品如马铃薯淀粉、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因此付教授表示,在生活中,自制谷类发酵品要注意选择原材料,坚决不使用霉变的原料。在浸泡谷类时,要注意勤换水,注意卫生、无异味;谷类、薯类制品储存环境要注意通风防潮;食用木耳银耳要注意表面清洗干净,使用干净的容器和水泡发;严禁用浸泡、霉变的玉米制作食品。如果误食变质食物,怀疑引起米酵菌酸中毒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催吐,并尽快到医院救治。
链接>>
鸡西事件引发关注家庭卫生
冰箱不是保险箱 定期要做大扫除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迅 通讯员 金煦 高星
黑龙江鸡西市食物中毒事件中,这家人制作酸汤子的玉米面原料,在冰箱冷冻保存了一年。武汉多家医院的专家指出,不要认为冰箱是低温环境就绝对安全,有很多超爱低温环境的噬冷菌。
老人吃隔夜剩菜进医院
“不知说了多少次,他就是舍不得倒掉冰箱里的剩饭剩菜。这下好了,吃病了送进医院急救。”昨日,武汉市民张女士说起父亲的这场病,一脸无奈。
张女士的父亲今年65岁,前两天突然腹痛、腹泻、呕吐,被送到武汉协和医院西院。该院急诊科主任孙鹏接诊后反复询问,原来,老人早上开冰箱时发现一盘吃剩的红烧鱼,本想热一热再吃,但看到汤汁变成了鱼冻,索性直接吃下了肚。
血常规结果显示,张爹爹的白细胞指标比正常值翻了3倍,可以判断是吃了不洁食物引起的胃肠道感染,经对症治疗,他才逐渐恢复。
“像这样对冰箱卫生‘信得足’,大大咧咧吃坏肚子的人还不少。”孙鹏说。
冰箱内细菌“虎视眈眈”
黑龙江这起悲剧,让不少人开始检查自家冰箱,许多人发现,冰箱里存放超过半年的食物不在少数,有的甚至超过一年。
“冰箱并没大家想象中的安全,也会潜伏很多种‘虎视眈眈’的细菌。”孙鹏表示,冰箱保鲜温度通常为0℃至4℃,这能延缓部分细菌、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仍有一些抗冻能力较强的“噬冷菌”会存活下来。例如来自于鸡蛋、肉类的沙门氏菌,来自蔬菜和水果的志贺菌,最喜欢躲在喝了一半的牛奶里的李斯特菌,还有耶尔森菌、蜡样芽孢杆菌……“有的可以存活3至4个月。”孙鹏说。
武汉市第四医院检验科主任曾吉也介绍,拿李斯特菌来说,孕妇和幼儿最容易中招。感染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尤其是孕妇感染后的症状与感冒类似,潜伏期可长达1个月。有时出现胎停、流产和新生儿死亡,病人根本想不到和当初的“感冒”有什么关系。
要定期给冰箱做大扫除
近年来,国家食药监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曾多次发出警示:定期清洗冰箱,不要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网购食品要多留心。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结果有18人表示,家里的冰箱买回来后从没彻底清洗过,“平时哪里脏了擦哪里”;另2人表示一年清洗一次。
对此孙鹏提醒,要预防“冰箱病”,关键在日常清理和注意食物的保存。清理时尤其要留心冰箱门上的密封条,这里是卫生死角,细菌最多。
“高蛋白的食物尤其容易滋养细菌,所以每餐的饭菜最好适量,如果多了最好处理掉,不要舍不得倒。”孙鹏说,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一定要高温加热之后才能吃,开封后的牛奶最好煮沸后再喝。
此外,平时冰箱里不要塞得太满,适当留点空间;一定不要让食物“裸着”,可包上保鲜膜或放于密闭容器内;生的蔬果、肉类一定要和熟食分开,以免残留农药和细菌污染到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