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方面:超深度解读粪菌移植!

人一出生即有微生物在体表和体内定植,开荒保洁13825404095大部分微生物定植于肠道。 我们人体肠道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库,健康成年人粪便干重的70%由细菌组成,可想而知,这个数量有多庞大!正常肠道菌群由细菌、古生菌和真菌组成。 人类肠道微生物中超过 99%来自细菌,基因数目是人类基因的150倍,细菌数目是人体细胞的10倍。

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

肠道菌群被称为“器官中的器官”。潜意识里,人们总把细菌当成“坏分子”,认为细菌会引起感染、炎症等疾病,恨不得把它赶尽杀绝。

其实恰恰相反,绝大部分肠道菌群不仅对人体无害,反而是有益的甚至必不可少的。 肠道菌群对人体免疫反应的成熟与强化、抵御病原菌入侵、调节肠道内分泌反应,以及能量代谢调节等多方面均有深刻影响。 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慢性腹泻、便秘等常见疾病的发生。 有一个例子,可能大家会比较熟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能导致慢性腹泻,这就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 近年来还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童自闭症也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肠道微生物与营养物质是相互作用的,宿主的膳食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的构成,因此,重大慢性病的根源都与肠道有关系。

那么,如果肠道菌群紊乱了怎么办呢?在这方面可能大家也会有一些经验,比如喝喝酸奶、吃吃益生菌,这些都是通过补充益生菌来纠正肠道菌群,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补充的益生菌种类比较单一。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肠道里面细菌种类超过1000种,显然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补充和恢复,还有其他方式来纠正肠道菌群吗? 当然有!近年来,粪菌移植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肠道菌群:特殊的“器官移植”

“粪菌移植”是指把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对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有时也被称为“肠菌移植”、“粪菌治疗”或者“肠道微生态移植”。 粪菌移植的做法有一点点像器官移植,但移植的不是器官而是细菌。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器官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斥药,而粪菌移植后并不需要口服抗排斥药。

粪菌移植的历史

早在公元4世纪,我国东晋时期的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的“治卒霍乱诸急方第十二”中记载,“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

即使用粪便悬浮液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 1200年后,著名的中国医师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用人粪治病的疗方多达二十多种。 在《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中,粪便被雅称为“黄龙汤”。

20世纪,首次报道粪便灌肠用于重度伪膜性结肠炎患者;康白教授肠菌移植治疗腹泻。Bennet等在The Lancer上首次报道肠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013年,肠菌移植首次写入了美国复发性艰难梭菌的治疗指南;Science和TIME将肠菌移植评为2013年生物医学的十大突破之一。

2018年,肠菌移植正式写入中华医学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意见》。

2019年,国家《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将肠菌移植列为中低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

2020年和2021年,肠菌移植治疗癌症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支撑了粪菌移植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粪菌移植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

粪菌移植是重建肠道微生态的主要手段。

目前已有关于粪菌移植治疗多种疾病的临床观察研究,例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肝性脑病、慢性乙肝、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糖尿病、脂肪肝、自闭症等。 其中,粪菌移植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已经被写入临床指南,疗效得到充分肯定。粪菌移植对炎症性肠病、肝性脑病的疗效也得到肯定。 迄今为止,全世界接受此疗法者已超过五万人次,且不良反应少见。 粪菌移植的适应症得到持续拓展。总体而言,粪菌移植已成为一种标准化、流程化、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粪菌移植的过程

粪菌的制备

移植所需的粪菌来自经过严格筛查的供体,供体捐赠标本后,用一套全自动化的机器进行分离,经过注水、搅拌、过滤、离心、沉淀等步骤,得到纯化的细菌。

其中单单过滤的步骤就要重复数次,每一道过滤用的滤网孔径都比前一道滤网的孔径更小,最后一道滤网的孔径只有0.07毫米,基本上可以把所有的杂质去除,只剩下细菌这些微生物。

分离出来的粪菌再用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供移植使用。

移植方式

“移植”过程不是简单粗暴的将一个人的粪便直接注入患者的肠道,粪菌移植的途径与治疗目的有相关性。

例如,想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采取经结肠镜灌肠。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则是经上消化道,可以采取:经麻醉胃镜、普通胃镜、经鼻饲管,或者用粪菌胶囊,经典方式是通过麻醉胃镜。 小肠、大肠回流的静脉血经门静脉系统收集后汇入肝脏,小肠、大肠肠腔里的菌群都有可能通过门静脉系统影响到肝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因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等慢性肝病采取的都是经过上消化道移植。

粪菌移植安全性如何?

粪菌移植的安全性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即供体的生物安全性、移植的操作安全性。有句话用于描述供体筛查的严格性很确切,叫做“不是输血,胜似输血”。

供体的生物安全性

供体不仅要筛查排除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EB这些已知传染病,还要排除寄生虫、条件致病菌感染,甚至连饮食习惯、排便习惯、情绪状态、肿瘤家族史都要进行调查,不符合要求的都要排除。 供体的筛查可以说是“百里挑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供体是非常困难的。所有这些筛查工作都是为了保证供体的生物安全性。 移植的操作安全性 移植的操作安全性主要与移植的方式有关。经胃镜、结肠镜的移植操作风险与常规胃镜、结肠镜检查的风险基本一致。

2024-10-06 18:54 点击量:9