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照顾小孩13825404095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B.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2.果蝇红眼基因A和白眼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某对果蝇后代中雌性全是红眼,雄性中一半红眼,一半白眼,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XAXa和XAY B.XAXA和XaYC.XaXa和XAY D.XaXa和XY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4.反射弧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感受器 B.效应器 C.骨髓 D.神经中枢5.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粮食产业要向绿色优质转型。有关农作物增产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松土可能成为水土流失的一种诱发因素B.利用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C.立体农业运用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D.防治棉铃虫时,利用赤眼蜂比喷洒农药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高出约70mV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Na+内流C.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Cl-内流D.突触a、b的突触后神经元均未产生动作电位7.生活中使用的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某加酶洗衣粉使用说明书注明“用40~60℃的温水浸泡去污效果更佳”,这说明酶的催化()A.有高效性 B.有专一性C.需要适宜的PH D.需要适宜的温度8.(10分)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开花后对母本要及时去雄 B.去雄后要进行人工授粉C.完成授粉后需要套袋隔离 D.继续F1自交无需人工授粉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e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_免疫过程,图甲中c是_______细胞。(2)在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b除了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外,还可分泌___________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3)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用图甲中数字表示)。(4)图乙中与物质X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用图乙中数字表示)。(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细胞(填写图甲中字母),该细胞在____________内分化成熟。10.(14分)图中图Ⅰ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中甲和乙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依次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与分解者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进行,该物质主要通过[]____________(用数字和文字表示)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甲。(3)图Ⅱ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B代表被____________利用的能量。从图中可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B.a<b+cC.a>b+cD.c=a+b11.(14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酸奶等食品的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①酵母菌是酿制葡萄酒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如果要获得优质野生酵母菌最好在葡萄园的土壤中采样,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要控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接种时升高温度到_____________,且需要通气。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1/3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腐乳的制作: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__________(填“减少”或“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3)乳酸发酵: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光合作用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黏膜;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解】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不需要抗体参与,A错误;B、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分化,所含基因相同,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B错误;C、胸腺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缺失也就意味着体内缺乏成熟的T淋巴细胞,也就没有细胞免疫,C正确;D、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发挥作用的,D错误。故选C。2、A【解析】已知果蝇红眼基因A和白眼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后代的表现型,根据X、Y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可推测亲本的基因型。【详解】已知果蝇红眼基因A和白眼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雌性全是红眼,说明父本是红眼,基因型为XAY,后代雄性中一半是红眼,一半白眼,说明母本是红眼,且携带了a基因,所以母本的基因型是XAXa,A正确。故选A。3、A【解析】不同器官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繁殖;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顶端优势说明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由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疏花疏果。故选A。4、C【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详解】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A、B、D属于反射弧的基本结构,C不属于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故选C。5、B【解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详解】A、由于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松土,可能成为水土流失的一种诱发因素,A正确;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C、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立体农业运用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C正确;D、防治棉铃虫时,利用赤眼蜂进行防治属于利用了种间关系进行的生物防治,比喷洒农药进行的化学防治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为化学防治在杀伤害虫的同时也会导致其天敌以及其他生物的死亡,降低生物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B。6、A【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神经细胞外的Na+浓度比膜内要高,K+浓度比膜内低,而神经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相同: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由于细胞膜内外这种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这称为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因此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详解】A、静息状态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两个突触静息电位都是70mv,因此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A符合题意;B、分析突触a的膜电位变化图,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60mv,在此过程中,膜电位的绝对值变小,说明发生了阳(Na+)离子内流,B不符合题意;C、分析突触b的膜电位变化图,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80mv,在此过程中,膜电位的绝对值变大,说明发生了阴(Cl-)离子内流,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虽然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电位上升,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电位下降,但膜上电位都仍然是外正内负,没有形成局部电流,因此突触后神经元均未兴奋,未产生动作电位,D不符合题意。故选A。7、D【解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2)专一性;(3)作用条件温和。【详解】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40℃~60℃的温水浸泡去污效果更佳,这说明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D正确。故选D。8、A【解析】豌豆是两性花,是自花授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因此人工授粉时应该先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待花粉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进行套袋,防止再次异花授粉。【详解】A、豌豆是闭花授粉,应在开花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A错误;B、去雄后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待雌蕊成熟时,对母本进行人工授粉,B正确;C、完成授粉后,再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C正确;D、豌豆为自花闭花授粉,继续F1自交无需人工授粉,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1).体液(2).B淋巴(3).呈递抗原(识别抗原-MHC复合体)(4).白细胞介素—2(5).⑥→⑧→⑨(6).Ⅲ、Ⅴ、Ⅱ、Ⅳ(7).b(8).胸腺【解析】图甲分析可知,a是巨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记忆细胞、e效应B细胞。①过程是巨噬细胞吞噬抗原,②过程是巨噬细胞将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细胞,③过程是T细胞浆抗原呈递给B细胞,④过程是B细胞增殖分化为相应的记忆细胞,⑤过程是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⑥过程是指相同抗原再一次直接刺激记忆细胞,⑦过程是指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⑧过程是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⑨过程是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图乙分析可知,Ⅰ表示细胞质基质,Ⅱ表示高尔基体,Ⅲ表示核糖体,Ⅳ表示线粒体,Ⅴ表示内质网。【详解】(1)图甲是B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是体液免疫,图甲中c是B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图乙中物质X是抗体,其作用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2)细胞b(T细胞)除了具有呈递抗原的功能外,还可分泌淋巴因子促进c细胞(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3)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所以免疫过程是⑥→⑧→⑨。其特点是反应迅速,产生抗体多,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4)物质X是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Ⅱ高尔基体,Ⅲ核糖体,Ⅳ线粒体,Ⅴ内质网。(5)HIV主要攻击T细胞,即细胞b,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点睛】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熟悉体液免疫的大体过程以及免疫系统的组成、淋巴细胞的来源等相关知识。10、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生物)群落④.二氧化碳(或CO2)⑤.②光合作用⑥.初级消费者同化⑦.分解者利用⑧.单向流动⑨.逐级递减⑩.C【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原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逐级递减: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因为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利用的,故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原因: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了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如枯枝败叶。【详解】(1)图Ⅰ中,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进行①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生产者和大气中的箭头是双向的,因此甲是生产者。甲、乙都有箭头指向分解者,则乙是消费者,所以甲、乙、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生产者、消费者.它们与分解者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或CO2)形式进行,该物质主要通过②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甲生产者。(3)图Ⅱ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分解者能够利用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即B代表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从图Ⅱ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即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若生产者所固定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